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漫谈丨如何保护古树名木留住绿美乡愁?

  1.13万平方公里的惠州大地上,矗立着1.3万株年逾百岁的古树名木。它们历经春秋轮回、世事沧桑,无声诉说着生命传奇。

  山川悠远,万木葱茏。这些树中“寿星”、林木“瑰宝”,我们当如何惜之护之,才能更好助力绿美生态建设和全市乡村振兴,织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惠州画卷?

(一)

  得之当惜之,拥之应护之。

  “十围之木,始生如蘖。”古树跨越时空,千百年生生不息,本身就是生命的一个奇迹。

  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的千年古榕,在宋朝第3位皇帝赵恒大笔一挥,同意把岭南祯州改名“惠州”时,树龄已过十年。

  龙门县牛尾村的“乾隆荔枝林”,200多年来应时开花结果,至今仍每年给当地村民带来美味和收益。

  古树名木或散生在村寨、公园、景区、大山,或扎根于庙宇、祠堂院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与乡愁,镌刻着人类世代延绵的情思。

  两个月前,台风“苏拉”刚一过去,大亚湾塘布村村民就焦急起来,只因为担心被刮倒的百年古榕不能及时得救。2019年,麻榨镇中心村村民张先生在原宅建新房时,不惜“空一角”少一个房间,只为给千年古树让出伸展的地方。

博罗一处枫香古树,树干巨大。资料图片

  古树名木,见证历史演进,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若干年后,也许有些村落居民搬迁了,有的城市建筑变迁了,而古树耸立原地,岿然不动。只要它们还在,游子的“根”就在,心中那份永远割舍不下的念想就在。

  一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在漫漫时间长河里,古树与人相伴而居,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文化,我们的历史,都无法抹去它们的身影。它们早已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流进我们的情感深处。人与古树,不再是简单的人与树。

  保护古树名木,就是留住我们的记忆。

(二)

  《广东省古树名木保护提升行动方案(2023—2035年)》提出,促进古树名木与城市乡村、历史人文和谐共存,留住绿美广东乡愁记忆。

  这些年,惠州在古树名木保护上持续发力,多项工作领跑全省。当然也要清楚,无论从全国范围还是从惠州本土看,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依然任重道远。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普查范围内的古树名木共计508.19万株。其中,6.85万株的散生环境差,0.26万株的散生环境极差;15.77万株长势衰弱,2.63万株处于濒危。

惠阳区竖立保护宣传牌,加强群众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资料图片

  生长环境维护难。土壤面积足够大,无严重旱涝,不被人为干扰,形成适度植物群落,是古树的理想生境。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比如,一些寺院、公园、村子的古树,树冠滴水线范围地面或被水泥过多铺装,或因为随意停放堆放、健身娱乐活动等,而被人为过度踩踏,不但生长空间十分有限,且由于根系土壤表层硬化和板结,都不能顺畅“呼吸”和充分吸收水分。

  病虫害防治难。古树如同一位年迈体衰的老人,运化、吸收能力本身就不强,加上树体大、根系广,水分和养分运输距离长,因此长势和抗逆性都较弱,容易招致真菌侵害,导致树皮和树干腐烂。同时,由于树体褶皱、空洞、破损多,又容易招致虫害,导致树体加速受损。

  近些年,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越来越重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但从整体看,社会保护意识还不强、保护知识科普还不够,并且一般人对保护古树名木的认知仍停留在其景观价值,而非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上。

  此外,专业技术人员不足、救养护费用较大等,也是古树名木保护中的普遍薄弱环节。

(三)

  视之当如生命,以敬畏之心,像对待老人一样去对待古树名木。

  更加人性化地养护,最大可能地优化古树名木的生境。在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北孙各庄村,新建成的银杏公园拆除了古树周边硬质铺装,并扩大保护范围,以让古树更能自然顺畅“呼吸”和“喝水”。

  加强古树种质资源保护与研究。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赓续历史记忆,也是保护生物基因库。比如,北京市对“帝王树”“唐槐”等优质种质资源持续开展基因收集、保存及扩繁。

  今年4月20日,仓颉手植柏航天育种幼苗植树活动在陕西渭南市白水县举行。这些幼苗既古老又现代,它们的种子来自树龄5000年的仓颉手植柏,并搭载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遨游了太空。

  在惠州市龙门县麻榨镇中心村有一株超过千岁的古树。村民重建新房时不惜“缺一个角”,少一个房间,也要给千年古树生长腾挪位置。资料图片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意识。比如,通过推出古树游线路,打造古树广场、古树公园、古树街巷、古树社区、古树乡村、古树小镇等形式,一方面讲好古树名木故事,普及保护知识,营造全民保护氛围;另一方面为人们亲近古树创造更多条件,让古树“活起来”,使一代代人的乡愁情思得以存续。

  压实管护责任,加强常态化巡查。去年底,广东通过视频设备安装和系统接入,已对全省828株一级古树名木实现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控和可追溯保护。

  “惜我者,我惜之”。人与古树名木,就是人与自己的历史。放眼惠州大地,一棵棵古树静静矗立、饱含乡愁,见证千年古城的繁荣与沧桑。它们来自遥远的过去,也将与我们一同奔赴遥远的未来。

  惠州日报记者白璐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