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走进龙门惠城

原标题:

2024年“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关注绿美生态建设

“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绿色福利”

  龙门开展龙岩市级森林公园、香溪堡及天堂湖市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惠城横沥推动“山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7月18日至19日,“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走进龙门县、惠城区。我市的省、市、县(区)人大代表走进乡村,了解绿美惠州生态建设情况并进行座谈研讨,就绿美生态建设和“百千万工程”实施提出意见建议。

  龙门

  建设4个“口袋公园”推进城镇增绿提质

  龙门县麻榨镇坳头村山清水秀,绿树成荫,村里的道路干净整洁。“你们看,鸡、鸭、鹅圈养在树下,每个围栏上还有编号……”在“绿美广东·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中,市人大代表走进麻榨镇坳头村,边走访边听取相关情况介绍。该村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绿美乡村生态建设的推进,村里的生态环境越变越好,村民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意散养家禽,而是将家禽进行圈养,村里环境更为干净。

  记者从座谈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龙门县扎实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包括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一体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绿美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及全民爱绿植绿护绿行动。2024年省市下达林分优化提升任务3.195万亩,龙门目前已完成3.42万亩,完成率107%。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老百姓享受到了绿美乡村生态建设带来的红利,在全力推进城镇增绿提质上,龙门已完成4个“口袋公园”建设。目前,分塔山省级森林公园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龙岩市级森林公园、香溪堡及天堂湖市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开展,同时探索推进山地公园和郊野公园建设,这意味着未来龙门将拥有更多的公园。

  此外,今年龙门将营造提升主要通道森林景观带15公里,提升绿道、碧道、古驿道森林景观10公里。“以前龙门人认为公园是城市才有的,现在家门口就有‘口袋公园’,老人在公园下棋运动,小孩奔跑嬉戏,幸福感倍增。”市人大代表杨慧红表示,绿美乡村生态建设将“绿色福利”送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据悉,今年龙门计划抢救复壮濒危古树名木14株,已完成14株。龙门坚持党建引领,以多种形式发动全民参与绿美行动,如“绿美龙门·花美乡村”生态建设助推高质量发展公益募捐暨义务植树活动共植树1.35万株。

  惠城

  “山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探寻古村印记、营地喝咖啡、乡间围炉煮茶、果园亲子采摘……省、市、县(区)人大代表日前走进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横沥墨园村,坐上稻田小火车,体验了一把穿梭在希望的田野里的美妙之旅,感受绿美乡村的独特魅力。

  横沥镇素有“七山二田一分水”之称。为扛起绿美惠州生态建设责任,进一步筑牢森林防火屏障,该镇推行“林长+森林管护员+生态护林员”管理责任体系,设立三个片区负责人,绘制森林防火“一张图”,管控责任全面落实。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横沥镇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动“山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在距离墨园村仅7公里的蔗埔村,人大代表们从文笔塔出发,一路行至张氏宗祠。宗祠门前,矗立着几块清代的功名碑,碑上字迹清晰可见。在蔗埔村,有柠檬园、百香果园、簕杜鹃农场等,花果结合、以果为媒、以旅兴农,让农民实现了增收,也带旺了乡村游。对此,省人大代表刘汉帆建议:“横沥镇资源禀赋好,黄沙洞的温泉资源、矮陂的梅菜、墨园的乡村游品牌、蔗埔的花果农场,应该在‘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基础上,串联起这些精品旅游线路,以点带面,联合开发,资源共享,形成横沥镇乡村游的产业集群。”

  墨园村自然风光旖旎,历史文化悠久,还有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最早可追溯到明代,其中“大夫第”是村中最大规模的古建筑。市人大代表林立建议:“要充分挖掘、盘活墨园村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实现多部门联动,构建宣传矩阵,提升村子自身的‘造血能力’。”

  另外,在调研过程中,人大代表对墨园推进强村合伙人计划,塑造以人为核心的乡村运营模式表示肯定,建议提高待遇,将有才有志、能够发挥“领头雁”作用的人才留在乡村,建设乡村。

  惠州日报记者谭琳 叶文青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