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名数易,颜色不变!《惠州日报》的红色征程

原标题

从枪杆子到笔杆子

《惠州日报》前身《东江日报》的红色征程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惠州市区江北三新村,每天晨曦微露之际,新一期的《惠州日报》带着油墨香,从现代化印刷生产线走向千万读者,传递党和政府的好声音。

  《惠州日报》与城同行,已历74载。74年前的10月16日,惠州解放第二天的清晨,硝烟尚未散尽,《惠州日报》的前身《东江日报》便出版发行,向世人公布“东江第一大城”惠州重归人民怀抱的喜讯,并发布《东江军管会公告》,安定民心。

  回眸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可以发现,《东江日报》由粤赣湘边纵队指战员火线创办,但其与东江纵队渊源颇深,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战火中的办报历程,写就东江百年红色报刊的精彩华章。

东江纵队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前进报》印刷机。

  《前进报》

  高擎“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惠州、广州相继沦陷。中共广东党组织积极领导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东江抗日游击根据地和东江纵队。

  1941年1月和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和第五大队分别在东莞的大岭山、宝安的阳台山创办《大家团结》报、《新百姓》报。这两份报纸是东江抗日游击区创办最早的报纸。当年7月,两报合并,仍以《新百姓》之名出版。

  1942年1月,《新百姓》报更名为《东江民报》,时任社长为谭天度。3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东江军政委员会决定将《东江民报》更名为《前进报》,并作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机关报。

  1943年12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在惠阳坪山改编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进报》遂成为东江纵队的机关报。

  在部队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前进报》依靠部队指战员和抗日爱国人士的支持,克服种种困难,在敌伪顽势力和反动舆论包围的环境中,建立了一个舆论阵地,开辟了一条新闻战线。

  《前进报》原为油印4开2版小报,报社无固定地址,跟随部队在东莞、宝安和大鹏半岛一带辗转,流动办报。

  1945年春,东江纵队主力越过东江北岸,挺进罗浮山开辟根据地。前进报社全体工作人员在罗浮山朝元洞安营扎寨。

  此时,博罗进步人士、曾担任民国博罗日报社社长的陈洁,将原属该报社的印刷机隐藏地点告诉东江纵队。东江纵队战士将这台近千公斤重的印刷机器拆卸、打包,突破敌人重重封锁,秘密运到罗浮山朝元洞,交给《前进报》使用。

  从此,《前进报》由原来的手工油印变成机械铅印,改为4开4版铅印报,每周一期。这是《前进报》的全盛时期,报社发展到四五十人,在路东、路西和北江游击区派有特派记者,发行量1万份左右,发行范围从东江解放区扩展到珠江、韩江、粤中、南海等游击区和兄弟部队驻地。

  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奉中共中央命令北撤山东省烟台,《前进报》完成历史使命,宣告停办。

  在艰苦的战争岁月里,《前进报》办报4年多,出版100多期,是华南抗日根据地办报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为宣传“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高扬“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留下恒久的墨香。

  那台曾经使《前进报》实现飞跃的印刷机,因东江纵队北撤时无法带走,只好将其拆散埋在朝元洞附近。报社工作人员廖荣因腿受伤不能跟部队迁移,就以僧人身份隐居在朝元洞,保护这台印刷机。新中国成立后,这台印刷机被惠阳印刷厂继续用于印刷生产。1978年,这台印刷机被博罗县有关部门收藏,被评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后来它再度上山,成为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的“镇馆之宝”。

  《粤赣报》

  “对敌斗争的精神炸弹”

  日本投降后,由于国民党军队加紧向东江解放区进攻,为适应新形势,《前进报》曾以东江为界,分别出版江南版和江北版。

  东江纵队主力北撤山东后,扩大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第三野战军战斗序列,参加了豫东、济南、淮海等著名战役。东江纵队主力北撤时留下的部分部队继续原地坚持武装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发展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

  抗战时期东江纵队《前进报》“南北呼应”的办报模式,在解放战争时期再次出现,江南江北同时出现两份《大众报》,相得益彰。此时,中国共产党办报经验日趋丰富,东江地区广大党员和群众在红色文脉的滋养下,坚定革命信心,激发革命热情,赢得民族解放的胜利。

  1948年2月15日,在江北地区的南昆山,中共广东省江北地委和江北支队(后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机关报《大众报》创刊,宣传中共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形势,反映军民战斗生活。

