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提高部分门特病种年度限额 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原标题:
惠州提高部分门特病种年度限额减轻患者就医负担
无年度限额病种增至19个

  每周要做2~3次血透,每年花费10多万元,这样的医疗费用是尿毒症患者难以承受的负担,甚至有的病人因为支付不起高额的医疗费用,不得不放弃治疗。门特医保待遇,成了很多慢性病患者减轻看病负担的主要途径之一。自今年6月15日起,惠州实施新的《关于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尿毒症的年度限额从原来的有限额调整为无限额。

  尿毒症只是《办法》提高年度限额的其中一个病种。记者了解到,经过专家论证,参考其他城市的标准并结合惠州实际,《办法》提高了部分病种年度限额。其中无年度限额的病种从11个增加到19个,增加了8个,包括银屑病、糖尿病、高血压、耐多药肺结核、血友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门诊康复治疗。新增加的病种银屑病、新冠肺炎出院患者门诊康复治疗无年度限额;一些重症疾病,比如耐多药肺结核、血友病、慢性肾功能衰竭(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从原来的有限额调整为无限额。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去年12月31日前已享受原高血压、糖尿病门特待遇的,维持原年度限额4000元不变,其中职工医保可在门特定点药店购药。今年1月1日零时后诊断为高血压和糖尿病享受门特待遇的,不设年度限额,其中居民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与普通门诊一致。

  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透中心接受治疗的尿毒症患者黄先生就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之前,他都要靠家人、亲戚的资助才能撑住一次又一次的血透,《办法》实施后,费用大大降低,生活负担减轻了许多,精神状态比过去好多了。

  医护人员表示,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规范用药,药费负担普遍较大,提高门特病种年度限额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利于慢性病患者坚持长期有效治疗,提高了健康保障水平。

  惠州日报记者骆国红 特约通讯员肖琦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