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书写红色新闻史的华彩乐章
——“秘密大营救”中的新闻巨子群像
惠州开放大学、惠州市委党史办、东江干部学院联合课题组
1942年发生的“秘密大营救”,距今年恰好80周年。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12月25日香港沦陷。一大批滞留香港的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处境危殆。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亲自策划指挥,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廖承志、潘汉年、刘少文、乔冠华等,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副书记张文彬、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纵”前身)尹林平、梁广等,中共香港市委书记杨康华等精心筹划,周密部署,蹈危履险,历时十个多月,成功地营救出何香凝、柳亚子、梁漱溟等爱国民主人士和茅盾、邹韬奋、范长江、胡绳、夏衍等文化精英八百余人。被营救出来的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精英人士,先后从东江等地辗转奔赴延安、重庆、桂林、苏北新四军驻地等,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参与抗战后期、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戏剧电影、党史国史研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等许多领域的领导和管理工作,贡献了一批红色文艺经典作品与学术领域的重磅力作,深度参与和融入、深刻影响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现当代中国的政治与文化、文脉和精神图谱。
大营救的主要组织者廖承志。
这场闻名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取得完全的成功,是“奇迹般的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历史壮举”。茅盾先生赞誉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发展和壮大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都产生了积极重大的影响,对保护和创造红色文化、赓续红色文脉更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场胜利大营救中,在直接参与筹划和组织具体实施的共产党员群体中,在被营救出的著名文化和新闻出版界人士中,有一批当时和后来长期活跃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新闻舞台上的新闻巨子,他们健笔纵横,立革命潮头,发时代先声,在中国红色新闻史、中国现当代新闻史上书写了华彩乐章。
张友渔题词。
他们的名字在新闻史上熠熠发光,占据着重要地位,作出了卓越贡献,产生了重大影响:邹韬奋、范长江、廖承志、乔冠华、萨空了、羊枣(杨潮)、金仲华、恽逸群、夏衍、张友渔、黄作梅、杨奇、胡仲持、高汾等。
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化高地,需要把握、梳理和升华地域文化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赓续红色文化血脉,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80年前取得胜利的秘密大营救,是在惠州土地上发生的影响深远的重要革命事件,是需要站在百年党史的政治高度和赓续红色文脉的文化高度,认真、全面回顾、研究和总结的文化资源。在第二十三个中国记者节到来之际,我们简要梳理新闻巨子们在惠州留下的红色足迹,简要评价他们在新闻史上写下的历史功绩,对于我们新闻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红色资源,弘扬革命文化,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丰富和提高城市文化内涵、品位,展示和提升惠州城市文化形象和魅力,对于激励广大新闻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讲好惠州故事,传播惠州好声音,为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鼓与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邹韬奋赠给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曾生司令员的题词。
■邹韬奋
为《东江民报》题写报头和社论