  江南的惠东莲花山下,迎着1949年元旦的阳光,以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江北、粤赣边、北江4个支队为基础,在惠东安墩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创办《大众报》。该报以刊载新华社电讯和部队新闻为主,重大战况、事件另发《号外》,4天1期,8开2版,每期发行1000份以上,分发支队所属各部和惠阳、东莞、海丰等地。

  这两份东江流域的《大众报》,有力地促进了江北地区解放事业。

  在此前后,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后改称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机关报《粤赣报》于1948年8月创刊,由支队政治部主任黄中强兼任报社社长,陈东任副社长,原河东区《燎原报》记者陈培任总编辑。

  由于战争环境恶劣,粤赣报社经常处于转移状态,材料也缺乏,找纸张不易,头3个月才出版7期,后随着战局的扭转改为三日刊。报社的人才队伍也逐步扩大,还派出两名随军记者,全社共有20多人,河源老隆解放前夕改为双日刊。

  1949年5月,部队集结于东江上游,接应国民党保安十三团起义。总编辑陈培到前线采访,撰写《我军全线出击东江两岸各城市,曾天节团长率保十三团起义》的特号新闻在《粤赣报》发表,报道我军进军老隆、捣毁国民党保四师师部的经过,鼓舞人心。

  河源老隆解放后,粤赣报社接管老隆印刷社,《粤赣报》改为铅印,由双日刊改为四版日刊,发行量从7000份增至万份以上,报社人员增加到七八十人,机构逐步健全,日趋正规化。

  当年7月之后,东江上游地区已大部解放,东江、韩江地区成为解放大军进军广东的重要基地。报社的宣传任务更加繁重,除报道部队战况、群众运动、政权建设,宣传方针、政策、指示号令之外,还开辟各种专栏,如《每周时事》《政策问答》《迎军支前》等,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宣传内容更加广泛,针对性更强,作用越来越大。

  新中国成立前夕,《粤赣报》成为东江地区宣传解放战争的号角,发行区域扩散至韩江、北江流域及香港。

  曾任粤赣边支队司令员的钟俊贤称《粤赣报》是“对敌斗争的精神炸弹,是粤赣边新文化战线上的一支突击力量和一面光辉的旗帜”。

  《东江日报》

  开辟惠州新闻宣传事业新天地

  1949年10月15日清晨,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新编独立第三营从淡水出发,15日下午开进惠州城,惠州宣告解放。

  当日,东江军管会宣布成立,军管会主任蓝造签署命令,成立东江日报社,调时任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司令部情报参谋的黄秋耘任总编辑,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容克任社长,从支队文工团、大众报社抽调10多人到新成立的东江日报社开展采编工作。

  黄秋耘和战友们来不及拂去军装上的尘土,立即投入新的战斗,马不停蹄采编新闻报道。他们利用原惠州国民党粤东日报(前身是1926年创办《惠州民国日报》)社留下来的印刷机、油墨纸张等,通宵达旦地编辑印刷《东江日报》。

  翌日上午,油墨飘香的《东江日报》与惠州新生的阳光一起横空出世,与群众一起分享岭东古城惠州重归人民怀抱的喜讯。当日,惠州市区中山西路等主要街道布告栏里张贴着《东江日报》创刊号,众多市民抢购,6000份《东江日报》洛阳纸贵,1小时内销售一空,引起轰动。

  创刊号刊登宣告惠州解放的《东江军管会公告》、华南地区战况、香港市民对广州解放的反应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纪律等内容,安定民心,维护社会稳定。

  1949年12月1日,中共东江地方委员会成立,《东江日报》成为东江地委机关报。当日,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二支队进驻惠州,原支队机关报《粤赣报》人员加盟东江日报社,东江地委宣传部部长卓扬兼任东江日报社社长,《粤赣报》原总编辑陈培接替黄秋耘任总编辑。

  赓续东江纵队红色血脉,粤赣湘边纵队的年轻指战员成为新生的《东江日报》主力军。

  新中国成立初期,惠州百废待兴。东江日报社设在今天惠州宾馆望湖楼内。当时的社址是一幢旧式建筑,一楼是排字房和印刷车间,二楼是编辑部,三楼是集体宿舍,办公环境逼仄拥挤。

  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东江日报》仍保持着每天出版,四开四版铅印,以报道本地新闻为主,兼及国际、国内重大新闻,辟有文艺副刊及《社会服务台》等栏目,发行范围为东江行政委员会所辖各县。

