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全市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

原标题:
惠州一体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与城市管理精细化和打造“最干净整洁城市”工作
全市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2021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住建厅的有力指导下,聚焦重点、分工合作、高效协同,坚持党建引领、注重宣传引导,以点带面、以城带乡,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建设,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扎实推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高效开展。全市垃圾产生量和终端焚烧实际处理能力基本持平,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100%无害化及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目标。

市民向指定垃圾分类桶投放垃圾。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基本形成四级联动管理体系

  2021年,我市将生活垃圾分类与城市管理精细化、打造“最干净整洁城市”一并部署、一体推进。全市四个区1013个住宅小区、587个公共机构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覆盖率均达100%。

  今年,市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在原有人员基础上,抽调业务骨干充实专班力量,专职负责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各县区按照市级统一部署,相应成立了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统筹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各镇(街道)、社区同步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签订责任书,落实分类责任人制度,有效推动了我市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与此同时,通过召开市级工作推进会、协调会,指导协调各成员单位、各县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现已完善16份市级、44份县区级制度性文件,基本形成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管理体系,推动源头减量工作走深走实。

  2021年,我市积极发挥新闻舆论主阵地作用,组织开展全市性常态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全年共刊播有关报道990余篇(条)。市和县区开展各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1889场次,组织宣讲培训330场次,动员志愿者近3万人次,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发挥示范效应,激发内生动力

  我市公共机构带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积极开展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公共机构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现已制定《惠州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2022-2025年)》,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工作任务,推动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提标升级。经统计,我市四个区共计508家公共机构,现有381家建成示范公共机构,示范公共机构占比75%。

  同时,惠州按照《广东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指引(试行)》,积极推进辖区内垃圾分类示范区、示范街道创建工作。惠城区作为我市首个垃圾分类示范区,充分发挥“头雁”示范作用,市民群众的分类意识、参与率和分类正确率得到极大提高,分类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另外,已建成桥东、桥西、龙丰、江北、河南岸、霞涌、澳头7个示范街道。惠阳区和仲恺区的示范区创建工作也正在全面有序推进。

  惠州还通过建立“月检查、季通报”和第三方评估机制,以检促管。去年以来已开展执法检查480次、法律法规宣传37次,下达责令整改通知186份,立案查处涉垃圾分类案件12宗、处罚款6.05万元;查处非法倾倒固废物案件969宗、涉案车辆1107辆、处罚款1522.5万元。

  同时,借助科技监管,全市城区已有537台垃圾运输车安装定位和视频监管设备,并接入智慧城管平台。

  打造“两网融合”模式加强资源利用

  为加强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动可回收物回收增量和其他垃圾末端处置减量,促进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我市以低值回收物为主线构建全链条回收体系。“两网融合模式”以一个体系回收平台的终端设施建设同步,构建“点-站-中心”三级回收体系,加快回收中转、物流运输、分拣处置。

  惠城区可回收物处理项目的稳步推进,促使惠州市垃圾分类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网有效衔接融合发展,从而突破两个网络有效协同发展不配套的短板,全面助力我市实现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相关链接

  全市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完善

  我市按照“大分流、小分类”工作思路,“大分流”出来的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废旧衣物、建筑垃圾实行独立“收运处”体系进行分流和资源化利用,“小分类”出来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则实行分类收集、运输、处理。

  目前,全市城区1013个居民小区、508个公共机构、693个学校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配备“四分类”收集点4620个,确定各类场所管理责任人2214名;配备有害垃圾专用运输车13辆、可回收物专用运输车36辆、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43辆、其他垃圾专用运输车252辆;建成运营垃圾焚烧发电厂5座,实际日处理能力达8550吨,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建成餐厨垃圾处理终端9座,日处理能力达743吨;建成大件和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再生项目5个,日处理能力达540吨。全市分类收运处理体系逐步完善,四区基本建成分类收运处理体系。

  餐厨垃圾方面:惠城中心区正在运营两个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试点项目,采用黑水虻虫肥一体转化技术,配有专用运输车17辆,去年共收运处理厨余垃圾约49287吨,已实现100%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目前,大亚湾区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30吨,仲恺区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53吨,惠阳区计划今年6月实现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00吨目标,博罗县计划今年内实现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达100吨目标。

  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方面:我市大部分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目前统一由第三方市场化公司进行收运并分类暂存,可回收物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处理,有害垃圾委托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理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去年以来我市共收运可回收物约21607吨、有害垃圾约38吨。

  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方面:去年我市共处理大件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约27890吨,收运的大件垃圾送往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通过大件拆解、机械化木料破碎、加工制作再生海绵等资源化处理;收运的园林绿化垃圾通过处理中心源头分类、分拣后进行破碎、制片等资源化再生利用,缓解了生活垃圾的焚烧压力。

  废旧衣物回收方面:惠城区设置了废旧衣物回收箱1200多个。去年共回收废旧衣物约98.51吨,对所收集到的废旧衣物进出初步筛拣,分类回收利用。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通讯员邓萨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