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县乡人大工作又获省级殊荣

  我市县乡人大工作又获省级殊荣。根据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确定第五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的通知》,惠城区江南街道人大工委“推行听民意解民忧‘三三制’,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等全省12个项目为第五届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截至目前,我市人大已有4项工作获评广东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记者了解到,2020年6月,惠城区江南街道人大工委(以下简称“江南街道人大工委”)在全省率先推行听民意解民忧“三三制”(即“三级联络机制、三条联络主渠道、三种处置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联系群众、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方面的作用,有力推动了辖区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形成街道人大推动解决居民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闭环。截至目前,已交办群众诉求事项30多件,阶梯跟进事项15件,召开约请共商会6场,为辖区居民办成实事好事40多宗,调动资金近1000万元,涉及受益群众3万多人。

  惠城区江南街道人大工委“推行听民意解民忧‘三三制’,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入选省县乡人大工作创新案例。

  组建60多人社情民意联络员

  “开一天会、发一次言、画一个圈、吃一顿饭、照一张相”,这是过去基层群众对镇街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概括,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群众对代表视察走过场的不满。

  2020年6月,江南街道人大工委探索推出了“三三制”工作机制,即“三级联络机制、三条联络主渠道、三种处置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村居联络站、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三级联络机制;畅通人大代表驻站接待、“江南民意通”网络平台、人大代表主题走访三条联络渠道;落实限时办理制、阶梯跟进制、约请共商会三种处置机制。

  政策机制支撑不足、载体抓手不多、人员资源不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基层人大工作的开展。依托“三三制”工作机制,江南人大工委作了大量有力探索。

  江南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王宗全介绍,为破解基层人大工作瓶颈,“三三制”紧扣阵地建设和制度创新,促进街道人大克服载体抓手不多、人员资源不够的窘境,有效提升基层人大工作能量、力度和效果。在横向方面以拓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渠道为抓手,加强街道中心联络站建设,拓展8个村居联络站,从辖区工作生活的老党员、老干部、重点企业单位人大代表、复退军人、热心居民等对象中选聘组建60多人的社情民意联络员队伍,张贴1000多个“江南民意通”扫码标识牌,构建“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络员—选区群众”三方联动格局,把人大代表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在纵向方面以限时办结制、阶梯跟进制、约请共商会等制度创新为动力,通过市、区人大代表紧密联系市、区、街道各职能部门,协调各级力量和资源解决基层群众身边事,彰显街道人大工委在联系代表、沟通上下、服务群众中的重要作用。

  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纾困作为第一要求

  与此同时,“三三制”工作机制通过“接待+走访”“线上+线下”等形式构建了多个代表联络群众的渠道。每个月都开展人大代表进驻中心联络站接待群众活动,对群众诉求认真记录、整理分类、跟踪推进,处理情况及时向群众反馈。结合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和指导人大代表开展“主题走访”活动。人大代表带着群众意见、揣着民生问题深入基层群众,实地视察访问,提出解题思路并跟踪落实。

  除了线下实体活动,依托微信小程序研发移动平台“江南民意通”,设置7个功能板块。通过“分选区留言”“建言献策”“联系代表”3个专栏听民情纳民意,让群众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随时、随地联系辖区内人大代表;通过“立法意见征求”专栏,网友可以提出对地方立法条例草案的意见建议;通过“民意动态”专栏,让群众以最直观的方式了解所提意见建议的落实情况;通过“公告栏”“新闻热点”2个专栏,宣传新闻热点和相关政策精神,让人大代表与群众能够“联在云里”“参在掌心”“议在指尖”,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全天候、零距离。

  “三三制”工作机制把群众诉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为民纾困作为第一要求,通过限时办结制、阶梯跟进制、约请共商会等处置机制,使群众诉求有回应、代表履职见成效、交办工作成闭环,有效回应群众呼声、解决群众难题。

  王宗全举例说,针对群众反映老旧小区照明不足问题,江南街道人大工委启动“亮路灯、利出行、暖民心”约请共商会,人大代表、社情民意联络员、城市照明管理中心等单位负责人共同研究协商解决路灯问题。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20年以来共争取投入资金365万元、铺设线路5100多米,安装路灯1318盏,为群众点亮了路,照亮了心。

  “三三制”让代表履职更贴近社情民意

  “这样的履职方式更加贴近社情民意,让我很有参与感和成就感。”惠城区人大代表徐慧恒说,“三三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积极协调市和区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群众意见集中的问题,得到群众的高度评价。

  “现在代表的活动多了起来,以前一年就三五次的活动,现在忙的时候一个月就有三五次的活动。”在惠城区人大代表关翠花看来,“三三制”是一个有效的沟通机制,它打破单边沟通壁垒,实现了项目多方的实时沟通。同时,也为人大代表为广大群众发声、深入学习人大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供实践途径和平台。

  如今,在“三三制”搭建起的工作平台中,经常可见人大代表为民奔走的忙碌的身影。两年多来,通过“三三制”人大代表履职平台,江南街道所辖的30多名省、市、区人大代表开展驻站接待活动、主题走访活动40多场次,通过“江南民意通”联系答复网友100多人次,听取和收集民情联络员、社区居民意见建议180多条,助力解决江南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乡村振兴“四小园”建设、中堂小学十字路口安全设施建设等一大批群众身边事、烦心事、急难事,人大代表联络站真正成为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民意窗”“连心桥”。

  市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推行“三三制”,赋予人大代表履职的动能,让人大代表找回了履职的角色,激活了代表履职的热情。由此也改变了以往人大代表在群众心目中的那种“开开会,举举手,鼓鼓掌”的印象。同时,“三三制”从民生“微视角”折射代表“大情怀”,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代表履职形式,拓宽代表履职渠道,以高质量履职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惠报全媒体记者黄晓娜 特约通讯员郭敏 通讯员张碧燕

编辑:李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