  当时的《东江日报》主要围绕巩固新生革命政权、鼓足干劲建设社会主义主题进行报道。当时的东江行署所辖地域很大,包括现惠州、河源、汕尾、深圳、东莞所辖范围,以及增城县、从化县和五华县,除县际之间有班车,记者下乡采访主要靠自行车和步行,并沿用部队借宿、搭餐办法,每天交大约0.3元,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到山区农村采访,走几天的路是常事。为防敌特袭击,记者下乡时还要配手枪,夜间休息时报社人员要轮流站岗放哨。

  东江日报社采编人员,继承东江第一支队《大众报》和东江第二支队《粤赣报》优良传统,秉持严谨专业、团结协作的办报风格,奋力开辟惠州新闻宣传事业新天地。

  《惠州日报》

  探索建设“三融”传播生态体系

  《东江日报》后来先后更名《东江报》《粤东农民报》《惠阳报》《惠州报》,于1993年10月1日更名为《惠州日报》至今。

  惠州日报社报史馆展柜内,《惠州日报》各个时期的报纸均可看到,一张张泛黄的报纸,历经几度更名,记录着惠州的发展历程,激扬的文字藏着尘封的记忆。

  勇于创新、与城偕进。《惠州日报》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始终保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和创新姿态,以创新引领融合、以融合加速创新。

  近年来,惠州日报社按照“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要求,适应媒体发展要求,探索建设“三融”传播生态体系,推动事业产业迈上新台阶。

  惠州日报社深耕新闻主业,讲好惠州故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千万工程”、主题教育等重大题材,做强主题主线新闻策划报道;适应短视频时代的传播要求,实施视频新闻提升工程,实现新闻平面化到可视化转型;实施传播力提升工程,提升新闻产品的影响力。

  同时,惠州日报社大力实施“媒体+”工程,探索“媒体+政务+智库+教育+文旅+数字科技”等跨界融合项目,筑牢发展基础。

  创新不止,成为惠州日报社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2022年,惠州日报社媒体融合的“三融”生态实践入选“全国地方党媒深度融合年度创新优秀项目”。

  惠州日报社将继续深耕新闻主业,不断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并努力打造4个平台——学习南方日报、中山日报等媒体做法,筹建惠州市海外传播中心,打造大湾区高水平国际传播品牌和海外乡贤交流平台;与中国报业协会合作,打造全国报业媒体融合培训平台,让更多媒体人来惠州看惠州传播惠州;与市国投公司合作,打造“惠民通”智慧城市门户平台,推动报社数字化转型;与省印刷协会、南方出版传媒合作,谋划打造大湾区绿色智能印刷产业园,推动报社的高质量发展。

  传承红色基因,激扬自信情怀。惠州日报社将继续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为惠州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加快建设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贡献党报智慧力量。

  业界美谈

人才荟萃名家众多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创办的党报之一,《东江日报》创刊时间比《南方日报》(1949年10月23日创刊)还早一周,行业人才济济,为广东新闻及文化战线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领军人才。

  《东江日报》首任总编辑黄秋耘,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投笔从戎,受党组织指派,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从事秘密军事情报工作,在香港和东江纵队一起参与了闻名中外的“秘密大营救”,其撰写的《科学家高士其脱险记》记述“秘密大营救”的主要经过和历史史实,对后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极大帮助。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任东江第一支队司令部情报参谋,因其编辑过《青年知识》周刊和《新建设》杂志,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很高的办报水平,遂被选为《东江日报》首任总编辑。《东江日报》初办,黄秋耘身兼编辑、校对“一脚踢”,传为惠州新闻史佳话。后来,黄秋耘任《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艺学习》等报刊编委、中国作协理事,在文学评论、散文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东江日报》第二任总编辑陈培,在东江日报社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入南方日报社工作,历任采编部副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83年至1986年)。来自广东兴宁的张琮,1949年冬随《粤赣报》进入《东江日报》,历任记者、编辑。1987年1月至1991年5月,张琮任《南方日报》总编辑。《东江日报》为《南方日报》培养了两名总编辑,成为业界美谈。

  奋战一线的采编人员,也可圈可点。唐瑜,历任《东江日报》《粤东农民报》记者、编辑。这位曾经的连队文化教员、《粤赣报》油印员及战地记者,经过多年的锻炼,成长为广东省文化厅厅长、省文联党组书记兼常务副主席,著有散文集、短篇小说集、纪实文学等。

  谭力浠,原《大众报》记者、《东江日报》记者,曾任惠州市图书馆馆长、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出版专著《惠州史稿》,主编《惠州风云》,成为惠州城市发展历史的记录者。

  从“枪杆子”到“笔杆子”,从硝烟战场到和平年代,东江日报社人,用热血和才华,为惠州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