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惠州市交通运输局:多式联运体系打通集疏运“最后一公里”

原标题:
惠州市交通运输局
多式联运体系打通集疏运“最后一公里”

  日前,市交通运输局对外发布《惠州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前期研究及专题报告编制采购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根据《公告》,我市拟建设一批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大力发展铁公水空多式联运体系,打通集疏运“最后一公里”,促进物流资源集聚,提高物流运行效率,支撑惠州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

广龙高速珠田互通。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现状

  我市三大交通物流枢纽尚未形成

  惠州建设交通物流枢纽,既响应国家和省相关政策要求,又符合本地发展实际。

  今年5月25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支持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畅通经济循环,统筹加大对物流枢纽和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提升枢纽的货物集散、仓储、中转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引导加快推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降低综合货运成本。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全面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让支撑经济发展、促进内外循环的“骨骼”更强壮、“血脉”更畅通,加快建设“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便捷流动。

  “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增强客流、物流集散能力。”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惠州交通物流业发展具备一定基础,但总体上呈现“小、散、外”的特点,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虽然我市拥有机场、高铁、港口,但是三大交通物流枢纽尚未形成,周边缺乏物流设施,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程度不足,物流设施没有依托运输组织枢纽、交通枢纽布局,缺乏多式联运设施等。

  据介绍,我市现有物流设施大多分散规划、自发建设,配套“3+7”工业园区的生产服务型和配套城市的商贸服务型等专业性物流园区较少,在市区周边重要节点仍然缺少仓储、配送、电商、邮政、快递等各类企业集聚共享的城市公共物流配送中心,物流的骨干组织作用发挥不足,物流节点间协同效应有待提升。在电商行业带动下,我市快递物流发展较快,但是各类快递品牌很少在惠州设置快递物流园区、分拨中心,快递物流产业集聚发展效应有待提升。

赣深高铁惠州段。 惠州日报记者王建桥 摄

  规划

  研究物流多式联运服务

  目前,市交通运输局已完成了《惠州市交通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前期工作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内容,惠州将在全市范围内谋划一批交通物流枢纽和基地,主要包括港口、机场、铁路等大型货运物流枢纽,“3+7”工业园区生产服务型物流基地,县(区)级生活(或综合)服务型物流基地。培育壮大一批本土现代领军物流企业,全面加快建设现代流通网络,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要素流通整合、规模扩张,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

  市交通运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以国家和省相关规划为指引,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完善惠州直通香港等区域货运通道,推动与香港、广州、深圳、东莞等地区协同发展。深入研究交通物流枢纽(基地)之间互联互通的铁路、公路等,完善集疏运“最后一公里”,提升枢纽互联互通水平。

  对话交通运输局

  惠州日报:我市如何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将这批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基地)串联起来,真正发挥枢纽的作用?

  市交通运输局:近年来,我市开创性地谋划了“丰”字交通主框架,基本完成了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依托“丰”字交通主框架,对外串联深圳、广州、东莞、河源等周边城市的区域物流要素资源和设施,推动物流枢纽之间合作共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对内串联我市“3+7”工业园区等战略性发展地区的物流基地,并通过完善集疏运“最后一公里”,实现枢纽互联成网。

  惠州日报:最先纳入建设议程的是什么,建设时间表如何规划?

  市交通运输局:最先纳入建设议程的是建设海、陆、空三大交通物流枢纽,全面提升我市跨区域物流运输能力,强化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地位。海运方面,打造“一港两区”海港物流枢纽,其中“一港”为惠州港,“两区”分别为大亚湾西区和惠东碧甲两个港区现代物流集聚区,规划布局临港物流、海铁联运物流、航运物流、航运服务、综合保税、临港产业等功能。空运方面,依托惠州机场及周边空港经济区,建设空港物流枢纽,规划布局临空物流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综合保税、综合配套等功能。陆运方面,依托京九铁路惠州西站(近期升级改造惠州站),建设铁路国际物流枢纽,开通中欧、中老等国际班列,规划布局仓储物流、公铁海物流联运、海关监管、综合配套等功能。目前,已启动三大交通物流枢纽的前期研究工作。

  惠州日报:通过建设一批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基地),未来我市交通发展的前景如何?

  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建设一批现代化交通物流枢纽(基地),支撑我市加快构建现代流通网络,将培育形成一批资源整合能力强、运营模式先进的龙头物流企业,物流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将显著增强,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将大幅提高,物流降本增效作用将充分显现。推动港口、机场、铁路做大做强,综合交通运输能力将充分释放,各种运输方式衔接将更加紧密,结构将更加合理,交通运输行业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惠州开创“交通带动产业 产业支撑城市”新模式

  近年来,惠州建设大湾区东部交通枢纽门户成效显著。“十三五”时期,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828.5亿元,较“十二五”增长29.5%。

  据介绍,到“十三五”末,惠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50.7公里,保持全省第二;万吨级港口码头泊位数达到3个;建制村客车通达率达100%;中心城区公交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49.2%,万人公共交通车辆拥有20.6标台,超额完成规划目标,基本形成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大交通格局。

  “十三五”期间,惠州完成以《惠州市“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为龙头引领,以《惠州市高速公路网规划(修编)》《惠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惠城中心区过江通道规划》等专项为支撑的一批重大规划,开创“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发展新模式,奠定未来发展新格局。新规划的1号公路(惠霞高速)、惠坪高速、机场高速、惠肇高速、环稔平半岛高速、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站段等项目成功纳入上位规划。

  近年来,随着赣深铁路惠州段、广汕铁路惠州段动工建设,潮惠高速惠州段、汕湛高速惠州至清远段、河惠莞高速惠州段、从莞高速惠州段、武深高速博罗至新丰段建成通车,惠州纵横东西、贯通南北交通主骨架基本成型。

  作为我省规划建设的干线机场,惠州机场完成干线机场规划建设方案论证研究,完成扩建航站楼及配套设施工程。惠州港和深圳盐田港创新实施“惠盐组合港”运作,主动承接盐田港集装箱货运市场的分流。惠州港与马来西亚关丹港缔结友好港口,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加快融深融湾,惠州交通出行条件更加完善。深莞惠三市开通跨市公交一体化线路29条,依托厦深高铁实现深惠汕地区捷运化运行。惠州市综合交通网络运行协调和应急调度中心(TOCC)建成投入运营,实现公交、农村客运车辆电子移动支付及“岭南通·惠州通”各县(区)覆盖。惠州成立智慧共享停车指挥中心,建成多个智慧停车场,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

  根据《惠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惠州总体形成承东接西、连南带北、顺畅安全、智慧低碳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大交通格局初步成型,“丰”字交通主框架建设成效显著,打造内联外畅,互联互通的“12345”综合交通发展格局,初步建成联通珠三角、辐射粤东北的大湾区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大湾区乃至全国南北出海新通道。

  展望2035年,惠州内畅外快、便捷开放、高效带动、智能绿色的大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全面建成一流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建成交通强国示范城市和大湾区东部交通门户枢纽、全国南北出海新通道,交通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有力支撑惠州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