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电动自行车上牌量迅速攀升 总量已突破36万副

  人和车是城市的流动风景,交通是城市文明的窗口。7月18日,“新时代 新征程 推动惠州文明创建新发展”主题宣传“一把手”系列访谈活动走进惠州市公安局。

  “我市公安部门在认真分析2021年及2020年文明城市检查问题清单基础上,对照今年实地考察测评标准和存在的薄弱环节,认真部署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宋庆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公安局突出“创建靠民”理念,以交通秩序整治为切入点,推动大整治向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延伸。在日常交通管理中,坚决按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协同交通志愿者劝导电动自行车、行人不文明交通行为,确保执法效果和市民感受“双提升”。

惠州公安交警在路面执勤,查纠交通违法行为,宣传文明交通。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通讯员黄辉延 摄

  开展违法停车专项整治确保道路畅通

  “城市交通文明不仅关系到文明城市创建,更关系到市民安全出行。”宋庆华说,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压减因违法停车引起的秩序混乱、交通事故,市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净路行动”,对违法停车进行专项整治。

  该专项整治以集中整治为重点,开展“三治四清”行动,通过加强与城管、市政园林、属地镇街等部门沟通协调,组织辖区交警部门开展联合行动,对“路内停车格设置路障、人行道停车格设私锁、停车位安全隐患”进行集中整治,确保公共资源不被非法占用。尤其针对群众意见大、事故隐患大和对公众利益危害大的“路口范围内停车、消防通道停车、公交站点停车、僵尸车”四类违停行为予以清理,对长时间停放在机动车道或严重影响通行的车辆,坚决实行拖移措施。

  同时,强化静态交通管控。加强主次干道、校园、市场周边等道路管控,全面分析掌握道路违停现象集中时段、路段,加强管控力度。组织辖区交警大队全面提升视频巡控工作力度,对道路违停行为多发的路段及时通报、快速响应、迅速处置。发挥铁骑“小、快、灵”的优势,加强巡逻管控力度,及时查处违法停车。通过加强非现场执法抓拍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提升违法停车管控力度。会同辖区镇街共同推动沿街商户落实门前“三包”,积极维护门前停车秩序,通过建立协作配合机制和微信工作群,及时通报停车管理问题,推动违停整治取得实效。

  全市电动自行车上牌总量突破36万副

  突出“创建为民”理念,市公安交警部门还推动大整治向非机动车、行人等交通参与者延伸。

  行人是重要的交通参与者。市公安交警部门进一步完善了行人交通设施。在市区各主要路口设置“红灯停、绿灯行”“行人闯红灯罚款10元”等简明易懂的交通安全提示牌的同时,通过开展全面排查,在人流量大、过街需求多的路口增设了行人自助过街设施45套。

  “今年3月以来,市公安局在全市开展‘文明交通、社会志愿服务岗’活动,发动各行业、各部门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宋庆华说。该活动发动各行业、各部门参与文明交通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市区启动了4批次共17个志愿服务岗,近8000人次在主要路口开展交通志愿服务。

  为推动《惠州市加强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十项措施》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全市在用违标电动自行车有序退市,市公安局还以市道安办名义制定印发《关于落实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的十项措施的实施方案》,细化社会面宣传、源头整治、断油断修、路面管控、放管服等10个方面20项具体工作措施。

  3月开始,交警部门抽调107名机关警力支援一线,在市区范围内集中开展摩电专项整治,并在全市设立105个劝导教育点,在人流、车流较为密集的路段或路口开展摩电劝导教育“五选一”工作。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电动自行车日均上牌量迅速攀升,3月初全市电动自行车日均上牌量为300辆左右,至7月中旬日均上牌量已上升至6000辆左右,市区头盔佩戴率达90%以上,并呈持续上升趋势。截至7月14日,全市电动自行车上牌总量36万余副。

  惠州日报记者龚妍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