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呻吟”未必不是病!惠州一女子确诊躯体化障碍

  王女士五年来反复出现胸闷、心跳快、有时头晕、胸闷等症状,曾辗转于各大医院就诊,但未见效果,今年以来还出现了腹泻、头痛等症状,体重减轻了20余斤,这让她更加担忧自己的身体,在综合医院多个科室反复要求完善全身各项身体检查,先后住院治疗5次,治疗效果仍然不满意,医生发现王女士除了血脂偏高,没有其它确诊病症。这些年,王女士几乎把精力都用到看病上,无法安心工作,变得容易抱怨,她埋怨丈夫不够关心,认为是多年操劳落下了病……

  终于,有医生将她转诊到精神心理科,王女士最后被诊断为“躯体化障碍”。

  女性发病率高!多在成年早期和更年期

  什么是躯体化障碍呢?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睡眠心理科门诊副主任医师李菲表示,躯体化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总是以躯体不适感为突出表现,主要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肌肉关节疼痛等,女性患者月经方面的主诉也很常见,往往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因此患者会到各大综合性医院反复就诊检查,但难以发现与躯体症状相符的器质性问题。患者内心痛苦但却往往抵触探索自己的心理方面的因素,忽视了心理症结。

  躯体化障碍女性患者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更年期女性发病同样多见。情绪不稳定、敏感及内向性格的女性患者,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身的躯体不适及其相关事件,导致感觉阈降低,增加了对躯体感觉的敏感性,从而易产生各种躯体不适和疼痛。病程一般是慢性和波动性的,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方面的问题。

  她们的“躯体不适感”是真实存在的

  李菲表示,临床上有20%左右的疾病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但很多都被当成了躯体疾病来治。如果出现躯体不适症状,首先要到综合性医院进行细致全面的身体检查,在排除器质性问题后,才考虑是否因为心理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躯体不适的感觉是真实的,绝非“无病呻吟”,家人需要给予她们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帮助她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她们调动主观能动性,多与外界接触,在社交和工作学习中找到乐趣,以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恐惧、紧张情绪。

  而患者自身,要注意学会通过心理层面来表达情绪,比如学会识别、体察及描述自己的情绪,及时向家人及朋友倾诉;学会在生活环境中通过行为表达情绪,比如运动、唱歌、哭泣,或书法、绘画、写日记、手工制作等文艺活动。

  李菲表示,轻度躯体化障碍患者,一般通过心理疏导消除疑虑,往往能自愈。中重度躯体化心理障碍,仅予心理疏导不能奏效,情绪症状突出时,须专业医生予以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刘菁 郑愿佩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