邹韬奋(1895-1944),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作者、政论家,出色的现代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福建永安人。1922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即投身新闻、出版编辑工作。1925年10月任新创办的《生活》周刊撰稿人、主编,正式开启新闻生涯,始以“韬奋”为笔名写文章并以之名世。他先后创办生活书店、《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星期周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等,主持正义抨击黑暗,多次受到国民党当局迫害,三次流亡一次入狱,为“七君子”之一。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二十年之久,是杰出的政论家,在编辑、出版、行政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新闻出版界罕见的全才。
在“秘密大营救”中,邹韬奋先生曾在东江游击区停留两个多月,在惠阳茶园村等地隐蔽若干时日。夫人沈粹缜带三个子女先行经韶关去了桂林。邹韬奋与茅盾、胡风、宋之的、戈宝权、沈志远、胡绳等参观游击队办在山寮里的《新百姓报》,参观油印办报的设备和各种宣传印刷品,赞扬艰苦奋斗的办报精神,对如何办好报、做好宣传提了一些好意见。他建议将《新百姓报》改为《东江民报》以富有地方特色,并欣然命笔题写了“东江民报”刚劲有力的报头。茅盾为副刊起名《民声》并题了字。在与游击队的联欢晚会上,他饰演的卓别林形神毕肖,引来一片喝彩,大家夸赞寓庄于谐。他时常领着游击队员讨论政治时事,有时讲历史故事。《东江民报》改版的创刊号,韬奋写了《发刊词》,杨刚写了第二次大战评介,丁聪画了漫画,从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别开生面。一些被营救的诗人、作家为副刊《民声》写诗文,大大提高了办报质量和水平。韬奋为工作人员讲新闻工作和编辑工作业务,勉励他们努力自学成才,教育他们“做一个人民的新闻工作者,除了有很高的政治水平外,且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广泛的兴趣”。“做好新闻工作要‘真实、勤奋和无畏’”。“真实是人民新闻事业的生命,要宣传真理,不能粉饰太平。勤奋,除了努力学习广博的知识外,做记者要做到耳勤、脚勤、眼勤、手勤与脑勤。新闻工作者要为真理而奋斗,就要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打倒法西斯必须要有人民的枪杆子,也必须要有人民的笔杆子。一定要把笔杆子和枪杆子结合起来。”这些给办报人员和游击队的政治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韬奋经常翻阅《新百姓报》《东江民报》(后为凸显抗日游击队性质改为《前进报》),宋之的说他有“办报瘾”。他时常点评、鼓励报纸上的有关报道。
日军进攻惠州、博罗,国民党不战而逃致两城失陷后,韬奋坐在地铺上以膝当桌急就成篇《惠博失陷的教训》社论,呼吁国民党军队接受教训,立即终止消极抗战,同人民游击队一道坚决打击侵略者。在“华南军队”政干部培训班开学时,他应邀作了《民主政治问题》的专题报告,结合亲身经历深入浅出讲授,给学员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他特意挥笔写下“保卫祖国,为民先锋”的题词,赠给曾生同志,对东江游击队的战绩给予高度评价,题词跋语里是这样写的:“曾生大队长,以学生奋起,领导爱国青年组成的游击队,保卫祖国,驻军东江。韬以文化游击队自港转移阵地,承蒙卫护,不胜感奋!敬书此奉赠,藉志谢忱!”他后来于1942年冬辗转到苏北新四军驻地,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
邹韬奋的功绩和影响是巨大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有四个奖项:韬奋新闻奖、韬奋出版奖、韬奋新苗奖、韬奋园丁奖。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2011年又被评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党员中的“双百”人物。
护送(木刻,原作刊于1942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东江民报》,作者佚名)。
■范长江
现代最杰出的新闻记者
范长江(1909-1970),我国现代最杰出的新闻记者、记者的楷模。四川内江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期间开始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等撰写新闻和通讯,1934年成为《大公报》特约通讯员。著名的《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出版后出现读者抢购潮,反响甚大。第一个走进延安等红色地区的中国记者,第一个把红区的情况公诸于众的记者,他的报道使国统区的人透过新闻封锁看到了红军的身影,看到了光明与希望。在延安先后见到朱德、廖承志等,并与毛泽东竞夜长谈,《动荡中之西北大局》轰动一时,毛泽东等致函“深表谢意”。
