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巡礼6丨我市夏粮早稻生产成绩突出获省表扬

原标题

市人大常委会监督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成效明显

我市夏粮早稻生产成绩突出获省表扬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是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生命线的重要举措。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把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我市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专项工作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列为年度工作要点,并在1月6日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听取和审议报告。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2022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生产总量均超省里下达的指标任务,夏粮和早稻生产成绩突出,获省通报表扬。同时,我市各级财政为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主要粮食类作物购买保险,在全省率先实现保险100%全覆盖。

  2022年累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6.03万亩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守住两条底线,其中一条就是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余瑞芳说,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围绕我市耕地的使用与管理,采取明察暗访、走访镇村和农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结合国土“三调”数据和省下达的整改任务清单进行有针对性检查。加大监督力度,尤其是针对粮食生产、撂荒地复耕、占耕违建拆除复耕等重点方面进行监督。在春种、夏种、冬种三个重要时段开展多轮明察暗访和走访,找准问题,督促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出台相关政策,解决相关问题,切实做到应耕尽耕、应种尽种,推动政府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切实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市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

  近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及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安全的各项决策部署,高度重视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工作,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零容忍”的态度,狠抓乱占耕地整治,狠抓撂荒地整治,狠抓粮食生产,为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2022年全市累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76.03万亩,占省下达我市169.8万亩粮食生产任务的103.7%;完成粮食产量64.82万吨,占省下达我市61.51万吨粮食产量任务的105.4%。

  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

  “我们要树牢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理念,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耕地。”余瑞芳说,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结合国土“三调”数据开展耕地摸底工作,以村为单位,逐一摸排,建档立册。通过摸排找准问题,分类施策,抓好整改。要严格执法,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对发现的“非农化”“非粮化”行为及时制止和依法依规查处。

  余瑞芳建议,要加大投入,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资金,整合全市涉农资金,集中连片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持续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有效解决撂荒地自然条件制约耕种的问题。同时,建议政府对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进行专题研究,完善土地流转管理办法,结合撂荒地整治研究制定土地流转奖补办法,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提高种粮规模效益。

  惠州日报记者黄晓娜 通讯员杨为高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