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五年工作回眸⑧丨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促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原标题: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力促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
群众呼声期盼有回应 代表建议发声接地气

  今年初,市人大常委会把《关于重新修订〈惠州市中心区既有住宅加建电梯财政补助实施意见〉的建议》列为市十二届人大八次会议重点建议。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该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可继续享受补助。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代表建议工作积极落实“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让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有着落、有回应,代表建议和发声接地气。

  加强履职保障实现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

  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是法律赋予代表的神圣权利,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对于促进“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代表建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办理结果的好差。为此,在代表选出后,市人大常委会及时对代表进行履职知识培训,着重围绕宪法、选举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以及如何审议报告、审查财政预算,如何提出议案、建议,如何开展闭会期间的代表小组活动等内容抓好培训学习,使新任代表掌握履职基本知识,增强代表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履行代表职责与做好本职工作的关系,明确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记者了解到,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分期分批组织代表前往清华大学等高校进行集中培训,每个代表届内至少参加一次集中培训。市人大常委会主要组织代表进行系统性学习和专题学习,根据代表履职的实际需要,增加综合型、专业型、应用型知识培训。同时,开展灵活多样的小组学习、专题培训等,由各代表小组和各专委、工委结合代表活动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五年来,市人大代表参加各种学习培训3000人次,通过培训增强了代表提出建议的“精品意识”,提高了代表的履职政治站位和能力水平。

  代表提出建议主要是为了解决问题,首先要确保丰富和畅通代表知情知政渠道。为了让代表更加了解社情民意,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建议,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参与当地重点项目的视察调研活动,利用好“人大代表联络站”平台,让代表了解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了解群众所思所盼,为代表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打牢基础。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市人大“代表统一活动日”活动,五年来共有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13647人次开展了1766场次活动,收集代表意见建议1693条,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298件,充分展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代表风采。

  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代表建议“办理高质量”

  在市人代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要求各县(区)把好代表议案、建议审查关,对不符合要求和质量不高的代表建议,做好解释工作或者引导代表重新书写。

  认真做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对于促进“一府一委两院”接受人大代表监督、推动各项工作、调动人大代表参政履职积极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代表建议中很大一部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修桥、筑路等具体民生“微实事”建议,由于涉及资金量不大,没有项目支撑,导致出现“无资金不办理、难办理”的情况。

  为此,市人大常委会直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深入基层调研,加强与政府沟通,广泛征求代表意见,创新代表建议办理机制,2020年创新提出设立2500万元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以破解“资金”难题,并专项向市委报告,得到市委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2020年、2021年共落实5000万元资金推动解决59个涉及公共设施完善、修桥灌溉照明等民生问题,让群众真正体会到人大代表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深切情谊。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谢英燕 邱子越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