为了加强爱国新闻工作者的团结,组成统一战线,范长江于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发起创建“中国青年记者协会”,各地成立分会,创办《新闻记者》《青年记者》《新闻战线》等刊物。1939年经周恩来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正直的爱国记者成为共产党员。1938年与孟秋江、金仲华发起成立“国际新闻社”,1941年在廖承志领导下与邹韬奋等创办《华商报》,担任副总经理。秘密大营救中转回桂林,后到苏北解放区,创办新华社华中分社。《新华日报》(华中版)社长,创办中国共产党第一所新闻学校——华中新闻专科学校并任校长等。抗战胜利后参加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并任新闻发言人。解放战争爆发后,作为解放日报和新华社副总编辑,随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新中国成立后任《解放日报》社长、总编辑、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长、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党组书记等。
范长江创办的“青记”成为中国记协的前身,11月8日成为“记者节”,1991年中国记协设立“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的最高奖项。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每两年评选一次。
■廖承志
胜利大营救的主要领导者和新闻战线的优秀领导人
廖承志(1908-1983),祖籍广东惠阳,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外交家、新闻战线的优秀领导人。早年赴欧主编共青团机关刊物《赤光》。参加长征到达陕北后,参与红色中华通讯社(新华社前身)工作,因精通日、英、法、德、俄语担任外国电讯翻译通报工作,独自一人负责全部外电翻译、编发,供中央领导参考。1937年任党中央政治理论杂志《解放》周刊总编辑并担任党组委员会秘书,是红色新闻事业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抗战时期受命赴香港建立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组织文化精英和爱国人士先后创办《救亡日报》《华商报》《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光明报》《星岛日报》等救亡报刊,使香港成为对东南亚和西方华侨的宣传重镇,在宣传共产党政策和推动建立抗日爱国统一战线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香港沦陷后,廖承志主要领导和负责了秘密大营救行动。他涉险由九龙到香港到茶园村、周田村、东湖旅店等先行实地踏勘,主持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营救方案,确保大营救安全成功,获得党中央通电表扬。他却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达3年半之久,后因周恩来与国民党当局严正交涉才出狱。1946年7月他担任新华社社长,由于当时新华社集党报、通讯社、广播电台三大中央宣传机构于一体,因此主持和领导延安新华广播工作,在战争时期确保党中央的声音传遍全中国、全世界,成为中国红色广播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的领导下,新华社在各地建立总分社、地方分社,走出国门建立分社,培养了一批无产阶级新闻人才,使新华社真正成为全国性的通讯社。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等,长期领导外事、侨务和统战工作,受命发布《廖承志致蒋经国先生信》,在海峡两岸引起极大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岸友好进程,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乔冠华
从著名时事评论家到外交家
乔冠华(1913-1983),江苏盐城人,笔名乔木、于怀、于潮等。清华大学毕业,先赴日后赴德留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1938年春回国后任香港《时事晚报》主笔并负责社论写作,以“乔木”为笔名撰写国际时评。在香港任中国新闻社社长,成员有胡绳夫妇等。先后出任《世界知识》《星岛日报》《大众生活》编辑并为多家报刊撰写国际时评。他的时评以观点鲜明、剖析透彻、文笔俊逸大受好评。毛泽东赞扬他的文章“犹如千军万马,一篇文章足等于两个坦克师呢!”茅盾曾说香港有“三个半国际问题专家,乔是其一(另外“两个半”是金仲华、张铁生、张友渔)”。1939年底经廖承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筹办《华商报》《星岛日报》等。秘密大营救中他作为重要领导者之一,与廖承志、连贯、曾生等在东江游击区先行踏勘线路,曾在田心村、茶园村住宿,并长驻韶关妥善转移大批文化名人到大后方。到重庆后在中共南方局外事组工作,担任《群众》周刊副主编,《新华日报》社论委员会委员并开辟“国际述评”栏目。重庆谈判期间,他与夫人龚澎多次陪同毛泽东接见中外记者和文化界人士。担任中共代表团研究处处长,创办英文报刊《新华周刊》并任主编,这是中共第一本英文宣传刊物。1946年在港创办中共第一个正式的英文外宣刊物《中国文摘》双周刊,成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对外传播的主要窗口。筹办新华社香港分社并担任首任社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国家外宣和外交领域的重要岗位担任领导工作。先后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兼《人民中国》首任总编辑,外交部副部长、部长等。多次随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留下了精彩足迹。
