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吴连月坚持支医两年多初心不变

  原标题:

  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造血式”帮扶推动贞丰医疗服务能力提档升级

  留下带不走的技术造福当地百姓

  一个是粤港澳大湾区东部腹地的现代化城市,一个是贵州北盘江畔的民族文化旅游试验区,惠阳和贞丰,地图上两个相距近1300公里的地方,因责任和使命紧密交融,共同谱写东西部协作的动人篇章。

  两年多前,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师吴连月挥手道别家人和同事,登上了飞往贵州的飞机。作为东西部协作医疗共建、人才交流的一员,她从大湾区东部腹地的惠阳,到北盘江畔的贞丰,开启了她的挂职交流之旅。

吴连月(中)克服语言障碍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当中。 惠州日报记者许文昌 摄

  与她一样,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先后派出16名医护专家,奔赴贵州黔西南州贞丰县人民医院开展交流协作,以提升对口帮扶医院综合能力、携手建强一批临床专科、带出一批骨干人才、填补一批技术空白、完善一批管理制度为目标,尤其在妇科、儿科、眼科、骨科、普外科、麻醉科、肿瘤血液科等专科提升了贞丰县人民医院的技术和服务水平,造福当地百姓。

  吴连月坚持支医两年多初心不变

  2021年,惠州市和黔西南州结成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关系,惠州惠阳、黔西南州贞丰因此“牵手”,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和贞丰县人民医院自此“联姻”。此后,双方互派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挂职交流,互相学习,“你来我往”,热火朝天。

  吴连月是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CCU)主管护师,是医院2021年派到贞丰县人民医院挂职交流的医护人员之一,也是挂职交流时间最久的人,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这位“90后”护师已在护理岗位工作14年,是护理战线上的一名“老兵”。

  “第一次到贞丰的最大感受,就是这里四面环山,还有气候、海拔、饮食差异这些要适应。”吴连月说,她感受到了贞丰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民风,贞丰县人民医院领导和同事在生活上给予的照顾和在工作上的支持,让她能够很快全身心投入到帮扶工作中。

  在贞丰,吴连月担任贞丰县人民医院院长助理、重症片区护士长,还是粤黔协作工作组惠州派驻贞丰成员。她最主要的工作是结合贞丰县人民医院各重症科室护理现状,开展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综合素质,强化危重病人的护理安全质量。并参与医院行政管理,将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到贞丰,如落实大应急、大培训、大督导,推行线上考核、病号服使用等。她还充当双方医疗单位的协调员角色,帮助解决帮扶专家生活工作上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适应在贞丰工作生活。

  走进贞丰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里面住着七八个病人,监护仪上显示着病人的血氧、血压、心率等信息。这里住着一位老阿婆,今年75岁,长期患有冠心病,两年前摔倒后一直在家卧床,出现肌肉萎缩。吴连月走近病床,协助老人翻身拍背,检查皮肤情况及促进患者痰液排出,指导家属翻身拍背技巧并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嬢嬢长期卧床,容易发生压疮及感染,要记得定时翻身拍背。”吴连月说。

  吴连月说,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临床护理质量的好坏对患者康复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要做好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还要充当患者的“心理治疗师”。

  此外,她还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及指引、开展护理质量提升活动,培养护士“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及“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思路,有效推进贞丰县人民医院专科护理质量的发展;积极申报新技术新项目,尽可能做到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护理同质化管理。

  贞丰县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孙恒菊对吴连月的工作赞赏有加。她说,吴连月始终保持对患者的关爱和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得到同事和患者的好评,并把所学所长毫无保留地教给护士。通过组织交流学习,分享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先进工作经验、护理理念,优化护理工作流程,使贞丰县人民医院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护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组团式帮扶留下“带不走”的团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深知医疗帮扶的重点是技术帮扶,最重要的是发挥好“传、帮、带、教”组团式帮扶作用,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团队,才能真正为当地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张文广是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手足显微整形外科、烧伤科的副主任医师,今年3月从惠阳奔赴贞丰县开展为期3个月的帮扶工作。“这里外出务工的人较多,医生较少接触肢体创伤病例,专科医生对神经、血管、肌腱的缝合方法不够熟悉,对创面的无创理念认识也有所不足。”张文广投入工作没多久就发现了问题,主动要求参与手术,对贞丰县人民医院医生进行手术技能指导,提高他们的手术操作水平,强化手术无创理念。

