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卡存取有新变化!多家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

  近期,多家银行纷纷对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了调整或暂停,其中兴业银行宣布于7月10日停止手机银行ATM扫码取款业务,这是其继取消个人手机银行中短信预约取款服务后的第二次无卡取款业务调整。与此同时,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对无卡取款业务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业内人士分析,无卡存取款功能使用频次不高,且存在潜在风险,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银行跟进调整此类业务。

  多家银行纷纷对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调整或暂停。东江时报记者周楠 摄

  多家银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

  近日,兴业银行公告称,为提升业务发展质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于7月10日起停止手机银行中ATM扫码取款服务。该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取消该项业务主要是为了进一步确保客户的资金安全。之后客户仍可通过银行ATM办理有卡取款、刷脸取款,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对于ATM刷脸取款,客户需提前申请人脸识别支付业务,且刷脸取款的单笔和单日限额一般为2000元;若使用ATM银行卡取款,单笔限额最多为10000元,单日限额最多为20000元,具体限额也会根据开卡情况而定。

  自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对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了调整。5月起,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对无卡取款业务进行了调整,暂停了手机预约取款功能。其中,中信银行自5月17日起关闭了现金自助设备的授权码取款功能,客户仍可通过现金自助设备进行无卡取款(二维码取款),或持银行卡前往银行现金自助设备或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交通银行则自5月24日起停止了个人手机银行无卡取款功能中的预约取款服务,客户此后可通过智能机具进行有卡取款、扫码取款,或前往营业网点办理取款业务。

  银行多举措升级个人账户安全防护

  近年来,随着电信诈骗案件的激增,金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银行在追求便捷性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潜在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对个人账户的管理力度也不断加强。从清理“睡眠账户”到“一人超量账户”的整顿,再到“断卡”行动的推进,银行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升级个人账户的安全防护。其中,下调个人账户线上相关业务交易限额以及收紧无卡存取款业务是对个人账户管控的再一次升级。

  银行相关从业人员表示,商业银行推出无卡存取款业务,初衷是为了便利客户,但由于扫码取款可以直接在手机App上操作,一旦手机被盗或客户被诱导进行远程扫码,就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因此,银行方面决定收紧相关业务,以降低潜在的安全隐患。

  针对市民普遍关注的安全性问题,银行方面强调,无论是扫码取款还是刷脸取款,均设有密码验证环节,同时ATM机还配备了包括红外线感应在内的多重安全防护措施,全方位保障交易安全。特别是刷脸取款方式,基于生物识别技术,通过面部特征的精准识别,能有效降低身份冒用的风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保障资金安全,银行对扫码取款和刷脸取款服务设定了相应的限额、次数和时间等使用条件。例如,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都对扫码取款和刷脸取款的单笔限额、日累计限额以及使用次数进行了明确规定,以确保客户资金的安全。

  此外,7月份以来,多家银行密集发布公告,宣布将持续调整个人结算账户的非柜面渠道支付限额,以进一步加强资金安全保障。一系列举措也表明,银行在追求便捷性的同时,还在不断加强风险防控措施,以确保客户的资金安全。

  忘记带卡但又急需取钱怎么办?

  “如果忘记带卡又急需取钱该怎么办?”不少市民发出疑问。相关银行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无卡存取款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一是网上预约取款,用户可在ATM机上输入预约码、手机验证码及取款密码完成取款;二是手机刷二维码取款;三是刷脸取款,这种方式在多家银行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无卡取款新方案。

  记者实操发现,当前刷脸取款方式方便快捷,且安全性更高,仅需简单几步操作:在ATM机上点击“刷脸取款”-屏幕界面开始抓拍人脸并识别-输入手机号或身份证号加以验证-选择取款的银行卡账号并输入密码,随后即可获取现金。

  需要注意的是,兴业银行取消了手机预约取款与扫码取款两项业务,目前各网点依旧可以通过刷脸进行取款。除兴业银行之外,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均配备了刷脸取款设备。

  东江时报记者伍磊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