■萨空了
新闻史上难得的多面手和全才
萨空了(1907-1988),蒙古族人,内蒙古赤峰人。从1927年进入新闻界到1983年创办《人民政协报》,他参与创办、撰稿、管理的报刊多达11种,任过记者、编辑、主笔、经理、社长、总编辑、总经理,著名新闻史家方汉奇教授称誉他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可多得的多面手和新闻工作的全才”。从1927年《北京晚报》《世界画报》,天津《大公报》艺术周刊主编,上海和香港《立报》总编辑,从《新疆日报》副社长到《新蜀报》总经理,从在廖承志和邹韬奋带领下与香港中国民主政团联名筹办机关报《光明报》到为《新华日报》编辑纪念邹韬奋杜重远特刊,从担任《华商报》总经理到创办民盟机关报《光明日报》,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新闻总署副署长兼新闻摄影局局长、国家民委副主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筹办《人民画报》和《连环画报》《民族团结》杂志,到领命筹办《人民政协报》并任党组书记兼总编辑直至离休,兼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主编,他的一生都献给了新闻事业,也是新中国民族新闻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他主持创办并担任秘书长的《光明日报》已成为在中国文化新闻界乃至全社会享有盛誉的中央级权威媒体。
■张友渔
四大报总主笔与总编辑
张友渔(1899-1991),山西灵石人,著名新闻学家、法学家。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四川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中共华北局秘书长、中国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治学会会长等。先后任天津《泰晤士晚报》总编辑,《世界日报》《时事新报》总主笔,生活书店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委委员、代总编辑、社长,著有《新闻之理论与实践》《报人生涯三十年》《张友渔新闻学论文选》等。曾在大学担任新闻系主任,与许德珩、刘清扬等负责华北救国会工作并创办《时代文化》。在周恩来和廖承志领导下参与创办《华商报》并任主笔,负责社论的撰写和审定,所有社论由他最后定稿。
秘密大营救中,与夫人韩幽桐一起先后到惠阳田心村、茶园村隐居一周左右,并与茅盾夫妇、胡风、宋之的、叶以群、廖沫沙、许幸之、沙蒙等会合,后在卢伟如安排下入住东湖旅店,从惠州乘船溯江而上到老隆,再乘车去韶关曲江转桂林。
张友渔后来写了《我所经历的营救工作》并为《秘密大营救》一书题词,对大营救留下了这样动情的评价文字:“这次大规模地秘密大营救左派文化人士的行动,最充分体现了抗战时期我党我军同革命知识分子患难与共、血肉相连、肝胆相照的亲密关系,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事件,是中国共产党光辉的一页,将永远留在广大人民的记忆中。”
■夏衍
卓有成就的话剧和电影剧作家、报章政论家
夏衍(1900-1995),20世纪中国新文化巨匠,著名的话剧和电影剧作家,卓有成就的报章政论家和报业领导人。在1927年的白色恐怖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成为直属中宣部的“文化委员会”成员并受命进入中国兴起不久的电影业,并担任“文委”下设的电影工作小组组长。《包身工》奠定了他在中国报告文学开创史上的主要地位。他续写田汉开篇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用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电影主题歌,邀请由他介绍入党的聂耳谱曲,该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国歌。
上世纪三十年代在上海受周恩来指令以进步文化人身份开展文化统战工作,并参加筹办中国青年记者协会(“青记”、中国记协前身)。上海沦陷后,在广州主持复刊《救亡日报》,后转至桂林继续出版至1942年。为报纸撰写了大量社论,并创立评报制度,建立“救亡通讯社”、南方出版社等,出版文摘性质的《十日文萃》。“皖南事变”后到香港参与创办《华商报》,恢复《生活周刊》,任编委并负责社论、时评、文艺副刊等工作。在秘密大营救中与何香凝、梁漱溟等由澳门转移至重庆任《新华日报》编委,他的时评和乔冠华的国际评论成为《新华日报》上读者瞩目的亮点。抗战胜利前夕代《新华日报》总编辑。毛泽东抵达重庆谈判的消息就是周恩来亲自要求他到场采访并执笔撰写的。1945年9月赴上海恢复《救亡日报》(后改名《建国日报》)。1946年10月再赴香港任香港工委委员,参与《华商报》复刊,后接替章汉夫任香港工委书记,组织和护送大批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上海解放后负责接管新闻、文化机构。担任文化部副部长,主管电影和外事工作。《白头记者话当年》是重要的新闻史文献。在新闻业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编辑和社论、时评及杂文写作,总字数达500万左右,为时代留下了宝贵的记录和深深的烙印。