  一天,贞丰县人民医院收治一名左小腿被电锯所伤的患者,左小腿内侧有一条12厘米的斜行不规则挫裂伤,伤口渗血明显,张文广检查后认为患者有大隐静脉及隐神经断裂缺损的可能性,要急诊手术。手术过程中,检查发现患者左小腿大隐静脉及隐神经断裂,损伤组织无法直接缝合,张文广提醒延长切口,将神经血管部分游离出足够的长度后进行吻合,以减少后遗症。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患者断裂的隐神经及大隐静脉完好修复,皮下软组织也进行了减张缝合,最后进行皮肤缝合、石膏固定伤肢,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康复出院,对医务人员的及时救治及高超的技术水平表达了感激之情。

  柏乐芹是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另一名在贞丰帮扶的麻醉医生。2023年12月刚到贞丰县人民医院之初,她就组织开展全面加强麻醉医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确保每位医生都能熟练掌握最新的医疗知识。同时,她每周定期组织开展业务学习和病例讨论,确保团队成员在麻醉药物的选择、设备的使用,以及患者苏醒状态的监控等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高标准。

  在她刚到贞丰不久,一名67岁女性患者因腹腔脏器损伤及腹腔血肿,要立即施行剖腹探查术,时间就是生命,柏乐芹冷静、专业、迅速进行术前准备。在患者手术后,她指导医院麻醉团队为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的腹横肌平面阻滞,这项新技术能让患者术后苏醒快、舒适且没有疼痛感。术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康复出院。这是柏乐芹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

  “麻醉医生就像‘驾驶飞机的飞行员’,每一次操作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柏乐芹表示,麻醉工作琐碎而细致,责任大、压力更大,热爱便是战胜一切困难的最好武器,她提刀上马,亲自指导示范,向当地医生传授超声引导的臂丛神经阻滞、腹横肌平面阻滞和骶管阻滞等多项先进医疗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麻醉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有了更为舒适的手术体验。

  在她的帮扶下,该院的麻醉科有了很大的变化,麻醉团队技术更为精湛,服务更为到位,医疗质量更为安全。

  引入先进医疗理念让患者享受优质服务

  “我们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与贞丰县人民医院开展东西部协作,通过派驻医疗专家传、帮、带、教,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提高当地医生的临床业务学习能力,拓宽开展临床业务的范围,提升临床业务的技术水平,更好地服务周边的老百姓,让他们就近获得更好的医疗救治资源。”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方快发说。

  协作帮扶期间,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专家团队还在贞丰县开展了义诊活动,耐心为前来义诊的群众提供咨询服务,针对不同咨询对象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用药及科学饮食指导意见,让贞丰群众就近享受到惠阳医疗专家“面对面”的诊疗服务。

  据了解,自2021年惠州市惠阳区协作帮扶黔西南州贞丰县以来,惠阳积极开展医疗人才帮扶,先后派出16人次优秀专家到贞丰开展医疗帮扶,以“传、帮、带、教”的方式帮助医院开展好学科建设、医护人员培训、医疗服务能力和整体管理水平提升等工作,更好地满足贞丰群众对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

  贞丰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冯禹表示,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派出帮扶专家提供了全方位的帮助,包括开展义诊,引入新技术、新项目,管理服务等方面,特别是专家带来的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新生儿气管插管和人工通气等新技术,对贞丰县人民医院诊疗技术的提升起到很大作用。

  方快发说,在今后的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中,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将注重带教贞丰的青年医师,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手术示范等方式,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践行把先进医疗技术留下来的帮扶初心。除了把技术留在当地,还要把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行政管理思路、医疗服务、学科建设等,以及东部医院一些优秀的经验和学科专业引入到贞丰县,让更多的患者受益于优质的医疗服务。

  惠州日报记者黄尉宏 通讯员谭宇川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