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炉煮茶欢乐多 谨防中毒烫烧伤

  近年来的春节,大家团圆聚会的方式多了一种,那便是围炉煮茶。尤其在冬日的阴冷天气里,“围炉煮茶”以其独特的仪式感和氛围感,掀起新中式生活方式的热潮。陶罐、铁壶、炉火、铁网烤盘,中间摆上一壶茶,周围摆上瓜子、柿子、年糕,三两好友一起享受惬意时光,丝丝暖意溢出画面,围炉煮茶成为备受欢迎的新晋“顶流”。

围炉煮茶成为备受欢迎的新晋“顶流”。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但是,在享受围炉煮茶的乐趣时,一定要注意健康与安全,尤其是一些不科学的操作方式可能造成健康隐患甚至威胁生命安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博罗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何敏给大家分享了围炉煮茶需警惕的危险因素以及正确的煮茶方法。

  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使用炭火需保持环境通风

  围炉煮茶,烧木炭一般至少两三个小时。相关资料显示,每年秋冬时节,各地医院接诊了不少因一氧化碳中毒而进行紧急治疗的患者。这些患者中,大多数是因为不科学使用围炉煮茶或炭火取暖而导致的中毒。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很难被人察觉,但吸入过多则会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引发急性中毒。”何敏介绍,在室内进行围炉煮茶时,如果没有开窗通风,由于炭的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根据中毒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人一旦中毒,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轻型中毒,中毒时间短,患者表现为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短暂的昏厥,但一般神志尚清醒。此时,若能及时吸入新鲜空气,脱离中毒环境,症状可迅速消失。

  中型中毒,中毒时间稍长,在轻型症状的基础上,可出现虚脱或昏迷。患者皮肤和粘膜会呈现特有的樱桃红色。如果抢救及时,患者可迅速清醒,数天内可完全恢复。

  而重型中毒,当发现时间过晚,人在围炉煮茶期间吸入一氧化碳量过多,或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时,就会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还会出现面唇紫绀,呼吸困难,四肢冰凉,脉律不齐,血压下降,肢体瘫痪,甚至心跳呼吸停止。

  一般来说,昏迷时间越长,预后越差,常留有痴呆、记忆力和理解力减退、肢体瘫痪等后遗症。

  温馨提示:

  在享受围炉煮茶乐趣时,一定要注意通风,尽量选择露天或野外,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中使用炭火。同时,如果发现或怀疑身边有人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症状,迅速采取措施至关重要。

  首先是立即熄灭炭火,开窗通风,确保空气流通,或者将患者转移到户外等通风良好的场所,确保尽量吸入新鲜空气。其次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团队帮助。等待救援期间认真观察患者症状并采取救治。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因人而异,要仔细判断。如有持续的头晕、头痛、恶心甚至意识模糊的表现,应提高警惕。如有呕吐症状,应采取紧急救助,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窒息。对于意识已模糊的病人,应解开其衣领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注意保暖。

  警惕高温烫伤

  一些食物受热后可能会爆炸

  煮茶时需要使用热水或者热茶具,这就带来了烫伤的风险。尤其是一些老人、小孩或行动不便的人,更容易因操作不当或者失去控制而遭遇烫伤。

  何敏提醒,常见的烧烫伤原因是茶水溅出。煮茶过程中,热水容易溢出或在操作时不小心碰洒,从而烫伤皮肤。此外,炭炉、烤网、茶具等在煮茶过程中处于高温状态,不经意间接触到这些高温物品就很容易被烫伤。

  值得一提的是,茶具杯具爆裂引发的受伤事件也时有发生。冬天气温较冷,器具本身温度较低,如果直接置于火炉上或者注入滚烫的开水,不管是陶土壶、瓷盖碗还是玻璃杯,都很容易因为冷热不均而裂开。

  容易爆裂的除了器具,还有各种食物。围炉煮茶时,人们往往喜欢在旁边摆上一圈精美的零食,有的甚至在炭火边烤果子。但是要警惕,像桂圆、板栗等坚果受热后可能会爆炸。这是因为,坚果内部的水分受热膨胀,当压力达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开,其汁液和碎片弹射出来,容易造成颜面部、手等部位的烫伤。更危险的是,若一氧化碳中毒,此时人刚好又靠近炭炉,一旦晕倒还会造成严重的炭火烫伤。

  温馨提示:

  煮茶时火炉本身温度很高,不可用手直接触碰,如果不确定壶具是否有很好的隔热效果时,也不要直接上手取壶,要使用隔热手套。

  同时,茶壶中的水不宜注太满,容易沸腾后溢出导致烫伤。很多人围炉煮茶都选择美观精致的提梁式茶壶,要注意,如果使用提梁式的茶壶煮茶,在煮茶揭盖,或者提壶出汤时,要留意不断上涌的水汽,否则手部容易被熏伤、烫伤。

