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辉: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 支撑驱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辉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 支撑驱动惠州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彰显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和关键支撑作用。日前,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一把手访谈活动走进惠州市科技局,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辉围绕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畅谈高水平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全市科技系统迅速把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黄辉表示,惠州市科技系统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抢抓“双区”建设机遇,围绕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个目标,融入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2个中心,聚焦“2+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创新基础、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机制六项任务,着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努力以高水平科技创新供给、支撑驱动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惠州力量。

  

我市全力支持两大科学装置落户的同时,大手笔推进东江实验室建设。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通讯员谭立钦 摄

  构建面向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

  近年来,我市抢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机遇,集中资源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全力支持两大科学装置落户惠州的同时,大手笔推进东江实验室建设,建成和在建重大科研平台多达11个,开展核心技术攻关30多项,产出“先进核能系统关键技术”“医用同位素及放药技术”等25项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同时,我市围绕“2+1”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了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绿色能源与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依托平台,引进了大批科研人员,促进了大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黄辉介绍,目前我市各类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引进硕士博士高层次人才400多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50多个,孵化或创办企业130余家。

  黄辉说,接下来,市科技局将继续全力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东江实验室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动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推进相关科研成果在惠州转化落地,促进科技成果有效对接本地产业、服务本地企业。面向经济主战场,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聚焦“2+1”现代产业需求,引进建设一批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构建面向惠州产业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助力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做大做强。

  今年底高企存量预计能达到2800家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快速壮大,特别是年初市政府制定了培育发展高企行动计划,市科技局组织了1400多家企业申报高企,今年底高企存量预计能达到2800家以上,比上年净增近800家。

  “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高企数量逐年提升。”黄辉介绍,今年,我市把培育发展高企作为聚力创新、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市政府出台了培育发展高企的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扶持政策、保障措施等,制定了2023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翻番、高企存量达到3200家以上、2025年达到5000家以上的总体目标。

  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在一个行动计划做纲领、一套联动机制推进度、一套工作指引促规范、一个服务窗口不打烊、一条服务热线听诉求、一系列视频课程解疑惑“六个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扩面提质,形成“培育入库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梯队发展体系。

  黄辉介绍,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充实科技企业库,将把有科研活动的企业全部纳入科技企业库管理,对库内企业精准画像、分类辅导,鼓励中小企业申报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规上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布局,为高企培育提供“源头活水”。

  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 实施高端人才引育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作,通过实施天鹅计划等人才政策,与大院大所、高水平大学合作共建研究院,加快高企培育等方式引育一大批科研人员和创新团队。截至目前,全市研发人员总数近7.5万人,特别是东江实验室聚集了夏佳文、张锁江等一批院士在内的400多名高端科研人员。

  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围绕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和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任务,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实施高端人才引育计划。黄辉介绍,今年11月,市科技局正式出台了引进培育一流科技人才、团队具体实施办法,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举措,重点围绕我市“2+1”现代产业体系,并将根据每年财政预算择优支持一批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包括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来惠州工作、创业。通过人才的梯次引进培育,构建我市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人才强市、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

  惠州日报记者刘豪伟 通讯员惠科宣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