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激发文旅新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

  惠州激发文旅新活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探索融合新路径 做强文旅大产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近年来,惠州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新模式,依托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深化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市建设,推动“一区一湾一带”(环西湖城市中央休闲文化区、“惠州湾”滨海旅游、环罗浮山——南昆山生态旅游产业带)产业平台提质升级,将文旅大资源全面转化为文旅大经济、大产业,深度融深融湾,激发湾区文旅新活力。

改造后的祝屋巷成为网红打卡点。惠州东江图片社供图

  融合升级旅游业态

  全域旅游吸引湾区客

  每当夜幕降临,下角祝屋巷便迎来了它独特的时光:灯光从西湖畔一扇又一扇窗户里透出来,五合院、爱树·观湖书院吸引着人们来体验精致的慢生活。如今,惠州野岛文化生活社区、祝屋巷等惠州文旅消费景点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游客心仪的旅游和休闲场所。

  惠州“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环西湖、环罗浮山一南昆山及惠州湾重大文旅平台高品质提升,建设一批以海洋文化、中医药文化、东坡文化等为主题的旅游度假区、精品线路和活动赛事。参与粤港澳大湾区“一程多站”旅游精品线路开发,携手开展联合推广、信息互通、旅客互送。

  滨海旅游一直是惠州旅游产业的支柱。为助力“惠州湾”滨海旅游带规划建设,增强滨海旅游发展动力,惠州积极打造“百里滨海旅游长廊”。目前,惠州初步形成了巽寮湾、双月湾、范和湾、考洲洋等四大滨海旅游景区,并启动双月湾风景名胜区、黑排角地质公园、好招楼湿地公园建设,金融街、星河智乐谷、九铭屿海等滨海旅游项目有序推进,旅游产业向集群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

巽寮湾。惠州日报记者杨建业摄

  这些深体验、慢生活的微度假产品,形成更多都市周末消费微旅游新场景,让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们热情高涨。打卡惠东双月湾一滴水图书馆,面朝大海、音乐轻缓、书香四溢……“以前说起惠东滨海旅游就是游泳、出海、吃海鲜,如今这里的设施越来越精致,有图书馆、咖啡厅,越发有了国际范儿。”来自深圳的游客朱少强说。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今年担任广东滨海(海岛)旅游联盟2022年度联盟轮值主席单位,正着力完善滨海(海岛)旅游联盟架构,打造滨海(海岛)旅游联盟旅游资源交流平台,开展滨海(海岛)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添砖加瓦。

  除了吸引游客走进来,惠州市还主动走出去,与深圳市、东莞市组成“城市联盟”,以联盟形式组团开展文旅形象推介。今年以来已和东莞市以城市联盟组团前往南昌市、长沙市进行文旅推介。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惠州还将与深圳市、东莞市、汕尾市、河源市组团前往上海市、苏州市开展文旅宣传。

  接下来,惠州将大力推动“一区一湾一带”产业平台提质升级,合力推进“惠州湾”滨海旅游带规划建设。同时,抓住赣深高铁开通和“丰”字道路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的契机,串联全市各个景点,真正形成能够吸引湾区游客、留住湾区游客的全域旅游。

建于山水间的博罗横河民宿。

  乡村旅游串珠成链

  特色民宿引来湾区投资人

  工作日里,忙于上班,和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相伴;假日里,寻一处美丽乡村放松心情。如今,惠州乡村游成了不少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居民钟爱的度假方式。欣赏原生态的乡村风景、品尝地道农家菜等活动,让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惠州通过将山水、田园、村庄等节点串珠成链,巩固提升环罗浮山等13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在山海之间,在城、镇和村之间拉开一条发展轴线,激发乡村旅游潜力,以全域旅游推动深度融深融湾。

  龙门南昆山的木舍品21号民宿正是文旅产业与融深融湾发展的范例,原先只是一座泥砖老宅,经过广州团队设计师精心设计,在保留老屋特征的前提下,增加了灵动之美,摇身变成一座闹与静、古和新结合的民宿。“修旧如旧”的风格受到大湾区房客的青睐。