  为避免食物受热爆裂烫伤人体,煮茶时建议将食物放在烤网中间,带壳食物要开口减压,同时避免烤油脂高的食物。

  如果不慎发生烫烧伤,牢记“冲—脱—泡—盖—送”五字口诀。首先用流动的凉水冲洗烫伤部位,降低局部温度;然后小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接着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凉水中;之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最后及时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警惕烧伤和火灾事故

  选用正规、合格、安全的火炉

  围炉煮茶,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变成“餐桌炸弹”。围炉煮茶常常需要用到火源,特别是在使用传统炭火或明火的炉具时,火灾的隐患就大大增加了。记者查询发现,有网友别出心裁将花盆、铁锅、砂锅等改造成炉子,但专家表示,这样的炉子通风口较小,炭火无法充分燃烧,造成的安全隐患更大,其安全、防火性能远不如正规厂家生产的专业火炉。

  现代家庭中,也不少人选择在家里聚会,此时往往使用电暖炉或电茶炉来煮茶。但是,虽然电器设备相对安全,但如果使用不当或设备老化,也可能带来电气火灾的风险。比如,电器接触水源、线路老化、插座过载、长时间运行等,都有可能引发线路故障,进而引发火灾。

  除了设备的选择方面,煮茶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是引发烧伤甚至火灾事件的因素,比如炉火过近或不小心碰到火源。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往往穿着厚重衣物,容易失去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甚至衣服烧着了都没察觉,一旦没有及时发现处理,很容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品,进而引发严重火灾。据悉,有市民会在围炉旁摆放布艺和纸类装饰品营造氛围感,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围炉长期处于高温状态,火星迸溅到易燃物会引发火灾。

  此外,栗子、花生、核桃等食物在烤制过程中容易烤焦致燃。有案例显示,一些市民在围炉煮茶期间中途离开炭炉,但没有把炭烤的食物取出,更没有清理好炭炉附近的易燃物,随着食物烧焦起火,一场原本可以避免的火灾便发生了。

  温馨提示:

  煮茶期间,炭火、器具的使用需要格外小心,尽量选用正规、合格、安全的炉具、茶具,并且尽量把炉子放置在靠近窗户或门口的地方。四周不要放置易燃物品,远离窗帘、桌布、衣物等易燃物,也不要在炉子周围随意放置纸巾,纸盒等。生火前可在炭炉下放置一张较厚的隔热垫作为保护,尽量不要让炭炉直接接触桌布或桌面。关注重点人群,避免儿童接近和碰玩,也不要让老人独自操作炉具。煮茶结束后要确保炭火完全熄灭或者电器设备断电后才离开。必要时寻求医疗、消防等机构(部门)的帮助,这个春节,愿大家都有个愉快的、安全的围炉煮茶回忆。

  相关链接

  围炉煮茶真火热, 这些茶的养生功效知多少?

  根据人民网健康报道,不同体质的人群所喝的茶也不尽相同。未发酵茶(绿茶,如龙井茶、碧螺春、毛尖等)具有清热、利尿、生津等作用,但因为偏凉,所以不太适合胃寒或者有慢性胃病的人群饮用。而半发酵茶(也就是青茶,如铁观音、乌龙茶等)、全发酵茶(红茶等)和后发酵陈茶(黑茶,如普洱茶)有消食祛滞、助消化、提神等作用,这些茶性味平和,比较适合大多数人群。接下来,再推荐几款适合“煮”的常见养生茶。

  枸杞菊花茶

  枸杞菊花茶甘甜爽口,入肝经,可明目。菊花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枸杞药性平和,养肝明目。两者泡水有较好的清利头目、祛火效果。但是,由于菊花性寒,脾胃虚寒、阳虚、湿气较重的人不宜喝,经期女性、患有风寒感冒的人也不宜喝。

  玫瑰花茶

  玫瑰花茶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美容养颜的作用,比较适宜女性服用,同时对高血压患者来说也有不错的功效,日常煮茶放干燥玫瑰花3~5朵即可,也可放入大枣或根据体质与红茶或绿茶同饮。玫瑰花茶属于温热花草饮品。对于阴虚火旺、实热者来说不要饮用,喝得过多容易导致阴火加重。

  桂圆红枣茶

  红枣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可缓解脾胃虚弱、贫血虚寒、食欲缺乏、疲乏无力、津液亏损、心悸失眠等。桂圆性温热,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两者合用起到扶正的作用,适合气血不足的人喝。

  金银花茶

  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功效。因为金银花茶比较寒,除肝火比较旺盛经常上火的人以外,其他体质的人不建议长期喝。痛经患者、体质虚寒的患者尽量避免服用。

  薄荷茶

  薄荷性凉,味辛,具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等。薄荷一般不建议单独使用,需配其他食材使用。另外,阴虚阳亢、血燥及体虚多汗者忌服。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张璐

编辑:洪东晗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