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风物志】惠阳淡水:千年墟市的历史变迁

  大亚湾畔的淡水,历来是东江流域最繁华的商贸集镇之一。

  淡水建圩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据《惠阳县志》记载:“相传宋末年,这里是个小墟,叫‘上墟’,后改名锅笃墟。”地方方言里的“锅笃”,是“锅底”之意,岭南有不少类似“锅笃”的地名,大抵是根据地形而命名。据此我们可以遥想千年以前的淡水,是一处相对低洼的地方,淡水河在圩旁缓缓流淌,慢慢地孕育着这个将来在中国近现代史绽放光芒的重镇。


清嘉庆《广东通省水道图》里的碧甲司地图。 图片 严艺超 翻拍

  南宋时期

  淡水盐场产盐达百万市斤以上

  宋代的惠州境内确实有个叫“淡水”的地方。南宋年间的洪迈(1123-1202)在其《夷坚志》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淡水渔人”的故事:“元善舆尝监惠州淡水盐场,场在海滨,左近居民数百户,皆渔人也。”洪迈笔下的“淡水盐场”,其实位于今天惠东县平海镇一带。淡水盐场不仅历史悠久,其产量也在整个岭南举足轻重。据《宋会要辑稿·食货》记载,的淡水盐场的产盐已达百万市斤以上,而最早准确记载淡水场年产量的文献,是元大德年间的《南海志》:“淡水场,周岁散办盐一千七百八十四引。”和广东其他盐场相比,淡水场的年产量处于中上水平,且相当稳定。淡水场的丰饶盐产,为惠州府属县乃至粤东、赣南、湘南等地人民提供必需的生活食盐。

  那么,今天的惠阳淡水圩和惠东平海的淡水盐场,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若不了解两处“淡水”的联系,确实会让人云里雾里。

  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要将淡水盐场盛产的盐运至内地,对当时的地方政府来说并不容易。根据惠州山川地理的实际情况,古人发现走海运最为便捷,即从淡水盐场将盐装船后,盐船经大亚湾到达墩头港(今澳头港),再陆路运至淡水圩,再经淡水河顺流抵达惠州城。这条堪称黄金的水道,正是淡水圩异军突起的不二法门。在明万历《惠州府志》的《归善县境之图》中,已经清晰看到“淡水”“墩头”“海港”的交通联系,这说明至迟在明代中期,淡水圩已经开始发挥如此关键的作用。


清乾隆《两广盐法志》里的小淡水厂图。图片 严艺超 翻拍

  明清时期

  小淡水厂 成广东六大行销盐区之一

  至清代康熙中期,特别是“迁海”结束后的“展界”,随着百姓逐渐返回海边生产,归善县各盐场的产量开始大增。据《清盐法志》记载,归善县各盐场的产盐,坐配惠州府属十县和赣南五县,而这些坐配地几乎都在东江流域之中,水运兼陆运即可到达。于是,淡水圩迎来了迅猛发展的春天。清雍正五年(1727),为避免弯道增加路程,按就近场配为原则,惠州在淡水圩圣堂村陆续建造小淡水厂。厂的作用,主要为储盐、配盐之所。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为处理帑盐积弊,改行盐法,清廷在广州省城设立总局,同时分设东、西、南、北、中、平六柜,其中东柜设于小淡水厂,西柜设于梧州,南柜设于梅菉镇,北柜设于韶州,中柜设于三水,平柜设于平江口。小淡水厂由是成为清代广东六大行销盐区之一,东柜总部所在地。

  小淡水厂的显著地位,也为淡水各大家族创造了诸多造富神话。淡水望族邓氏、郑氏等,皆是盐政的受益者。经济的繁荣,也最终反馈到文化教育上。闪耀在中国近代史的淡水名人——邓承修、郑士良、邓仲元等,在他们成功的背后,都能看到盐利的加持。

  小淡水厂繁荣的同时,私盐现象也如影随形。早在北宋嘉祐年间,惠州府海盐私贩外销的情况已很严重。粤盐走私的痼疾到了明清时期也依然得不到解决,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清乾隆年间的两广总督陈宏谋就在《申严私盐积弊示》一文中痛斥广东私盐的严重,他列举了12条私盐积弊,其中有一条专门指出惠州已形成了一条固定的私盐线路:“惠州之稔山、浮桥(即东新桥)、观音阁、平山……及博罗、河源佛堂门、虎头门、三水等处,皆私盐经由出入之路,沿途奸民,接私贩运。”至清代中晚期,淡水盐场的走私现象已半公开化和群众化。

  小淡水厂还提升了淡水圩的行政地位,将原本设于惠东平海的碧甲巡检司迁到了淡水圩。据明嘉靖《惠州府志》,碧甲巡检司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司署在府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海滨,即今惠东县平海镇碧甲村。万历中期,归善知县李中道将碧甲巡检司改治淡水场,即今平海古城内,旨在进一步强化对盐场的保护。到了清乾隆年间,碧甲巡检司内移至淡水圩,负责维持墟市的治安。巡检司是地方军事和治安机构,碧甲司署地的变化,充分说明了淡水圩对惠州府乃至整个东江流域的重要性。


明万历《惠州府志》舆图里的“淡水”。图片 严艺超 翻拍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淡水成东江流域南部商品流通中心

  至清中期,淡水圩已不再是一个墟市这么简单,而是一座四周筑有城墙,内有70多条街道的中型城市。同时,淡水文化教育兴起,先是邓氏望族的铁湖书院,继而晚清名臣邓承修创办崇雅书院。100多年来,崇雅书院培养的人才数以万计,遍布世界各地。郑士良、邓仲元等惠州仁人志士都是从崇雅书院走出去的,故崇雅书院有“东江革命摇篮”之誉。清末的淡水镇已具备行政、贸易、防御、教育等功能,奠定了现在老城区的整体格局和风貌。

  “头平二淡三多祝”,这是近代惠阳三大重要城镇的排序。至清光绪年间中期,淡水镇大有赶超平山镇之势。民国张友仁撰《惠阳新志》时记曰:“清光绪中,香港繁荣,邑人往南洋者日多,淡水因之,商业日盛,居平山之上。”

  进入民国时期,惠阳县第二区区署设在淡水镇,下辖澳头、万年、桂岗、秋溪、长兴等乡。由于淡水地处香港、惠州之间,区位优势更加明显。自20世纪30年代起,淡澳(淡水澳头)、淡惠(淡水惠州)、淡平(淡水平山)、淡龙(淡水龙岗)等公路相继建成开通,标志着淡水已成为东江流域南部最主要的商品流通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惠阳县委、县政府先是设在淡水,后来才迁往惠州。1990年3月29日,惠阳县城又从惠州市区迁回淡水镇。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广东惠阳撤市设区;2006年,惠阳区淡水镇举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由宋代的“上墟”到今天的淡水街道,这座千年墟市的风采不仅丝毫不减,而且愈发引人注目。

  (严艺超)

  

编辑:海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