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仲恺潼湖:松柏李氏出名门,一家三代从军报国

  仲恺潼湖:

  松柏李氏出名门 优良家风育英才

  编者按

  惠州历史文脉源远流长,名门望族优良家风代代传。惠州晚清古人中,有“三尚书、四御史、湖上五先生”之说,代表着当地文人最高水平的群体,他们的故事广泛流传。这些惠州籍名宦重臣之所以学问、道德、功业冠绝一时,离不开良好的家风家教。

  “湖上五先生”之一的李学一属惠州仲恺潼湖三和村松柏李氏,据《李氏族谱》记载,其家族起源要追溯至700多年前,彼时安政公因得罪朝廷不能“衣锦还乡”,便带着4个儿子退入深山,于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迁移至当地开基立业。在其家族史上,世代遵循“李氏家训二十则”。至今,他们的家风家教依然具有跨越时空的魅力,仍深深地根植于潼湖这片古老而富有生机的土地上。

  为了探究惠州名门望族经久不衰的密码,羊城晚报联合惠州市东江书院在惠州各县区展开考察调研,开设“惠州名门世家”栏目。本期将走进潼湖松柏李氏,探究其家族的核心精神内涵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林海生 杨锦强)

 
松柏李氏宗祠。

  “行人世泽,苑马家声”。当我们来到这座依山而建的古老村庄,推开这扇厚重的红色大门,一股古老而悠久的文化气息扑鼻而来。这里曾经是历史上归善县鼎鼎有名的地标松柏岭(现惠州仲恺高新区潼湖镇三和村松柏小组)。如今的松柏小组位于潼湖镇东部、三和村西北面,北壤观洞水库,地处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核心地块,面积约1.46平方千米。

  有谁能想到,这个弹丸村落,竟有700多年的建村史,特别是到了明代,从这里接连走出了以李鹏举、李学一父子为代表的著名历史人物。“松柏岭李氏是名副其实的惠州明代名门望族”的说法流传一时,并非空穴来风,经得起历史考究。

  始祖李晟忠义两全

  一幅《李氏血缘始祖源流世系图》,一个“陇西堂”,道明了松柏岭李氏的发源。据记载,松柏岭李氏尊西平郡王李晟为始祖。

  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左金吾卫大将军李钦之子,唐朝中期名将。李晟出身于陇西房分房丹阳房之一支,即陇西李氏,后徙京兆房,与当时的唐皇族不属于同一房。李晟在唐德宗时,率军讨伐藩镇田悦、朱滔、王武俊的叛乱;朱泚叛据长安,他回师收复长安,任凤翔、陇右节度等使,兼四镇、北庭行营副元帅,封西平郡王,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师,赠谥号忠武。陆游曾写诗赞曰:“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李晟一生清廉、忠义两全、豪气干云,戡乱定难。

  李氏岭南始祖安政公为李晟第十子李宪之后,为李晟的十五世孙。据《广东李氏安政公谱系》“凡例”一文中记载,“本谱所载西平王李晟后裔入粤,目前发现有三大支派,一是宪公十四世孙李安政,二是骞七世孙李邵,三是李銮。” 李安政于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被任命知广州府,从此在广东遍地开枝散叶,被奉为入粤李姓始祖。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李氏先人到潼湖落居建村,由于村落附近的山岭生长很多松柏树,松柏树刚正不阿,一年四季常绿,而常青寓意健康长寿,生活和事业称心如意,所以取名为松柏岭。


松柏李氏第四世李富山立“代天宣化”

  家族声望明代登顶

  “松柏者,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幼学故事琼林》有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松柏树象征着坚强、刚强、坚毅的品格和无畏精神。松柏岭李氏家族牢记李氏祖先清正廉洁的遗训和家风家教,经过前面几辈人的创业开垦、辛勤劳作,甚至养鸭谋生,逐渐成长为惠州地区历史悠久的望族。特别是到了明代,这一望族的人才在积蓄力量之后,如甘泉般涌出。

  “木本水源自有因,从来世系互相亲。儿孙应立光前志,要振遗徽励后人。”据李氏宗祠“仕宦乡绅录”记载,从明初洪武年间,松柏岭李氏第四世李富山以人才征为行人,逐渐发展为书香门第;第七世李胜为平海司言警史,因办公有功,升往惠州府封为大夫策;第八世李伯端,赠征仕郎;第九世李信,官至江西布政司正理问。到了第十世李鹏举、李大有,及第十一世李学一时,松柏岭李氏的声望在明代达到了顶峰。

  李鹏举,字起南,号吟云、海云。据说,李鹏举生而慧颖,不类凡儿。父亲李信对李鹏举寄予厚望,听闻理学家薛侃来惠讲学,遂命李鹏举师事之。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李鹏举与从兄李大有一同参加广东乡试,双双中举。广东按察司副使的何元述,特地为二人题匾“双凤齐鸣”。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鹏举获授浙江省余杭县教谕一职,从此走上宦海生涯,历官浙江省杭州府余杭县教谕,安徽省泗州盱眙县知县,广西省梧州府通判,梧州府怀集县、容县知县,浙江省台州府同知兼临海县知县,德府长史等。

  在良好的家风家教影响下,李鹏举成长为至诚至孝之人。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因母亲刘孺人逝世,李鹏举丁忧返乡。他返乡后不久,父亲李信也随之过世。他将父母合葬于海滨鹤嘴山,并改号“海云”,以志哀思。他的好友、明代文学家田艺蘅有一篇《与李起南书》,记载了李鹏举因丧亲而哀毁异常的感人事迹:“窃见足下闻讣以来,躬赎无所,长号屏食,哭泣几绝,血多于泪,骨减于柴,使及门之徒,无不伤感。”田艺蘅劝李鹏举节哀顺变,切莫哀毁伤身。

  李鹏举辞职归田,返乡后“日与乡族子弟讲学不倦”,安度晚年。后来,其子李学一将他的梧州书稿汇编为《宦梧稿》,并请万历朝内阁首辅沈一贯作序。沈一贯阅毕书稿,由衷赞叹曰:“公,惠州大儒也!”


