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博士夏喜刚:肝胆相照施仁术 医者担当展初心

原标题: 

 夏喜刚:肝胆相照施仁术 医者担当展初心

夏喜刚个人近照。

  夏喜刚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粤好医生,市一院肝胆胰外科、小儿外科主任,肝脏肿瘤诊疗中心主任。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从事肝胆外科临床工作1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手术技术精湛。擅长肝癌、胆管癌、胰腺肿瘤、胆囊结石、胆囊炎、胆管结石、胰腺炎、门静脉高压症等疾病的诊断和微创手术治疗。

  夏喜刚和科室成员讨论病例。

  他,敢作善成,果敢决绝,在临床诊治中以大刀阔斧的气魄攻克医学难题,创造了一个个生命奇迹;他,谨小慎微,心灵手巧,在手术台上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娴熟操纵,成就了一个个出色的病例。他说:“能够让患者获得最好的手术治疗、实现最优的功能康复是我的使命,我将一如既往全身心投身于医学。”作为一名有情怀的医生,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小儿外科主任夏喜刚就是这样,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加入市一院大约一年的时间里,作为高技术人才的夏喜刚就已带领科室实现快速发展,取得累累硕果。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勤学进取攻难关

  完成众多疑难复杂手术

  “谢谢您夏主任,我妈妈的手术很顺利。”近日,患者董阿婆的家人对前来查房的夏喜刚说道。不久前,80岁的董阿婆查出患有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既往多次手术都很难取净结石;由于长期肝内胆管结石病变,肝脏也因此严重病变,出现严重的肝脏增生萎缩综合征,由于还患有各类基础病,起初董阿婆的家人对手术颇为担忧,但夏喜刚的诊断分析和专业方案打消了他们的疑虑。最终,夏喜刚团队为董阿婆完成腹腔镜下的复杂的肝切除术,手术顺利完成,根治了疾病。

  “像这样的复杂疾病患者我们接诊了很多,更高龄的患者也有;也有很多复杂的肝脏肿瘤微创手术治疗、胰腺疾病的微创手术治疗等等。”夏喜刚介绍。据悉,肝胆胰外科手术解剖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操作难度大,需要严谨细致的评估,精准的手术操作。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夏喜刚,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教授,学术起点高,扎实的学术功底为他临床诊疗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作为市一院引进的高技术人才,夏喜刚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在肝胆的方寸之地,刀尖舞者面临不小的挑战,但即使碰到疑难复杂的手术,他依旧能够巧手施治。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又一例高难度的手术,甚至让不少晚期癌症患者重获新生。

  医学是不断进步的,为了汲取最新、前沿的医学知识,研究生毕业后,夏喜刚选择边坚守临床一线边深造学习,如愿攻读下了博士学位,这为他挑战医学极限创造更多可能。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经常阅读学术文章,观看国内外著名专家教授的课件视频,并将学习资料分享给科室成员,实现共同学习。在他的带领下,整个科室的学习氛围异常浓厚,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攀登医学的高峰。

  提出“双微创”理念

  运用ERCP技术造福患者

  夏喜刚所在的肝胆胰外科隶属于市一院“八大中心”之一的消化道疾病诊疗中心,在精准微创成为时代趋势的前提下,这里开展了几乎所有内镜下诊疗技术,如ESD、ERCP、超声内镜、磁控胶囊内镜、小肠镜诊疗等相关诊疗技术,并且率先在惠州市开展了Spyglass技术。

  不久前,市一院内镜中心ERCP室启用,标志着该院成为惠州率先在内镜中心拥有独立ERCP室的医院。ERCP,是指十二指肠镜下注入造影剂,从而逆行显影胰胆管,进行胆胰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夏喜刚看来,这无疑为肝胆胰外科在精准、微创诊疗领域的发展开启了更广阔、便捷的通道。

  夏喜刚对ERCP技术颇有钻研,作为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的专业医生之一,他说,ERCP不仅是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重要技术,也是胆胰疾病内镜治疗中难度较高的一项技术。目前科室已全面开展ERCP下的各类治疗,如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胆胰管取石、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ERBD)、肿瘤组织活检等操作。

  “经自然腔道手术具有无切口、疼痛少、恢复快等特点,在为患者做评估的时候,往往成为微创诊疗方式的首选。”谈及微创,夏喜刚有一颗追求极致的心,他别出心裁创新提出“双微创”理念,认为微创包括手术的微创——最小的身体创伤,体表伤口的微创,体内手术操作的精准、微创;在对患者疾病诊治过程中,也要对患者心理影响最小:围术期采取快速康复治疗措施。ERCP等技术无疑为“双微创”理念的实现带来助力。在手术方案制定中,他优中选优,致力于为患者量身定制一套微创、精准、个性化的方案,使得患者手术创伤大大减小、恢复速度更快,生活质量更高。

  全方位多维度呵护

  优选方案助患者加速康复

  “手术台上无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生命。”夏喜刚的手术技艺精湛,但他从不轻视任何一台手术。他说,基于脏器解剖构造等因素,肝胆外科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因此医生更需要严谨对待。正是这种对医学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使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

  夏喜刚深知,手术只是治疗的一部分,术后的康复同样重要甚至可能影响终身。肝胆胰外科手术涉及人体的重要功能器官,术后并发症的概率相对较高。因此,如何防治并发症是术后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夏喜刚将微创治疗和快速康复的理念应用于临床,引导医护人员注重患者的术后康复工作,做好并发症的风险防控,并在制定加速康复护理方案时从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经济条件、家庭关系等等全方位考量,选出最佳的方案。

  林大爷在肝胆外科做完手术住院期间喉咙痰多觉得特别难受,但他因为害怕伤口疼痛不敢用力咳嗽甚至不敢大声说话,在夏喜刚的贴心引导和循循善诱下,林大爷终于鼓起勇气,“喀!”一口气把痰吐出来,顿时呼吸也舒畅许多。

  “除了术前焦虑害怕,还有些患者手术后心情低落、抑郁,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给予一定的支持和人文关怀,一是加强沟通,关爱鼓励患者;二是做好宣教科普,提升他们对康复护理知识的了解;三是给患者做体检,更准确掌握病情,观察病情变化。”夏喜刚说。

  传递防治理念

  积极下基层参与义诊宣教

  “阿姨,肝脏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切除一部分肝脏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小伙子,您患有乙肝,建议定期随访体检,必要时要及时治疗。”“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胆囊内胆汁过度浓缩,胆囊不规律工作,这可能是导致结石发生的高危因素之一。”……临床工作之余,夏喜刚抓住一切机会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他深知,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更为重要,大量的科普学习证明,很多肝胆胰疾病与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作为医生,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引导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职责之一。

  作为市一院的一分子,夏喜刚的加盟也让医院的健康宣讲团多了一名“得力干将”。他几乎每周都到基层参与义诊宣教活动,用实际行动将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在他的微信里,有一个名为“市一健康宣教义诊商讨群”的群聊,这个群聊里汇聚了医院的医护人员,夏喜刚有空就会查看群信息,与大家共同商讨健康宣教活动的安排,确保每一次宣教活动都能取得实效。

  保持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夏喜刚以身作则。“手术台上能连续站十几个钟仍精神抖擞,状态好”是许多同事对他的评价。原来,注重健康的他常常利用个人闲暇时间到户外跑步,他说,手术台上需要脑力和体力的双重支持,而良好的身体素质正是保持高效工作的基础。

  一双妙手,于方寸间破译生命密码。未来,他将继续以侠肝义胆为患者,以妙手仁心铸医魂,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图 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

编辑:郑国瑞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