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飞光电:车用LED生产线今年1月全部搬至惠州基地

  员工宿舍楼和3号厂房已封顶,4号、5号厂房即将封顶……在惠南高新科技产业园,聚飞光电惠州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今年4月底,惠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走进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一探这个深惠两城产业协同发展代表企业的项目建设情况。“经过十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在国内背光LED行业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宋东介绍,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LED行业造成冲击,但随着汽车智能化快速发展,Mini LED新兴市场开始起量,这些新兴领域的业务正逐渐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驱动力。

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惠州生产基地二期项目预计今年12月竣工

  聚飞光电在深圳起家,是中国LED行业背光领域龙头厂商,拥有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全球LED封装背光市场位居第二,在中小尺寸背光市场排名第一。

  为扩大产能,抓住全球市场的替代发展机遇实现经营扩张,2015年聚飞光电在惠州布局建设生产基地,总投资16亿元,分两期建设,除了建设厂房、员工宿舍外,还建设惠州LED技术研发中心。今年12月,惠州生产基地二期项目将竣工,届时惠州生产基地将形成年产光电器件LED产品268.413亿颗和背光灯条50.7百万片的生产能力,预期容纳人员规模5000人以上,设计产能达5000KK/月。

  6年多过去了,如今回头看公司当初的战略布局,宋东直言做了正确的选择:建设惠州生产基地扩大产能之际,遇到了国产电子器件得到认可的最好时期,同时也遇到了惠州产业集聚度快速提升的时期,产生了庞大的显示产品需求,助力公司一路稳健前行,不断突破产能和技术瓶颈。

  聚飞光电今年4月发布的2021年年报披露,2021年聚飞光电实现总营收23.71亿元。报告称,2021年,因疫情常态化与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电子市场受到较大影响,聚飞光电通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提升生产经营效率、挖掘市场潜力,保持了核心业务的稳定发展。

航拍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

  Mini/Micro LED产品成下一个营收主要增长点

  记者留意到,聚飞光电车用LED及Mini LED两大新兴业务的产品都在惠州基地生产,其中车用LED生产线今年1月18日完成全部搬迁工作。“去年,我们看到惠州正加速形成汽车配件产业聚集地,于是就启动了把车载产品迁到惠州进行规模化生产的计划。”宋东说。在惠州生产基地的车用LED生产线上,一排排机器发出轻微的作业声,3014车载、4014车载、2016车载背光、3528车载等新产品在源源不断出产。

  “公司车用LED业务增长强劲,营收占比稳步提升,已成为聚飞光电的业绩驱动力。”聚飞光电透露,车用背光产品已使用在国产及很多合资品牌的仪表和中控上,全面进入全球供应链;车用大功率照明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远近光灯、日行灯;车规级Mini LED背光光源已取得多个自主品牌汽车的项目;车规级Mini LED直显模组广泛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部分项目已实现量产。

  Mini LED技术不断成熟,市场火热,成本逐年下降,在龙头厂商引领下,众多企业纷纷推出搭载Mini LED技术的笔电、显示器、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带动Mini LED成为LED细分领域最具成长动能的产品之一。有咨询机构认为,Mini/Micro LED行业市场规模正从百亿级推向千亿级。

  据介绍,聚飞光电Mini LED产品已广泛进入笔电、TV、VR等领域,该公司在Micro LED技术研发储备及与关键厂家的合作开发进展顺利。今年4月,聚飞光电打造的Micro LED超高清显示设备已在某政府机关单位正式投入使用。

  “公司正重点耕耘Mini/Micro LED相关的产品研发与市场应用,将其打造成下一个营收的主要增长点。”宋东说。

  企业家高端访谈

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宋东:

把握产业新风口助力惠州竞速万亿产业集群

宋东。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仍严峻复杂,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全球传统LED消费端收缩,全球紧盯中国制造业,信心尤比黄金贵。面对今年初多点散发的疫情,3月份聚飞光电给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订单数量充足,深圳、惠州、芜湖三地均正常开工生产。

  自2005年成立,这不是聚飞光电面临的第一次大挑战,该公司在过去的17年商海浮沉和激烈竞争中,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乘风破浪?作为行业龙头,对于惠州正大力打造的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有何看法?宋东接受了惠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的专访。

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负责人宋东向惠州日报社全媒体采访组介绍公司发展情况。

  应对挑战

  靠“绝活”抢占市场份额

  惠州日报:聚飞光电深耕LED行业的17年,也是LED行业新技术、新需求高速迭代的17年。期间,聚飞光电经历了几次行业大变化,又是如何化险为夷?