  如今,越来越多广州、深圳、东莞投资人到惠州改造民房变身精致民宿。在惠州乡村,各种风格的民宿比比皆是,有藏身山林的村落民宿,更有众多民居改建而成的客栈,点缀在山林湖海、美丽乡村之间,既满足人们出游住宿之需,又成为人们追求轻松、惬意生活的新选择。目前惠州建有各类乡村民宿500多个,成为惠州乡村旅游一大特色。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旅产业注入的生机活力,让更多年轻人愿意来到乡村,为他们提供了了解乡村文化的平台。”深圳游客陈红如是说,以后她将带着孩子走进更多乡村,打卡乡村民宿,探索乡村背后的故事。

  为让乡村旅游魅力倍增,描绘惠州“诗和远方”新画卷,惠州将结合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培育乡村旅游集聚区(示范村),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打响“风韵岭南·醉美惠州”乡村旅游品牌,通过文旅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丰富提升文化内涵

  建设湾区历史文化会客厅

  古筝合奏《渔舟唱晚》、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吟唱《不辞长作岭南人》……悠悠东江水,大美惠州景。一轮明月将东坡先生和千年府城联系起来,一艘游轮将东江两岸璀璨灯火连接起来,一场演出让大湾区人民的心澎湃起来,也将惠州深深地嵌入了湾区文化的大家园。

  日前,广东省政府、文化和旅游部、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共同举办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粤港澳三地琴瑟和鸣,11座城市再度因文艺集结,共同奏响激荡人心的人文乐章。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期间,我市立足地方特色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组织举办“一轮明月照东江 不辞长作岭南人”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惠州系列文化活动首场演出、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原创优秀文艺作品展演季、第一届粤港澳大湾区吉他文化艺术节、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舞台精品展演惠州季、第二届“秦咢生杯”粤港澳大湾区书法大赛、粤港澳大湾区惠州龙门农民画历史精品回顾湾区巡展等6个板块的系列文化活动,以充分的文化自信和文艺实力展现岭南名郡时尚魅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惠州文化底蕴深厚,推进文旅融合,拥有众多优质资源。近年来,惠州立足千年文化基底,在保护与传承中推动文化遗产提质升级,建设大湾区历史文化会客厅。

  惠州系统挖掘、梳理、研究全市文物资源,计划编制《惠州市文物保护专项规划》。同时,推进“海丝”文化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为“海丝申遗”贡献惠州力量,发挥针头岩(大星尖)作为郑和航海路上重要节点的历史优势,让海丝文化“出海上岛”,协调广东省考古标本库房建设工作,推动成立惠州市“海丝申遗”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挖掘推动环西湖小型博物馆群建设工作,完成丰湖书院陈列布展,打响广东四大书院品牌;推进中山公园(府城遗址公园)提升工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历史文化会客厅,使其成为惠州真正的“第一公园”。

  作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惠州深化试点城市建设,深入打造“夜色惠精彩”活动品牌,吸引了不少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前来打卡。通过举办野岛市墟文化生活周、33号青年公路街区青年文化嘉年华、西湖祝屋巷文创市集、惠州市第三届电子竞技锦标赛、宇宙音乐嘉年华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无形文化”变为“有形效益”。同时,惠州正加强与各地市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动共建,主动参与东莞非遗墟市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联盟、深莞惠汕河五地文艺巡演等活动,努力推动形成文化馆事业一体联动、协同发展的新局面。“现在惠州的活动很有趣,我们也是慕名而来,感受惠州文艺生活。”来自东莞的大学生盈盈和同学一起参加在野岛文化生活社区举办的文艺活动时说。

  截至目前,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按文化产业9大门类和经营范围中含“旅游信息”、“餐饮、住宿”等词条查询)单位约3.92万家。2018~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7亿、228亿、230.82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5.67%、5.47%和5.39%。“惠州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惠州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调结构、扩内需、稳就业、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