驶入“快车道”!博罗奋力迈向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原标题:

  博罗县抢抓机遇深度融深融湾,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奋力迈向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第一方阵”

  日前,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2全国百强县榜单,博罗县再次入选,为广东省唯一上榜的县,排名第81位,比2021年的第89位提升了8位。这已是博罗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百强县,且排名不断提升。除了全国百强县外,博罗县还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首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党的十八大以来,博罗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连破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大关,县域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而今,博罗县再度扬帆起航,加快建设县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现代魅力强县,奋力向着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迈进。


博罗县城风光。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精谋划,优服务,强产业

  实体经济是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笃定项目为王、产业强县的心志,博罗县聚沙成塔、垒土成台,把产业做实做大,把链条做全做长,构建现代产业高地,进一步夯实产业经济基础。

  在位于石湾镇的正威(惠州)新材料制造产业园内,已投产的车间内机器加速运转,工人有序忙碌。建设现场,一期连铸连轧生产线建设如火如荼,计划9月投产,实现铜产业高端化发展;二期高导项目抢抓工期,努力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更高实效。在龙华镇,去年10月投产的广东小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产量计划突破30万台。该公司产品总监田凯介绍:“我们的目标是3年后年产整车80万台、产值突破16亿元、1000余人就业。”在泰美镇,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约1500名员工在一线赶工。31家企业进驻、16家企业投产,该基地日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米袋子、大厨房”。

  纵观十年发展,一宗宗好项目、大项目纷纷落户博罗,撑起了博罗县域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实现了标杆项目和成长性项目双突破,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六大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群,分别为以欣旺达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以华通、南亚等为龙头的高端电子信息产业,以正威、益利素勒等为龙头的铜材料产业,以台铃、小刀、路商等为龙头的电动车产业,以左右家私等为龙头的现代家居产业,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为龙头的现代农业和食品预制菜产业。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博罗县精于谋划、勇于创新密不可分。近年来,该县高标准、高规格谋划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并不断完善构建县域“一带一圈一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格局的战略蓝图。如今,效果初显,沿东江经济带“极核”作用凸显。2021年,沿东江经济带新引进项目宗数占全县的77.1%,GDP占全县的68.1%,以欣旺达、南亚电子为龙头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的69.3%。全县共有规上工业企业976家,高新技术企业351家。

  产业的发展和项目的推进还与博罗县委、县政府的实干和服务密不可分。近年来,博罗的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光达制造·博罗智慧谷项目当日拿地当日动工;广东(博罗)万洋众创城从项目动工到首批企业入园仅用时1年多;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从动工到首次发车不到1年时间……一直以来,博罗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举全县之力,努力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优的服务,全力支持配合项目建设。2022年,该县大力实施“营商环境综合提升年”行动,打造“成本更低、办事更快、服务更优、过程更透明”的县域营商环境福地。目前,已在全市率先建成“无证明城市”,取消1693个证明事项。

  而今,博罗正以更实的举措、更强的干劲,推动产业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博罗一企业生产线。

  交通先行,打造大湾区交通要地

  交通兴,则产业兴。博罗坚持交通先行,着力打造沟通大湾区、连接粤东北的综合交通枢纽,进而形成经济枢纽、产业枢纽。全县公路纵横交错,通车总里程4004公里,居全市第一。武深、从莞等6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县,高速公路总里程220公里。

  2021年12月10日,赣深高铁通车,位于麻陂镇的博罗北站正式迎客。赣深高铁在博罗境内长约49公里,沿线穿过罗阳、观音阁、杨侨、麻陂、石坝5个镇(街)。从博罗北站乘坐高铁出发,到深圳最快仅需40分钟左右。

  值得期待的还有,广汕高铁预计2023年正式通车,广汕高铁在博罗范围内设博罗站和罗浮山站两个站,配套工程预计2022年12月完工。

  高铁通车优化的不仅是交通,还有营商环境。麻陂镇作为赣深高铁博罗北站所在镇,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打卡。同时,骏民食品(广东)有限公司、广东亿仕达科技有限公司、国泰溢联科技项目已落户该镇。杨侨镇也是赣深高铁博罗北站的辐射地区,博罗北站启用也将拉动杨侨和深莞穗的经济互通。

