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惠州将公共文化空间嵌入景区、社区、商场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点亮城市之美
走在惠州的大街小巷,人们开始感叹,这座城市越来越有自己的味道——颇具创意的城市书房、精致典雅的文创商店、古风古味的历史街巷、设计感满满的文创园区……这些散布于城市角落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正在点亮城市之美。
近年来,惠州不断将公共文化空间嵌入旅游景区、酒店民宿、社区商场等公众生活场景,打造了一批以“惠享文化空间”“粤书吧”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未来,惠州将实施公共文化提质增量工程,打造一批新型文旅融合空间,提升城乡文化品位,讲好惠州故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位于西湖景区的爱树观湖书院粤书吧。
一空间一特色
今年已建成4个“惠享文化空间”
“港惠新天地最近打造了一间城市书房,逛街之余可以来这里看看书。”12月22日晚,在港惠新天地逛了一圈的汤晓阳,走进书房随手拿起一本书开始阅读,久久不舍得离开。
这是惠州正在打造的“惠享文化空间”之一。2021年以来,为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文化高质量供给丰富群众生活,惠州探索建设“惠享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并制定了《惠州市“惠享文化空间”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惠州将在人口相对集中、设施配套良好的社区、企业,以自愿为前提,形成由社区、企业提供场地及负责日常管理,公共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设施设备及技术支撑,文化馆提供全民艺术普及活动,多种服务功能融合叠加,制度铺路,科技赋能,以“共建共营”为基本运营模式,打造“一空间一特色”的新型文化空间,通过统筹策划和联动开展活动的方式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配置与合理流动。
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公共文化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惠州已经建成读者文化园、市青少年宫、港惠新天地、东江干部学院4个“惠享文化空间”,打造成为具有文化辨识度、富有活力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该负责人特别提到,“惠享文化空间”的建设,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的撬动作用,打破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资源管理和运用的空间局限,探索公共文化建设运营新途径,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惠州将建立全市统一的总、分馆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所有“惠享文化空间”实行统一服务标识、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经费安排、统一资源配置的“四个统一”项目建设模式。
目前,每个“惠享文化空间”均配送了价值10万—30万元的图书,基本涵盖所有的图书类型,让每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书籍。
此外,惠州计划将“归善书房”“缚娄书房”以及“悦龙书房”等一批新型阅读空间纳入“惠享文化空间”平台,优化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满足基层群众个性化、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惠州工作5年的市民林家豪表示,这些“惠享文化空间”的建设,为惠州营造出更浓厚的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值得在全市推广普及,让市民阅读触手可及。
书房进景区
6个“粤书吧”好看又实用
漫步惠州西湖,徜徉至祝屋巷附近,不少市民游客被爱树观湖书院所吸引。这里是惠州首批建成的“粤书吧”之一,书院外古树成群,街巷古朴雅致。除了拍照打卡,市民游客还会不自觉走进去、坐下来,在书籍中感受宁静和快乐。
“观湖书院真的很美,也很适合看书。”市民叶晚晴告诉记者,她经常和朋友来这里喝茶看书,一待就是一个下午,惬意而满足。
与爱树观湖书院相隔不足3公里的合江楼,因苏东坡而名满天下,为广东六大名楼之一,其二楼东坡书房去年底被打造成“粤书吧”。
根据“合江楼”和“爱树观湖书院”的特色定位,惠州慈云图书馆结合其运营理念,配送了以文学历史、浮雕陶艺、建筑设计、民宿管理和手工制作为主、多种类型结合的主题文献资源,还精心挑选了一批具有本地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的地方文献,让游客在惠州的文旅地标读懂惠州的“前世今生”。
惠州慈云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惠州市“粤书吧”的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图书馆+文旅坐标”和“图书馆+民宿”双管理的运行模式。该馆将以文旅融合理念为引领,通过优美独特的新型阅读环境,丰富多彩的文献资源和品牌活动,逐步增强对市民和游客的吸引力。
位于博罗县的上良民宿也是“粤书吧”之一,博罗县图书馆为其配送了以浮雕陶艺、民宿管理、旅游发展、自然环境和亲子阅读绘本为主,多种类型结合的主题文献资源共5000册,极大地丰富了民宿的阅读资源,拓展阅读空间,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体验。
将时间拨回至2020年初,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引入社会力量,在全省旅游景区、酒店和民宿等旅游行业开展“粤书吧”试点建设工作,该工作今年被纳入省政府十件民生实事文化惠民项目之一。
具体到惠州,惠州今年持续推进“粤书吧”建设,建成铁军驿站·红色书吧、岭南书房、南昆山生态旅游区新游客服务中心3个“粤书吧”。每个“粤书吧”馆藏由“必备书目+自选书目”构成,展阅书籍超过1000册。
值得注意的是,惠州已建成的6个“粤书吧”均位于惠州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新地标或者最美民宿,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搬”进景区,可谓“颜值”与“气质”兼具。其中,铁军驿站·红色书吧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叶挺纪念馆,岭南书房位于惠东县巽寮湾天后宫。
拥有“高颜值”的“粤书吧”,如何避免沦为“好看却不好用”的摆设?未来,惠州将在“粤书吧”开展读书分享、创意体验和艺术沙龙等主题活动,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层次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体验,打造成一个个文化荟萃空间、思想交流空间、人和人相聚的空间。
诗意栖居
明年将开展“最美文化空间”评选活动
文化消遣,关乎市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也关乎城市发展的含金量。如何更美好、更有品质地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打造一批有特色、高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回应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势所趋。
今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创新打造一批“小而美”的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为此,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结合“粤书吧”建设发展实际,将“粤书吧”范围拓展为广东特色创新形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放眼惠州,惠州已实现市、县、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约达1341.87平方米,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格局基本形成,让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去年8月重新面向市民开放的惠州合江楼,除了二楼东坡书房“粤书吧”外,还引进了合美术馆、沉香文化博物馆、国学文化馆、惠东渔歌文化展览馆、民乐馆等,成为惠州文化重要的展示窗口。
在惠阳区秋长街道秋长谷里的松乔楼“弹吧”,古朴的屋内有一架钢琴,一面墙上挂着30多把吉他、尤克里里,这些都是惠阳辖区吉他企业生产的,各有特色,琳琅满目。在这里参观的游客,饶有兴趣地取下吉他弹起来,在优美的音乐中享受诗和远方,感受惠阳作为中国吉他之都的人文魅力。
以“惠享文化空间”“粤书吧”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涌现并深入城市肌体,让这座城市成为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惠州并不满足于此,“十四五”期间惠州将实施公共文化提质增量工程,打造一批新型文旅融合空间,如东坡尚书房、“粤书吧”、归善书房、缚娄书房等一批青年喜爱打卡点。
接下来,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公开征集“最美文化空间”,计划在2022年组织开展全市“最美文化空间”评选活动。
●南方日报记者 糜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