■戈宝权
著名翻译家鲜为人知的新闻生涯
戈宝权(1913-2000),江苏东台人,著名俄苏文学翻译家、外交家。他翻译的高尔基的《海燕》脍炙人口。早年接触“左联”文艺团体并开始翻译和研究俄苏文学。大学毕业后供职于上海《时事新报》,后赴莫斯科任《大公报》记者兼《世界知识》《申报周刊》特约通讯员。1938年3月回国后成为秘密党员,与周恩来同一个支部活动。任《新华日报》编委,《群众》杂志副主编等。“皖南事变”后转入香港,在廖承志领导下创办文艺通讯社,开展对东南亚华侨的抗日宣传工作。香港沦陷后获救到东江游击区生活三个月左右,期间参加游击队政治部的宣传和文教工作。回重庆后仍在新华日报社工作。遵周恩来之嘱向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同志介绍脱险经过及在东江游击队生活情况,并就东江游击队见闻写了专题报道并译成英文,分发给驻重庆的各国记者。
抗战胜利后受命赴上海筹划《新华日报》和《群众》出版,在生活书店和时代出版社任编委,在“周公馆”参加中外记者招待会,从事秘密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中共赴苏代表团任翻译,新华社驻苏记者,驻苏大使馆临时代办、政务和文化参赞,成为新中国派驻国外的第一位外交官。后任中国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学术委员等,成为著名的翻译家、研究专家、鲁迅研究专家。译介包括高尔基、普希金、托尔斯泰等大量苏俄文学作品,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的赞扬。获普希金文学奖、“俄中友谊”“中俄友谊”纪念奖章,多位中央领导为他题词“文化和友谊的使者”等。曾与他同在东江游击区生活的邹家华题词“人民友谊的使者”。设立“戈宝权文学翻译奖”奖授青年。
■杨奇
《南方日报》《羊城晚报》主要创办人和《大公报》社长
杨奇(1922-2021),广东中山人。少年时代即赴港深造,1940年毕业于香港“中国新闻学院”。1941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旋转入广东抗日游击队办报,先后任《东江民报》主编、《前进报》社长,曾以罗浮山深处的道观为编辑部举行“《前进报》百期展览”。抗战胜利后受命赴香港创办《正报》并任社长,1947年初协助乔冠华筹办新华社香港分社任副社长。同年协助完成《华商报》复刊并任经理、代总编辑、中共香港工委报刊委员会副书记,1949年10月1日在华商报社升起了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
他在香港沦陷后参与了秘密大营救工作,1948年在潘汉年、夏衍等指挥下,参与秘密护送著名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协筹建共和国的重大行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筹建出版《南方日报》并任副社长、总编辑,1957年与黄文俞等参与创办新中国第一份大型晚报《羊城晚报》并长期担任总编辑。《肇庆日报》(肇庆市委机关报今《西江日报》)创办者。1974年起任广东省出版局局长、广东人民出版社社长。改革开放后重返香港历任新华社香港分社秘书长、宣传部长,《大公报》社长至离休。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当代岭南文化名人五十家”。主编《香港概论》再版六次大受好评。他根据亲身经历撰写的《见证重大历史壮举——虎穴抢救文化精英·秘密护送民主名流》为秘密大营救等留下了真实、完整、详尽的历史记录。
“在港掌华商大公,在粤创南方羊晚,当世同尊报业泰斗;立言为新闻出版,立功于统战连横,此身常系时代风云。”老报人罗韬的挽联形象而准确地概括评价了他传奇的一生。
■黄作梅
创办新华社伦敦分社并任首任社长
黄作梅(1916-1955),自香港皇仁学院毕业后,秘密参加香港同胞抗日救亡活动和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读书会,194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香港沦陷后参与秘密大营救活动,担任国际工作小组组长,在营救盟军人员、与盟军互通情报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曾任东江纵队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在《华商报》发表《拯救美国飞行员》和《东江纵队营救国际友人统计》记载其事,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录。1946年10月周恩来安排乔冠华、龚澎夫妇前往香港,筹办英文版《中国文摘》,黄作梅任发行人,同时协助乔冠华筹建新华社香港分社(乔任社长)。1947年赴伦敦并负责筹建新华社伦敦分社,担任第一任社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香港工作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并主管外事和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同时奉命履行大量其他方面的职责。
