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023年办结“两品一械”案件408宗 罚没5190万

原标题

惠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3年药品安全监管总体情况

办结“两品一械”案件408宗罚没5190万元

  12月12日上午,惠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举行2023惠州市药品安全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23年惠州药品安全监管总体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惠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狠抓药品安全监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聚焦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两品一械”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动态监管,扎实推进药品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建设,落实“四个最严”要求,有效排查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有力震慑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障药品安全形势稳定向好,未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药品安全事故。

 

新闻发布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集中销毁货值约1.9亿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药品安全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袁贵平介绍了2023年惠州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在防范化解药品安全风险隐患方面,市、县两级食药安委高位统筹协调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不断完善、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监管,积极开展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同时,纵深推进药品安全巩固提升工作。深入开展化妆品“一号多用”、医疗美容、网络销售、药品稳价保质、农村地区药品经营等专项检查,强化全链条、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监管,重点查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公众健康。

  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结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两品一械”案件408宗,处以罚没款5190万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8宗,查处货值金额50万元以上重大案件2宗,捣毁窝点3个,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

  今年9月,2023年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主会场启动仪式在惠州举行,其中我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集中销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等各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约250吨、货值约1.9亿元,充分彰显我市打击违法犯罪的坚定立场和取得的积极成效。

  在提升药品风险处置能力和社会共治水平方面,惠州制定印发了《惠州市药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惠州市疫苗安全事件应急预案(试行)》《医疗器械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化妆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各县(区)相应制发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安全事件应急演练和药品应急处置培训,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药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同时,充分利用12315等投诉举报受理平台,进一步畅通消费诉求表达渠道,完善12315行政执法体系,实现统一号码、统一平台、统一机构、统一制度、统一研判、统一评价的“六统一”工作机制,建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机制,为药品监管精确执法、科学监管、风险预警提供有效支撑。

新闻发布会现场。惠州日报记者张艺明 摄 

  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确保网购药品安全

  近年来,药品网络销售业态发展迅速,惠州大部分药店也拓展了网售业务,如何确保网售药品的安全?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总监钟喜源介绍,该局坚持“线上线下相一致、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原则,在全市范围开展药品网络销售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检查,组织各县(区)对辖区药品网络销售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巡查监督,重点整治未取得资质从事网络销售药品、药品网络销售者通过网络违法违规销售药品等问题。

  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全市网售企业开展线上监测,组织网售药品专项监督抽检,并及时依法处置监测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对涉嫌违反网络销售法规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置,对涉嫌犯罪的则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药品网售企业3389家次,网售专项抽检10批次,立案查处7宗,责令限期整改31家次。通过这些监管措施,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有效维护我市药品网络销售秩序。

  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宣贯,增强公众对新法的认识和理解,提升从业者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并畅通投诉举报机制,鼓励消费者通过12315、12345等平台向监管部门反映问题,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举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钟喜源表示,接下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把规范药品网络销售行为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研究创新药品网络销售监管的方式方法,加强部门协作、案件查办、宣传引导等,形成监管长效机制,确保网购药品安全。

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惠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对药店开展专项检查。东江图片社供图

  今年抽检化妆品135批次,合格率97.7%

  伴随着人们对美的追求日益增长,化妆品市场在不断扩大,化妆品质量与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关注。惠州市场监管部门如何通过监管保障化妆品质量安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四级调研员李荡在答记者问时介绍,目前,我国对化妆品生产实行生产许可准入,对化妆品实行分类管理(特殊化妆品注册管理,普通化妆品备案管理),惠州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障人民群众“用妆”安全。

  今年以来,惠州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对全市生产经营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共2100家次,覆盖了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展销会、电子商务平台、线下主流商区、美容美发机构、宾馆、专卖店、连锁店、妇婴专营店等领域,立案查处化妆品案件140宗。

  同时,开展化妆品生产、流通领域监督抽检。全市共完成化妆品抽检135批次,经检验,不合格3批次(其中国抽不合格1批,为防腐剂“卡松”超标;省抽不合格2批,1批是线上抽检涉及外地企业,为菌落总数超标,1批是线下抽检惠州门店,检出的防晒成分与标签不一致),合格率97.7%。

  针对高风险、问题较多的领域和产品,则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今年重点对化妆品是否存在“一个注册号(或备案号)却违法标注多个主体、多个商标、多个名称”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敦促全市1418家企业开展自查品种11684个,发现“一号多用”违法产品86个,已按时完成整改。通过监督检查生产企业84家,抽查产品326个,发现存在“一号多用”违法企业1家、产品1个;检查经营企业1347家,发现存在“一号多用”违法企业2家、产品3个,对以上检查发现的问题都已依法进行了处置。

  开展专项督查,防范麻精药品滥用危害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具有“药品、毒品”双重属性,万一使用不当,“救命药”可能就会变成“要命毒”。如何严防麻精药品滥用和流入非法渠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市卫生健康局四级调研员张玉娟介绍,近期,市卫生健康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开展了对全市麻精药品经营使用环节的专项督查。从8月下旬至9月下旬,重点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量大、管理相对薄弱的35家基层和民营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检查,抽查覆盖率接近30%。从检查情况看,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做到“五专”管理,账物相符,安全设施配套齐全,但部分医疗机构出现药品使用不合理、视频监控漏洞、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麻精药品管理风险和隐患,督查组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和指导建议,督促医疗机构限期整改到位。总体而言,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医疗机构麻精药品管理比较规范、安全可控,未发现有非法采购和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况。

  药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针对药品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翁文智介绍,公安机关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打击与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紧密相关的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着力大案攻坚,强化严打整治。紧盯日常用量多、隐患大的医美、急救、抗癌类药品领域,特别是针对老人、妇女和儿童等人群非法制售假药劣药突出犯罪,坚持深挖源头、打深打透,实现“破一案带一串,抓一个挖一窝”,彻底摧毁犯罪网络、斩断利益链条。

  强化联勤联动,凝聚执法合力。联合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医保等部门,建立完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执法、大案会商等工作机制,开辟药品检验检测绿色通道,强化行刑衔接,进一步提升打击工作合力。

  延伸情报触角,推动共建共治。坚持网上网下“双轮驱动”,着力提升对涉药品安全违法犯罪的发现预警能力。同时,依托“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及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全面提升群众防范意识和举报热情,营造共建共治的良好社会氛围。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通讯员张郁楠

编辑:罗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