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推销电话频繁骚扰? 警惕非法中介假冒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申请贷款要通过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办理。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您好,近期有贷款需求吗?我们可以帮忙办理低息贷款。”“XX女士,您在我们银行有30万元的贷款额度,有需要吗?”“XX先生,我是XX银行的,近期有贷款优惠政策,利息很低,需要了解一下吗?”……这些贷款推销电话你接到过吗?近年来,不少市民都受过这类“贷款推销”的骚扰,很多人会疑惑、吐槽“银行”怎么天天追着人办贷款,殊不知,这些电话和短信并不是银行发的,有些是出自贷款中介公司,有些甚至是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

  贷款推销短信多为电信诈骗

  “经常收到推荐贷款的短信,短信开头都是XX银行,内容大同小异,什么备用金、储备金、信用贷款,额度几万、十几万、几十万的都有。”我市某小微企业负责人黄先生告诉记者,平时收到这样的短信,大多不会理会,但前阵子资金周转出了点问题,就随手回复了一个试试看。“回复后,就收到一个带有链接的短信,让我下载一个APP,点进去是申请某银行贷款的。因为之前跟银行打过交道,下载的也不是官方手机银行,我就打电话给这个银行的客户经理问了一下,对方马上提醒我说不是银行发的短信,也不要点击相关链接,小心被骗了。”黄先生回忆起来还有点后怕。

  记者以收到银行短信为由,致电多家银行客服咨询此贷款是否可以申请,各家银行均表示银行没有发送过上述短信,并提醒记者提高警惕,不要随意回复陌生短信或点击陌生链接,若有贷款需求,建议通过银行官方渠道申请。

  此外,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等均发布过“警惕冒用银行名义诱导客户贷款”相关的风险提示。

  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如需申请贷款,建议通过国家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正规贷款都有严格的审批流程,切勿轻信通过网络认识的陌生人提供的“贷款”信息,尤其是宣称“高额度、无门槛、无担保”等虚假信息。办理贷款时,如被要求先付利息、预缴手续费、工本费、保证金等,均不符合正规的银行贷款规定。当贷款方以任何形式要求借款前先支付费用时,切勿进行转账汇款,务必多方核实,以免被骗。防范电信诈骗,务必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如遇诈骗,第一时间拨打110向公安机关求助。

  银保监会发布相关风险提示

  贷款中介真像电话里介绍的那么神通广大?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贷款中介不法行为侵害的风险提示》表示,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银保监会指出,这些不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注意防范以下陷阱风险。

  陷阱一:假冒银行名义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非法中介会冒充“某银行”“某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非法中介常以“低价手续费”“百分百获得贷款”等幌子吸引消费者。在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非法中介又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打入指定账户“走账”,伪造“流水”,借款人一旦进行转账操作,这笔资金大多以“服务费用”等名义被截留,借款人很难要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提供名不符实的中介服务。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以上中介不法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

  惠州日报记者刘乙端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