1955年4月11日乘坐“克什米尔公主号”参加亚非会议时遇难,年仅39岁。新华社誉他为“新华社海外分社创始人之一与新华社海外第一代英文发稿人”,事迹列入《新华社烈士传》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编写的《中国名记者》。
■羊枣杨刚兄妹
并驾纵横新闻界
在这批被营救的新闻界人士中,有一对兄妹特别引人瞩目。他们才华卓异,在红色新闻史上写下了醒目的一页。这就是羊枣杨刚两兄妹。
羊枣(1900-1946),本名杨潮,后以笔名“羊枣”闻名于世。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人。1933年加入左联,当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左联”解散后,奉命到塔斯社上海分社工作,从电讯翻译开始,逐步成为对国际时事动态有独到观点和评论的国际问题专家。1937年与范长江、夏衍等筹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中国记协”前身)。同时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主编抗日丛书。上海沦陷后,在“孤岛”坚持抗日救亡运动,为以外商名义创办的《导报》《译报》《译报周刊》《神州日报》等几家抗战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论文和军事评论,向世界宣传中国抗战。1940年初由上海转赴香港历任《星岛日报》军事记者、《华商报》特约军事记者、国际新闻社编委并为《世界知识》杂志撰稿。他以“羊枣”为名发表的社论、军事评论等颇具卓见,很快名扬海内外,成为当时国内新闻界少见的军事新闻奇才。1941年9月羊枣与萨空了、俞颂华等人创办《光明报》(中国民主党派报纸《光明日报》前身)。在“秘密大营救”中经东江游击区转赴桂林。羊枣在桂林闭门三个月,完成了两本论述太平洋战争的专著《论太平洋大战》和《大洋暴风雨》,产生较大反响。他后任湖南衡阳《大刚报》总编辑,1944年赴福建永安创办《国际时事研务》周刊、任《民族报》主笔等,撰写和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军事评论。因与新四军秘密联系而被国民党当局杀害。
“新闻巨子,国际专家,落落长才惊海宇;缧绁蒙冤,圉圄殒命,重重惨痛绝人宸。”陆定一在羊枣追悼会上书写的挽联,高度凝练而沉痛地描绘了一代新闻奇才和军事评论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杨刚(1905-1957),原名杨季征,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新闻学家、女外交家。著名军事记者羊枣的胞妹,1928年考入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在上海加入“左联”积极从事进步文化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10月任《大众知识》编辑,1938年出版散文集《沸腾的梦》、历史小说《公孙鞅》及长篇小说《伟大》。同年任塔斯社上海分社英文翻译。她在燕京大学期间翻译了英国文学名著《傲慢与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译本,1935年由商务印书馆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丛书》出版。《傲慢与偏见》译名通行至今。杨刚出色的英语水平业内公认。周恩来指令她把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译成英文,使毛泽东的这本名著引起当时世界广泛关注和反响。毛泽东特地为外国读者写了一篇序言,也由杨刚翻译。从杨刚的译本开始,《论持久战》先后被译成十几种语言,享誉世界。抗战胜利前夕她赴美留学并兼任《大公报》驻美特派员,积极从事新闻及国际统战工作,撰写的《美国通讯》成为《大公报》的名牌栏目。1948年回国后继续在香港《大公报》工作任社评委员。主持天津《进步时报》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外交部政务委员会秘书、周总理办公室主任秘书、中宣部国际宣传处主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等,为国际宣传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孟秋江
冲破烽火硝烟的新闻战士
孟秋江(1910-1967),江苏常州人。抗战时期著名的战地记者,与范长江并称“两江”。范长江是他走上新闻道路的领路人,范长江成名作《中国西北角》的发行人。历任《新闻报》《大公报》记者,成为第二个访问延安的《大公报》记者,其间多次与毛泽东同志会面并把毛泽东关于坚持抗战的讲话专电拍发在《大众报》发表。1938年转入《新华日报》工作。1938年10月筹建接受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国际新闻社(国新社)担任经理,并与范长江共同筹办了“青记”。皖南事变后临危受命担任国新社桂林总社社长。秘密大营救中他离港转赴上海,以华侨银行董事长身份与潘汉年一起从事地下工作。抗战胜利后参与创办《周刊》和《文萃》、上海《文汇报》复刊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进步日报》经理、天津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等。1962年调任香港《文汇报》担任社长。