  县域交通的互联互通也让人兴奋。其中,博罗龙桥东江大桥改扩建工程全面完工、龙江东江大桥建成通车,不仅大大方便了博罗和东莞两地群众出行,还进一步推动两地经济交流发展。

  与此同时,其他重点交通项目也都建设正酣。其中,过江通道项目方面,博中东江大桥工程预计2023年12月完工,建成后将极大促进江南片区的开发。此外,罗浮山大桥新改建、石洲大桥新改建、从莞深高速园洲南互通立交、龙溪东江大桥建设方案已编制完成。在高速互通连接线项目方面,正在推进广河高速麻陂北互通连接线工程及惠河高速出口杨侨段改造工程等项目的新改建工作。在重点干线公路项目方面,金龙大道(四角楼段)路面改造工程、东坡大道(园洲段)建设工程、园洲镇福园路(X195线园洲段)改建工程、观杨公路改造、石湾镇环城路、石湾镇黄巢墩大道等项目正加紧推进。

  作为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之一,博罗以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为支撑,优化拓展新型城镇化发展空间,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在推动县城扩容提质方面,罗阳、龙溪撤镇设街道,县城面积由285.6平方公里扩大至447.4平方公里;开展畅城、民生、强城、趣城、碧水、靓城、智城七大行动,组织实施4大领域71宗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项目,有效促进县城提标提质。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项目建设现场。

  乡村美,产业兴,钱袋鼓

  十年来,博罗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抓好粮食生产、现代产业园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贫困户全部脱贫,所有贫困村摘帽退出;村集体收入从几千元到10万+甚至更多……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博罗的乡村不仅越变越美,村民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值得关注的是,该县坚持“美线强点、连点成片、以片带面”的发展思路,用3到5年时间打造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目前,正在打造环罗浮山、百里茶香、东江画廊等3条示范带,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广东范例。

  示范带建设坚持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优美的生态优势,大力引入文旅、特色农业等产业项目,让村民真正从乡村振兴示范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示范带建设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揽,以“三变”改革为抓手,有效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成为产业链、资金链、供应链、价值链的参与者和受益人。

  乡村振兴,示范“带”动,一幅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秀美乡村画卷正在博罗大地徐徐展开。目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域全面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60%的村达到美丽宜居标准,成功创建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乡村风貌显著改善。

  美丽乡村衍生“美丽经济”。在柏塘镇坳头村,每到周末,总有来自深圳、东莞等地的游客亲近自然,体验农事。“这里资源丰富,很有吸引力。”大学生陈文苑和团队在此开了生态农园,并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路。该县大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村镇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民宿和农家乐等旅游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

  在乡村振兴中,博罗县还加快打造美丽宜居村、精品特色村,通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建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区域特色优势明显、市场前景较好、组织化程度较高、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专业村专业镇,带动该县特色产业发展。


博罗县城风光。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民生暖心,精神富足,幸福厚实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直以来,博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狠抓民生实事,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每年民生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在教育、医疗等领域不断温暖着群众心窝。

  博罗高度重视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始终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民生大事紧抓不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加快补齐硬件短板。近年来,博罗县第二人民医院、博罗县第三人民医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新院、博罗县中医医院新院等相继启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推进,县域医疗整体效能大幅优化,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逐步提升。

  教育方面亦是如此。近五年来,该县投入超过120亿元,新建学校15所、改扩建3所,增加中小学学位近6万个。仅2021年,便有罗阳三中、罗阳七小、龙溪二中新校区、石湾二小等多所新学校(校区)建成投用,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4270个;今年,博罗县惠州一中五矿学校、罗阳八小也将于9月1日正式开学迎新。此外,还有多个教育重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未来,博罗将继续促进全县教育全面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

  与此同时,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国考断面全部稳定达标,沙河水质提升为II类标准,真正实现“一条河改变一座城”。高质量办好各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民生建设缔造幸福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厚实城市幸福感。作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博罗以志愿服务总队牵头,整合18支镇(街、管委会)志愿服务分队、19支专业志愿服务支队,形成“1+37+N”的志愿服务队伍,并推动9支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参与,将卫生医疗、文艺表演、科普、法律知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就建到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就送到哪里。

  同时,博罗还拿下“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这个分量极重的国字号荣誉。随着文明创建的不断深入,文明之花四处绽放,奉献精神和好人精神不断温暖着人心,让这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贺小山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