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南头古城:千年老街区变成网红打卡地

原标题:
深圳南头古城惠州水东街历史文化和现代活力相互交融,成为当地文旅招牌
千年老街区变成网红打卡地

  聚焦赣深高铁五城 党媒联动采访报道

  粤东首府、港澳源头。

  在深圳,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深南大道边,一座灰白相间的古城牌坊静静伫立。坐落于此的南头古城承载了近1700年粤港历史,被视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深圳的城市原点。

  在惠州,彰显古城文化韵味的水东街,一栋栋中西合璧的骑楼成为城市街景的显著特色。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发现,不论是大隐隐于市的南头古城,还是东江畔的水东街,作为历史名片,在现代人文气息的结合下,都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当地文旅招牌。这两座街区风貌焕然一新的背后,是两座高质量发展城市为保留历史文脉所做的努力。 

经过改造后的深圳南头古城焕发全新活力。

  千年古城华彩蝶变

  漫步南头古城,街巷干净整洁,餐厅食肆客源不断;双界河畔景色迷人,市民在绿道散步小憩,言笑晏晏。翻开鹏城深圳的历史长卷,南头古城是贯穿这座城市近1700年过往岁月的悠远存在。作为岭南文化的展示窗口,经过改造后的南头古城,焕发全新活力,肩负起打造鹏城魅力文化名片的使命。

  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的南头古城,是历代岭南沿海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海防要塞、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的集散地,历史文化久远厚重,被誉为“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南头古城现有建筑近1000栋,包括1处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六纵一横”的街巷格局内,现有住户超过3万人,流动人口占居住人口90%以上,人口居住密度是深圳平均密度的15倍。

  这一项项数据,给古城保育、活化与利用提出了难题。2019年3月,南头古城启动“蝶变重生计划”,对古城进行保护修复及特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2020年,改造完工后的南头古城街区风貌焕然一新,既保留了岭南古风特色,又融入了当代审美装饰元素,历史文化和现代活力相互交融,尽显湾区文创新地标魅力。

  沿着青青的石板阶,穿过大变样的古城街道,这里错落分布着古城南城门遗址、新安县衙、报德祠、东莞会馆等文化古迹。经过精雕细琢的改造,这些代表深圳历史文化和独具岭南特色的古迹不仅保留了历史原貌,呈现出南头古城的历史厚重感,还焕发出新的古城风韵。

  建于清朝年间的文士华宅,改造后划分成三个展厅,从出土文物、广彩瓷器等角度,呈现古城的历史韵味。1820数字展厅内,《南头繁绘胜景图》以3D镜头结合沉浸式、再现式、互动式体验方式,呈现出一幅具有中国画意境、专属南头的古代胜景画卷。

  焕然一新的古城,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岭南韵味,还增添了热闹的烟火气息以及浓厚的人文气息。化身文具和饰品的花砖、可拼出姓名的活字印刷章,令人爱不释手。在南头古城南北街示范段,既有香港的百年老店莲香楼回归内地的首家门店——“襟江茶楼”,为游客送上独特的美味;也有陈列上百件民间搜集而来的展品“壹日物仓”,让游客穿越百年时光。老字号店铺、咖啡馆、啤酒屋,文创空间、公共展览等多元业态汇聚在一栋栋风情小楼中,让游客流连忘返。这背后,离不开项目团队招商选资上的精细用心。据了解,古城将持续引入深港两地文创品牌,充实古城业态。

  除了厚重的历史气息、活泼的创艺氛围,采访团游赏古城时,还时常能看到点缀其中的丝丝绿意。“叠石水景”“竹园”等一个个现代园庭景观,不仅在一栋栋楼房打造出移步换景的体验,同时也为游客居民提供清凉舒适的休憩地。这得益于南头古城改造项目对闲置弃置地、老化绿地加以利用,使得边角地变身迷你“口袋绿洲”“花境公园”等,为古城增添绿意。

  在转角口回望,330多米长的南北街示范段古香古色,充满本地特色和岭南风情,现代先锋艺术、商业形态与古城历史文化的相互交融,让改造后的古城成为充满活力和多元的特色街区。 

南头古城文物展展示的文物。

  千年商埠繁华再现

  南头古城的改造,为古风韵味与现代人文气息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深圳经验”。与南头古城相距100公里之外的惠州水东街同样焕发出新活力。

  这条位于惠城区桥东街道的骑楼街,极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始筑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清时期成为东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国时期商业发展达到鼎盛。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成为惠州老城街景的显著特色,也成为惠州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商贸交流的见证者。 

水东街里一幢幢“长了脚”的房子成为惠州老城街景的显著特色。

  《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文广旅体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于惠州而言,发展特色文旅产业,水东街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2014年4月,惠州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整治工作,水东街借此东风重现“旧容”。水东街一期项目按原规划完成改造,近年来吸引数十家文旅主题商店入驻。去年,作为惠城区打造“城市会客厅”项目的核心区域,惠城区投入8000万元对水东街二期基础设施实施改造,以“绣花”功夫保留原有街道及建筑肌理,以丰富体验业态打造历史风情商业步行街,以厚植文化内涵展现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

  颇具民国风貌的传统骑楼,充满历史沧桑感的石板路面,凸显水东历史的互动式墙绘,独具特色的小吃餐饮、潮流酒吧、匠艺体验、文创商店……随着二期项目改造完工,水东街焕发新活力,吸引一拨拨人流。

  9月28日夜幕降临,千架无人机在东江上凌空飞起,江水两岸古城流光溢彩,为市民提供了一场精彩的灯光盛宴。这次以水东街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多媒体灯光表演秀,在创作并表达街区历史价值、文化内涵的同时打造了沿江亮化节点。

  “现在的水东街像个大家闺秀。”自幼在水东街长大的市民刘万龙说,如今的水东街道路拓宽了,房子外立面重新设计规划,沿江视线更加开阔,“环境变美了,整个街区看起来更加清爽、舒适。”

  日前,水东街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接下来,当地政府还将以历史为骨、策划为翼,完善水东街“一街挑两城”的历史格局,有序推进水东街周边区域更新优化,擦亮惠州文旅名片。

  ◎记者手记

  3天采访,令人惊叹

  同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成员,深圳、惠州两地产业、创新、交通、旅游等领域互通互联越来越紧密……11月26日,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走进“创新深圳”划上圆满句号。3天深圳之行,时间紧凑而充实,一个美丽、高效,又充满活力、创新的深圳,让人惊叹、难忘。

  深圳、惠州两地历史上有渊源,交通上有连通,发展上有默契,创新上有共鸣,让深惠深度合作、协同发展有了良好基础和前景,也让惠州“融湾入圈”有了底气和力量。随着赣深高铁即将开通运营,一线5站联动拉近的不仅是距离,还有两座城市的人心和感情。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深惠两地将积极唱好发展协奏曲、“双城记”,承前启后、科学谋划未来发展,共同奋力谱写新时代赶考路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文字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卢泓宇 刘豪伟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汤渝杭 摄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