孟秋江先后采访绥远抗战、南口战役、平型关大捷、中条山战役等,留下了《南口迂回战上》《退守雁门关》《大战平型关》等脍炙人口的战地通讯,是抗战时期出色的战地记者(夏衍语)。
■恽逸群
纵横捭阖做新闻
恽逸群(1905-1978),江苏武进人。著名文化新闻学者、新闻界的杰出战士。1926年入党。1932年加入民营新生通讯社,开始新闻生涯。担任《立报》国际新闻版编辑、评论记者后任主笔,使《立报》销量超20万份,超过《申报》《新闻报》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海沦陷后,作为中共特科上海系统重要成员奉命进入借美、英招牌的《大美报》《导报》《译报》任主笔、总编辑,在租界办起抗日报纸。在潘汉年领导下担任日伪中国编译社社长,隐蔽从事情报工作。秘密大营救中由香港到东江游击区,与茅盾、于伶等同行,曾在田心、茶园村驻留。抗战胜利后担任苏北《新华日报》华中版总编辑、新华社华中分社社长兼总编辑等。上海解放后创办华东局和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时报》社长、总编辑,华东新闻学院院长、华东新闻出版局局长等。著有《新闻学讲话》等著作传世。
■金仲华
新闻界的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金仲华(1907-1968),浙江桐乡人。现代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新闻人。1934年与胡愈之创办《世界知识》并任总编辑,1935年任邹韬奋主持的生活书店编辑部主任,参与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永生》杂志总编辑。先后在上海、武汉协助韬奋编辑《抗战》三日刊和《全民抗战》三日刊。1938年赴港编辑《世界知识》和主编《星岛时报》,兼国际新闻社和香港中国新闻学院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新闻日报》社长、总编辑,创办和主编新中国第一份英文报《上海新闻》;中国新闻社首任社长、英文版《中国建设》杂志社社长、中国记协副主席、上海市国际问题研究所首任所长,多次代表中国新闻界参加国际记协会议等。金仲华因精通英语长期协助宋庆龄工作,宋庆龄赞扬他是“我们忠实坚定的同志和同事,国际知名记者和国际问题评论家”。
■黎澍
参与创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并任总编辑
黎澍(1912-1988),著名历史学家、新闻人。抗战时期参与创办中共湖南省委机关报《观察日报》并任总编辑,1940-1941年间任桂林、香港国新社经理。秘密大营救中经惠阳辗转北上,曾住茶园村。在游击区期间根据张文彬要求与胡绳等开展对国民党地方部队的统战工作并帮助办报,参加游击队政治部的宣传和文教工作,后任成都《华西晚报》主笔、上海《文萃》周刊主编,香港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和《华商报》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中宣部、新闻总署、中央政治研究室任主任、报纸处处长、组长等。先后任《历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等。晚年有《香港脱险和东江游击区的经历》记述这段难忘的经历。
■胡仲持
秘密大营救中在茶园村等地驻留
胡仲持(1900-1968),著名新闻人、翻译家。早年任上海《新闻报》记者、《商报》编辑、《申报》国际版主笔。在胡愈之领导下成立复社翻印出版了《论持久战》,翻译出版了斯诺的《西行漫记》及续篇、《鲁迅全集》等。在香港参与国际新闻社工作,任《华商报》总编辑、《广西日报》总编辑等。秘密大营救中在茶园村等地驻留。后随军参加接管上海新闻单位。历任《解放日报》编委、《人民日报》国际部主任等。
■高灏高汾姐妹
采访过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等
高灏(1917-1970)、高汾(1920-2013)两姐妹先后在夏衍任总编辑的《救亡日报》工作。到香港后在茅盾领导的香港文艺通讯社任记者兼干事。秘密大营救中曾与邹韬奋、恽逸群等同行,在茶园村等地居住一段时间。高汾先后在赣州《正气日报》、上海《大公报》担任记者、编辑。新中国成立后任《大公报》记者、编辑,《经济日报》及其前身《中国财贸报》任记者。她采访过毛泽东、周恩来、宋庆龄、邓颖超、爱伦堡、聂鲁达等领袖、英雄人物和国际文化名人,著有报道政协开幕的《开幕盛典》、记录开国大典的《震撼世界的一日》等新闻名篇。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百年辉煌历程,中国红色新闻也走过了同样辉煌的光辉历史。从国统区到解放区,从上海、香港、重庆、桂林到延安,一批批红色记者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奉献在新闻岗位上,冲破新闻封锁,为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故事,传播中共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作出了重大而积极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红色新闻、中国新闻的历史上!
图片 均来自《胜利大营救》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