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母子积极投身革命 儿子曾被悬赏白银一千两通缉

  ◎人物简介

  陈茂兰,1890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梁化谢洞农会妇女主任,1972年病逝。

  王松,1910年出生,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横梁博区委书记,梁化乡农民协会主席、梁化乡党委组织委员等,1969年病逝。

  讲述者:王德明,王松之子,现年76岁,退休干部,谢洞革命历史展馆义务宣传员。

  “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我的父亲和祖母一心革命,不畏牺牲,始终忠贞不渝参加革命。”王松的儿子王德明动情地说。

  据介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惠阳县委、中共惠州县委(中共惠紫河博县委)领导机关曾设在梁化谢洞。

  母子俩积极投身革命

  据当地史料记载,1926年,谢洞党支部成立,王谭英任支部书记,陈茂兰任谢洞农会妇女主任。

  王松在母亲的影响下,积极参加革命,教农民学唱《打倒土豪》等革命歌曲,向农民宣传“团结起来闹翻身”等革命思想。经过发动和宣传,谢洞重新成立农会,党组织在谢洞村发展了6名村民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9年三四月间,中共惠阳县委领导机关从水口炮塘迁至谢洞村,县委机关工作人员进驻办公,出刊办报。县委机关进驻谢洞村后,积极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加入赤卫队。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以“打倒土豪分田地,农民翻身做主人”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如火如荼,陈茂兰、王松母子俩积极投身革命,成为农民运动的领头雁。同年底,王松由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县委机关工作人员、武装保卫同志和地下党交通员等常在谢洞村落脚的有10余人,为解决这些人的一日三餐难题,陈茂兰割山草、拾小板栗,常常冒着刺骨的寒风,趁赶集挑到圩上卖,将换来的钱买回少量的大米交给县委同志。

  在长达3年多的时间里,陈茂兰坚持到圩上买米,为了掩人耳目,她用干脏活时常穿的围身兜着,在黑夜时分才把米送到县委机关。

  1929年底至1930年初,谢洞村加入农会的人越来越多,报名参加赤卫队的青年增加到30多人,并迅速扩展到附近村庄,声威日盛。1931年5月,中共惠州县委、革命委员会在谢洞成立,管辖惠阳、紫金、河源、博罗四县的党团组织,王松被县委任命为中共横梁博区委书记。

  白色恐怖下仍坚持革命

  王松在担任中共地下党团组织的特派员和区委书记期间,巧妙地躲过各种险境,积极对外联络,把情报传送到五华、龙川、河源等地。

  反动派对县委机关所在地的谢洞恨之入骨,反动势力与当地土豪互相勾结,狼狈为奸,对谢洞红色村庄进行反复的围剿清乡行动。

  在谢洞革命运动进入低潮,白色恐怖笼罩时期,陈茂兰、王松母子毅然变卖祖上留下来的田地和竹木,换取银元用于赎回被抓的赤卫队员,资助共产党和红军、游击队的武装活动。

  王松等人参加革命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注意,并悬赏白银一千两进行通缉。不久,王松等人遵照上级的指示,分散隐蔽在香港,以打工为名,与当地共产党人接头,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并带着上级的指示,多次潜回谢洞村,联络党组织。

  1946年6月,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上级党组织鉴于王松“地方工作有经验,群众基础好”,指示他留在当地,从公开的斗争转入分散隐蔽,并任命王松为梁化乡地下党总支书记,领导黄竹浪、吕屋坪和谢洞3个党支部。

  1949年10月,梁化解放。王松担任梁化乡农民协会主席、梁化乡党委组织委员等党政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王松却一直留在梁化,过着清贫生活。

  王松生前时常诫勉自己的孩子:“在哪里工作都一样,做什么工作都是为了建设新中国。只要踏踏实实地做事、堂堂正正地做人就行!”王松以爱民和忠义为荣的革命情怀,成为王家的优良家风,人人效法,代代相传。

  1969年9月,王松因病去世,终年59岁。

  惠州日报记者赖金朗 通讯员吕玲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