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自主+加工”双管齐下,九惠制药去年产值超5亿元
35年专注中药制造 手握5种全国独家产品
三九胃泰、感冒灵颗粒、皮炎平软膏……很多市民也许不知道,这些家中常备的药品,大多都是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惠制药”)生产的。作为一家惠州本土成长起来的制药企业,九惠制药35年来专注于中药制造,如今拥有43个国家批准文号和一个进口批准文号的产品,手握5种全国独家生产的中药产品,去年产值超5亿元。
今年,中医科学大会将第三次在惠州举行。借助这场科学盛会的东风,惠州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中医药产业未来可期。近日,“喜迎二十大 惠州向未来——高质量发展企业行”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九惠制药,解读这家中药制造企业的发展密码。
两款药品年产值均超亿元
九惠制药副总经理黄丽玲将企业的经营业务概括为“两驾马车”。
第一驾马车是OEM代加工。九惠制药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国有企业惠州市药用干膏厂。1990年开始,企业与华润三九就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代工生产感冒灵颗粒、三九胃泰颗粒及胶囊、皮炎平软膏、正天丸等家喻户晓的常备药。
黄丽玲介绍,九惠制药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每天可生产中药饮片、浸膏、浸膏粉、颗粒、包衣丸等约113800千克,填充粒180万粒,素片216万片,药支7.5万支,中药配方颗粒2000千袋。其中三九感冒灵颗粒的日产能达4000多箱。
另一驾马车是自主产品。黄丽玲介绍,九惠制药产品以植物药为主,涵盖消化系统用药、心脑血管、清热解毒、小儿科、皮肤外科用药等11个类别,包括国家级新药“安胃疡胶囊”、全国独家剂型“莲芝消炎分散片”“益脉康滴丸”“连番止泻胶囊”等。目前,九惠制药手握5个全国独家生产的中药制剂。“安胃疡胶囊”和进口分包装药品“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的年产值均超亿元。
九惠制药生产车间。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研发国内首个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中药新药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现代科技的加持。多年来,九惠制药坚持科技创新,一方面加强自主研发,另一方面与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深度合作。
黄丽玲介绍,企业先后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市医药工业研究所等1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发新产品。目前,公司拥有24项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外观专利,149项注册商标。九惠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九惠制药的产品以植物药为主,企业不断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艺技术用于中药制剂研制和生产中,并在中药速效制剂、中药缓控释制剂和中药透皮给药制剂等方面具有领先技术,确保药品质量稳定、疗效可靠,不断提升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
九惠制药曾经研发了一款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湿热泄泻的新药“连番止泻胶囊”。该药原是临床经验方,开发过程中工艺提纯难度大,处方含有黄连,味道极苦,掩味难度非常大。为了攻克这些技术难题,研发团队经历无数次碰壁挫折,经过反复的试验和失败,终于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最大程度保留有效成分含量,转移率高达90%。同时,技术团队用特别的包衣材料将苦味成分采用超薄粉末包衣技术包成微颗粒,使其在水中及唾液中不溶解,既掩盖了苦味又不影响有效成分溶出。
经过系统的基础研究以及多中心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等研究,“连番止泻胶囊”历经12年研发攻坚,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并最终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及生产批件,成为国内首个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中药新药,其秘方被列入“广东省岭南中药文化遗产”。
把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来,随着企业高速发展,产能趋于饱和,九惠制药2019年8月正式启动九惠生物医药产业一期项目建设,项目设置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提取、中药饮片、综合制剂生产线及配套的仓储、污水处理站等,总投资近4亿元,配备了目前在中药制造领域最先进的设备设施。
黄丽玲介绍,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规划二期项目,主要以生物制药、保健品、食品、中药免煎颗粒、大健康产品生产车间及生产、研发、办公生活配套建设为主。项目建成投产后,九惠制药将以“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为理念,规划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中药产业由粗放型传统产业向精细化、集约型现代化转型。企业将以生命健康产业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以中药制造业为中心,聚焦中药领域,加快标准化种植、药材加工和药品生产研发销售等,助力惠州大健康产业发展。
企业家高端访谈
