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保险基本原理!“药转保”被叫停

  

特药险是针对一些罹患特定疾病、需要服用某类特药的消费者推出的产品。 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表面卖保险实则卖药?短期健康险中一类涉及“药转保”的业务被监管叫停。日前,银保监会财产险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中存在问题及相关风险的通报》,直指部分险企与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等平台合作开展的特定药品团体医疗险业务中,存在异化保险业务、风控缺失的问题。

  “药转保”异化保险业务

  短期健康险是指保险期间在一年及一年以下且不含有保证续保条款的健康保险,按照要求,人身险公司同时经营长期健康险和短期健康险,财险公司只能经营短期健康险。

  近期,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急速增长,且基本集中于同类业务模式,引发监管关注。

  监管通报,近期在对部分财险公司短期健康险业务开展日常监管和非现场监测过程中,发现部分公司在与拥有互联网医院、健康科技公司、保险经纪公司关联公司的相关业务集群开展合作过程中,用特药团险方式承保客户因已确诊疾病发生的后期药品治疗费用。

  在实际业务承保中,该类特药团险的等待期为0天,保险责任终止条件为给付一次,保费收入与药品价格相近,从收取保费到支付赔款间隔时间较短,且保险公司未参与掌握核心风险管理环节,业务持续亏损。

  那么何为“药转保”?它是保险产品吗?记者在某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查询到一款“xx无忧保”,该项目的保障对象为新确诊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且首2针使用阿替利珠单抗的患者。通过定制化两年的用药计划,分3期累计支付11.505万元,可享受两年最多26.24万元的药费保障。

  业内人士表示,这个业务可以说是被包装的“伪保险”,以“保险”之名,行“卖药”之实。一般特药险不承保已确诊患者后期的治疗费用,且设置一段时期的等待期,而异化后的产品没有等待期,一次性给付保险金,患者能以更低价格购买所需药品,医药厂商能拓展营销渠道、提升药品销量,第三方平台也可以赚取中间费用、做大流量。乍看之下,似乎是多方共赢的结果,然而对保险公司而言,就是扮演一个“支付通道”的角色,通过保险理赔完成药费支付,除了能带来保费收入的短期增长外,对公司盈利其实没有实际帮助。

  《通报》也指出,上述业务中,公司通过与有关机构合作,使用短期健康险产品实际承担已确诊客户发生频次确定、损失程度确定的医疗费用支出,异化了保险业务,使保险或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

  “药转保”不符合保险基本原理

  近年来,随着商业健康险的快速发展、保险产品从支付端向服务端的广泛延伸,“医+药+险”的闭环模式是险企创新的主流方向,各大保险公司纷纷选择与第三方平台、医药企业展开合作,为用户打通健康管理、用药服务链条,并以此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所谓特药险,是针对一些罹患特定疾病、需要服用某类特药的消费者推出的产品,被保险人本身就是该类特药的消费者,通过投保这类医疗保险产品,消费者可以在实际购药中享受一定的优惠。

  从产品设计的初心出发,“特定药品团体医疗保险”本是符合商业医疗保险的价值导向的。但根据《通报》内容,部分财险公司在发展相关产品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以下问题和风险:一是公司承保的是确定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不符合大数法则、射幸原则等基本保险原理,且无法通过重大风险测试。二是公司风险管控缺失,前端承保和后端理赔等核心环节均由相关机构掌握,保险公司不掌握自主定价权,也未实质参与风险管理,无法体现保险经营管理风险的基本功能作用。

  业内人士解释,在实际操作中,购买了“药转保”的消费者享受的优惠并非来自药店药品降价,本质是保险公司主动补贴,补贴的钱一部分给消费者用以购药,一部分以技术服务费的形式给了第三方平台。对保险公司来说,获得的是保费的规模以及漂亮的数据,还有一定比例的亏损,这种模式违背了保险的基本原理。

  通过银保监会官网财产险备案产品目录查询发现,此前市场上至少有35家财险公司都推出了“药转保”,监管部门要求各财险公司及时排查短期健康险业务,不得开展任何类似的、不符合保险原理、失去保险或然性的短期健康险业务。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消费型医疗保险,比如某些牙科险、植发险等产品玩得也是以药费转保费的套路,属于监管《通报》中异化保险产品的范畴,或将同样面临下架风险。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