  宋东:2005年,LED应用市场需求快速上升,公司创始团队第一时间抓住机遇在LED产业聚集地深圳成立了聚飞光电。当时,这个领域群雄逐鹿,竞争非常激烈,内有强劲的国内封装企业,外有韩国等成熟的竞争对手,而聚飞光电只有两条生产线,每月产能仅10KK。在这样的环境中,高效和管理成为我们当时的“绝活”。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求供应商提供三个月的滚动预测,实现“低库存、快速周转”,满足客户交付需求。正是这种被重点落地执行的科学化精益管理,帮助聚飞光电迅速成长为中国LED行业背光领域的龙头厂商,在2009年被评为中国LED产业成长最快的企业之一。

  2012年3月19日,聚飞光电在深交所上市。伴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市场快速壮大,产品迭代速度快、技术更新快,我们很快就感受到了产能瓶颈亟需突破,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公司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成立了惠州聚飞光电、芜湖聚飞光电,并做了前瞻性布局,即在做精做强现有LED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向关联产业拓展,例如超高清显示、车用LED行业。

  2021年,疫情影响了全球的消费需求,传统LED产业市场收缩,整个产业都在为重振而背水一战,Mini/Micro LED正是其中一个重点方向,成为LED行业的新明星产品。到去年底今年初时,我们发现,显示行业市场出现回暖迹象,尤其是微间距显示增速最快。我们紧紧盯住方向,在惠州布局搭建了Mini背光和Mini直显生产车间,对接客户需求,完成交付阶段目标。

惠州市聚飞光电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工人在检测产品质量。

  创新基因

  去年投入两千多万用于研发

  惠州日报:有媒体报道聚飞光电近日为客户打造的Micro LED超高清显示设备,采用的全倒装集成封装工艺,据称技术与三星、索尼同一水平。您认为,创新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惠州聚飞光电的研发投入情况如何?

  宋东:现在国产LED市场竞争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行业比拼的不只是单一的产品,更是产品背后研发实力,创新技术和满足交付需求是站上行业顶端的重要奠基石。而创新恰是聚飞光电刻入骨子里的基因,我们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技术依靠、持续创新”理念,以打造行业领先的技术平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为目标,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技术领先的跨越式发展,可以说创新就是聚飞光电发展的内驱力。

  惠州聚飞光电是聚飞光电的全资子公司,也延续了母公司的这一基因。我们在这里建的CNAS认证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去年一年的研发投入就达2033.6万元,占销售收入的4.8%。2021年惠州市重点领域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中,惠州聚飞光电成功中标。

  惠州非常重视产业创新,我们认为,惠州的电子信息产业未来有望形成以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智能汽车电子三大主导产业为创新引领,核心基础电子(新型LED、高端元器件、集成电路等)、新能源电池、人工智能三个高端新型产业协同创新的格局,这能迸发出巨大的市场能量,让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成为现实。

  融深融湾

  惠州要增强物流枢纽中心功能

  惠州日报:您在香港、深圳、惠州都创过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推进,城市之间的产业协同也正在深化。目前,惠州正在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您认为惠州在实施这一行动中需要关注哪些领域?

  宋东:惠州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空间优势非常明显,能为企业扩张产能等需求提供承载平台。实施深度融深融湾行动后,未来惠州在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空港海港等方面全方位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实现互联互通,这在事实上把惠州打造成为大湾区的重点增量发展空间,又进一步提升了惠州的竞争力。

  当然,惠州还要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研发设计、金融服务、商贸流通、人力资源、会计、法律、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惠州物流枢纽中心功能,大力发展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畅通城市物流通道,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培育发展物流新平台新业态,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农村电商物流、保税物流、冷链物流等。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冯丽均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李松权

编辑:任己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