 李鹏举与从兄李大有一同中举,广东按察司副使何元述特地为二人题匾

  严慈相济培育英才

  明嘉靖万历年间,惠州文化教育空前繁盛,杰出人才不断涌现,不少家庭和家族还出现了子承父业、青胜于蓝的可喜现象,如叶春芳的弟弟叶春及、儿子叶梦熊,杨传芳的儿子杨起元,叶时的儿子叶萼,李鹏举的儿子李学一等,是其中的典型。

  惠州文史专家吴定球认为:“促成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固然有诸多原因,而良好的家庭教育,则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众多官宦世家和书香门第中,对子弟要求最严、督导最勤的,当数李鹏举。”

  李学一,字万卿,李鹏举之子,自幼聪慧过人。11岁时随李鹏举到永福寺拜见薛侃,“侃试而异之,以为家学不陨”。李鹏举因此对儿子寄予厚望,更加注重对他的教育。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学一补博士弟子,在外任官的李鹏举即写信训诫儿子:“家中凡百务要节俭,饮食衣服须从朴实一边,自可长久为人……虽不以此为介意,而见上官礼貌不恭,亦未尝不以为悔也。”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李学一乡试成绩优异,高中解元,年仅24岁。次年,他进京参加会试,李鹏举遂写信向儿子表示:“中(进士)后,务须谦虚,求益于诸老先生长者,自当长进。勿学轻薄后生,凌傲先辈,自取损也。”如果不中,也别要求去做学官,而是回家认真读书。纵将来不中,亦是有学之士,推之治理仕路,无不过人。

  李学一经过三次落第之后仍不懈努力,终于在隆庆二年(1568年)考中进士,被选入翰林院充庶吉士。按理说已是功成名就,但李鹏举仍接连写信提醒李学一“最不可自满自是”。

  后来,李学一以进士从政,任御史敢于抗颜直言,任湖广参议不趋附权贵,任贵州督学则选贤得士,皆为时人所看重。这与李鹏举早年严而有法的家庭教育,无疑有直接关系。

  李学一去世后,修志者对他的评价为:“为人坦夷无城府,友爱诸弟,不见其过”。这位惠州先贤被记于惠州西湖五先生祠,郡人还为他在四牌楼建了一座恢宏气派的牌坊,榜曰:“解元进士。”

  时光荏苒,文脉传承。如今的松柏岭李氏家族依旧恪守先人遗训,进一步传承和发扬先人的美德,人丁更加兴旺、事业更加辉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松柏岭李氏家族已经发展到2万余人,其中潼湖三和村李氏族人2800余人,三和村松柏小组李氏族人400余人。据松柏岭李氏第二十二世后人、李氏族长(会长)李连稳介绍,目前的李氏家族崇尚从军报国,村里有10%以上的李氏后人都有从军经历,“比如我们家三代人从军。”


松柏李氏宗祠“仕宦乡绅录”

  文/白瑞强 图/王小虎

  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记者 陈骁鹏

  一家三代从军报国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杨锦强

  历史上,李学一上奏本绘地图,助平寇安民生,“从军报国”似乎是李氏族内不必言说的默契,好似“李氏家训二十则”在“省自身”章节中记载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人生要意”在一遍遍照进现实。

  70岁老人李连稳家门口静静悬挂的“光荣之家”四个烫金大字,客厅整齐摆放着的军人的荣誉和奖章,在无声述说着这家人三代从军、为国效力的故事。

  1969年,16岁的李连稳报名参军后,跟随部队来到珠海军营。“父亲虽没有文化,但从小就教导我们要老实做人、待人和善、奋发图强,努力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也一直鼓励我报名参军。”李连稳说,初入军营,面对高强度、高标准的训练,以及身体上的不协调、训练节奏的不习惯等而感到不适,但每每想起父亲的嘱托,就会咬紧牙关坚持。

  1975年,李连稳退伍回乡,选择自主就业。“因以前家里很穷,加上父亲英年早逝,返乡与家人协商后,决定兄弟分家。家训中记载着‘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端伦常’,我们虽分家,但关系一直都非常和睦。”李连稳说。

  “吃苦耐劳是军旅生活中最大的收获。‘尚勤俭’是祖上对我们的寄托。”李连稳告诉记者,自主创业时非常艰难,但总想着咬牙坚持,日子也一点点有了起色。

  在李连稳看来,军旅生涯是弥足珍贵的经历。在其儿子、孙子达到适龄阶段时,他们都踏上从军之旅。其儿子李武军1993年应征入伍,于2020年退伍返乡创业,其孙李昊(李武军儿子)也在去年报名参军,如今正在服役。

  “年轻时我也想参军,后未能如愿,这对我是个遗憾。”李连稳儿子李文军(李武军弟弟)告诉记者,父亲退役后经常教育他们,要做一个忠诚厚道之人,也要能吃苦敢担当,努力奉献社会、报效国家,也会经常分享军旅生活故事,他非常向往。

  “军旅是一段特别的经历,能学到很多东西,可以一辈子受用,也将是自己一辈子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世代守望的‘训条’。”李连稳说。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