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伦拟将东平窑非遗技艺搬到景区 助力乡村振兴

  东平窑,宋代广东三大民窑之一,在鼎盛时期具有相当庞大的生产规模,所产瓷器风格典雅、淳厚、古拙,用浮雕手法刻出的莲花炉更是宋代粤瓷中的佳品,堪称惠州宋代的文化名片。东平窑辉煌于宋,亦沉寂于宋。20多年前,痴迷于陶瓷艺术的惠州工艺美术师余小伦,开始研究传承宋代东平窑陶瓷制作工艺,在传承中创新,重燃千年东平窑薪火。他在平潭设立东平窑陶瓷艺术创作基地、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其中,惠州青白瓷传统手工技艺成为惠城区非遗保护项目。近年来,他致力于探索艺术创作与乡村振兴融合的途径,让传统文化为惠州乡村振兴注入“灵魂”。日前,余小伦被授予“惠城区优秀乡土人才”荣誉称号。

余小伦希望通过“非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惠州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在惠州一处幽静的山谷,一栋明清古风的徽派建筑在这里“复活”。2010年,热爱陶瓷艺术的余小伦花费巨资打造,用了3年时间,用一砖一瓦、一木一石为建筑再注灵气,作为东平窑陶瓷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创作之所,以及惠州古陶瓷标本馆,并命名为“东平窑陶瓷文化园”。

  东平窑浴火重生,陶瓷作品“窑出不穷”。经过12年的积累和沉淀,这里已经成为惠州乃至周边地区陶瓷艺术的创作基地,集陶瓷制作、制陶表演、制陶体验、陶瓷培训、亲子活动、国学讲座、高端文化雅集于一体,并于2018年成为平潭首家国家3A级景区。

  熄灭的东平窑火重新点燃,东平窑作品重回人们视野,园区开发的瓷器衍生产品尤其受游客喜爱。东平窑陶瓷文化园里,余小伦展示着近期研发的旅游文化创意产品——惠州西湖斗笠盏。灯光下,斗笠形状的杯盏通透精美,杯壁上展示着西湖湖景、泗洲塔等系列惠州元素。

  “打造独具惠州特色的手信,能让游客从中领略惠州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余小伦介绍,除了惠州西湖斗笠盏,围绕惠州优质的人文资源,东平窑还出品了荔枝茶具组、西湖赏盘、富贵碗等东平窑系列作品,深受市场欢迎。2020年,东平窑系列作品入选当年惠州手信50强。

惠州西湖斗笠盏。

  将非遗技艺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乡亲增收

  近年来,惠城区依托自身优势,重点加快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以产业、旅游为切入点,打造美丽乡村群,发展乡村旅游。如何通过“非遗+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余小伦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不缺文化资源,缺乏的是对它的深度挖掘和创意表达。”余小伦认为,现在很多游客来惠州旅游、参观,随着全民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升,人们期待在旅行过程中获得更多元化、个性化的旅游产品,也更加看重旅游体验。文旅产品如果只是简单地陈列,难以让游客留下印象。

  “要将技艺搬到景区,让游客现场观看、体验非遗技艺制作过程,沉浸式体验非遗创作。”余小伦说,目前惠州乡村旅游蓬勃发展,东平窑还招收了不少附近的村民作为学徒,将非遗技艺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带动乡亲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添活力。

  当前,惠城区多个镇(街)向余小伦抛出橄榄枝,计划打造陶瓷文化基地和体验点、东平窑陶瓷博物馆等,借助惠州西湖旅游文化资源,结合乡村文化打造项目,带动乡村文化振兴,促使村民共同富裕。“作为工艺美术的传承者,希望将工艺美术带到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余小伦说。

  本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邓惠婷 通讯员周文媚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