黄丽玲(惠州市九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借助“互联网+”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国营药膏厂到如今近千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九惠制药依靠对中药业的不懈坚持、对质量的严谨坚守、高质量的服务意识、对客户的忠诚守信,以及核心领先技术、规模生产优势,努力创建“百年老店”,一路奋发向前。
九惠制药副总经理黄丽玲介绍,作为本土制药企业,九惠制药将在中药制造领域不断研发新药,延伸中医药项目,借助“互联网+”不断深入推动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推广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加快走向世界贡献力量。
黄丽玲。惠州日报记者朱金赞 摄
从濒临倒闭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惠州日报:在九惠制药发展过程中,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黄丽玲: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就是企业起死回生。九惠制药成立于1987年,前身是国有企业惠州市药用干膏厂。1989年底,药用干膏厂濒临破产,时任副厂长黄辉球临危受命出任企业负责人。在企业贷款无门情况下,黄辉球以自家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十几万元,解决国营企业流动资金困难。1990年,我们开始与华润三九合作,代工生产三九系列药品,次年就实现扭亏为盈,从此走上漫长的艰苦创业之路。
30多年来,在董事长黄辉球带领和全体九惠人的努力下,九惠制药经历了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合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从生产流浸膏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员工近千人,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厂初期我们的工作环境恶劣,设备设施落后,工人操作非常艰辛。当年加工流浸膏的时候,仅有几间破旧的厂房和几个马蹄锅,工人手握木质搅拌桨在老式的马蹄锅里,将药材不停搅拌进行蒸煮提取、浓缩。工人每天上班汗流浃背,只能用工业大风扇降温……历经时代变迁与企业的发展,公司已顺利建成占地面积59500平方米的生产区域,配备了目前中药制造最先进的设备设施,九惠人在崭新、宽敞舒适的生产车间里愉悦地工作。
积极参与疫情防控
惠州日报:在疫情防控中,惠州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采用中医药介入新冠肺炎防治,取得良好成效。作为一家扎根中医药研发和生产多年的企业,九惠制药在中药抗疫方面有什么举措?
黄丽玲:我们生产的藿香正气丸列入防疫品种目录,穿心莲内脂胶囊及莲芝消炎分散片经广东省中医院初步筛选可作为抗疫救灾防护的辅助用药,对病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企业也入围工信部第二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广东省地方性企业。
在疫情发生初期,我们及早复工加大马力生产防疫急需药品。2020年2月4日,通过惠州市慈善总会捐赠50万元定向用于疫情防控。2月5日,通过惠州市红十字会向医疗机构捐赠炎宁颗粒、莲芝消炎分散片、穿心莲内酯胶囊等价值51万余元的药品。2月6日,向广东省中医院捐赠穿心莲内酯胶囊和莲芝消炎分散片,用于新冠肺炎防治。6月,向南方医科大学、惠城区教育局以及相关部门及个人捐赠抗疫的香囊、防疫精油贴、儿童口罩等物资。
六道关口保证药品质量
惠州日报:药品质量事关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请问企业如何把控药品质量安全?
黄丽玲:企业建立了六道关口保证药品质量:第一道关是原材料关,从道地药材的选择到检测验收层层把关,除了严格进行有效成分的检测以外,我们还对农药残留指标进行科学评价,确保优选、安全、有效;第二道关是药材保管环节,严格按照中药材及饮片储存管理规定保管药材,确保中药材及饮片在适宜的储存环境下保存;第三道关是生产环节,严格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进行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均一、稳定;第四道关是在产品入库后出库放行环节,按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第五道关是确保每盒产品都具有可溯源性,一品一码,可以追溯到每一个生产环节;第六道关是产品运输环节,公司与专业的药品运输企业合作,确保药品在国家规定的运输条件下,流通至全国各地。
惠州日报:你如何评价惠州的营商环境,有什么建议?
黄丽玲:如今惠州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办事效率有了很大提升。营商环境如同空气和土壤,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营商环境好不好,作为企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政策措施是否到位”。九惠制药作为惠州本土中药企业,在这个行业深耕30多年,不是纯粹以逐利为目的的经营企业,更多的是肩负那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是在经营一项以“生命健康”为主题的民生工程,要建成生命健康产业的百年老店,要在本地域将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市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做强实体经济,集中资源与力量发展“2+1”产业集群的部署令人鼓舞。希望政府出台更多与“1”相关、以中医药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扶持政策,为中医药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资源支持,共同推进以中医药为特色的“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
惠州日报记者戴建 通讯员周文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