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实施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

原标题:

为符合条件的人群公益免费早筛五类高发癌种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实施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

  在卫生健康领域,肿瘤防治始终是备受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我国肿瘤新发病例仍呈上升趋势,其中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均有所升高。临床数据显示,惠州地区的肿瘤发病情况与全国趋势相同。

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从牵头实施惠州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到深耕智慧医疗推动AI赋能肿瘤学科发展,再到落实“医疗服务加减法”十大便民惠民行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简称市一院)以创新驱动肿瘤防治能力跨越式发展。立足百姓健康所需,市一院“八大中心”战略布局下的肿瘤诊疗中心,以关口前移、技术革新、智慧赋能、模式创新、服务升级为抓手,担当为笔,实干为墨,打造肿瘤防治的“惠州样本”。

  关口前移

  牵头实施惠州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

  “我的父母都得过癌症,所以我一直很担心有家族遗传,就趁着这次机会做免费肿瘤筛查。”家住江北的陈阿姨今年66岁,在市一院进行了肝癌、肺癌的筛查后,她对于免费筛查的公益项目竖起了大拇指。

  2025年4月15日~21日是第31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防癌?健康生活”。4月16日上午,结合惠州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以“肿瘤早筛行动,人人共享健康”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在市一院举行。当天,市一院工作人员通过问卷调查、风险评估、高危干预等方式,对市民进行恶性肿瘤的早筛和预防,仅半天时间就为118位市民进行了肿瘤早筛项目,其中筛出肺癌、甲状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前列腺癌等高危人群共计49人,高危人群检出率41%,这些人群作为潜在的高风险个体,受到了医院的重点关注。

  做好肿瘤早筛工作是健康惠州建设的核心任务。记者获悉,惠州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由市一院牵头实施,此次行动联合全市10家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将胃癌、肺癌、肝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纳入筛查病种范围,提高恶性肿瘤早诊率,并对筛出的高危对象进行综合干预。

  依托覆盖全市的“市—县(区)—乡镇(村)”三级肿瘤防治网络,市一院将牵头联动全市各县区医疗机构结合上述五类高发癌种,计划为惠州10万常住居民提供免费筛查,及时发现肿瘤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干预和随访。同时针对需要治疗的患者,通过网络化诊断,优化病人的治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求医,以实现在惠州市内解决大病治疗问题的目标。据悉,当前该院正探索建设肿瘤“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治监测报告平台。

  癌症,是威胁百姓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有的癌症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检查和干预,一经确诊就已经是中晚期,因此错过黄金干预期,治疗难度大大增加。据介绍,作为全市肿瘤早筛行动的牵头医院,市一院在肿瘤早筛早诊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本次肿瘤早筛行动致力于响应国家关于加强肿瘤防治工作的号召,一是通过普及癌症防治科学知识,倡导群众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二是鼓励高风险人群主动参加癌症筛查,促进早诊早治;三是指导癌症患者及时接受规范化诊疗,并定期复查。通过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守护群众健康。

  前沿技术

  肿瘤界领军人物领衔 硕博人才近九成

  走进市一院肿瘤诊疗中心,瑞典Elekta Infinity直线加速器、德国西门子32排64层4D-CT模拟定位机、荷兰核通铱-192高剂量率后装机等国际前沿的诊疗设备陈列其中。依托这些设备,能够开展先进的放射治疗,可精准定位肿瘤,在高效治疗的同时减少创伤,从而大大减轻患者痛苦。

李俊在义诊现场耐心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本版图片由市一院提供

  经过发展,精准微创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肿瘤根治术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验证。随着相关诊疗设备的不断更新迭代,市一院在肿瘤领域手术方面的便捷性和精准度得到显著提升。除了放射治疗外,该中心还能针对各种实体肿瘤及淋巴瘤,规范化开展化学治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肿瘤热灌注治疗、热疗、肿瘤消融治疗、肝癌的血管介入(HAIC/TACE)治疗等等,可全方位满足不同肿瘤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治疗需求。

  作为市一院集聚优势医疗资源打造的“八大中心”之一,肿瘤诊疗中心在该院院长、惠州市肿瘤界领军人物袁霞的带领下,综合实力日益提升,开放病床130张,有日间输液病床50张,每年接诊大量患者,其中不少是从省内乃至国内其它城市慕名而来。

  据悉,作为学科带头人,袁霞多年来通过完善人才的“引育留用”链条,引领团队不断突破创新,逐步将中心打造成为惠州肿瘤医学人才高地,推动肿瘤疾病救治能力逐渐迈向省内前列。截至目前,团队有医师23人,硕博比例接近九成,其中博士3人,硕士17人,高级职称占比接近一半。

  随着精准、微创理念在临床的普及,市一院在肿瘤诊疗领域也探索形成了一套精准医疗模式,依托医院精准医学中心,可根据免疫组化结果及基因检测结果制定精准治疗方案,为低毒高效的肿瘤治疗提供坚实保障。

  诊大于治。在肿瘤诊治领域,前沿技术应用于筛查检测,发挥着重要的“前哨”作用。据悉,市一院掌握成熟的早筛技术,包括采用血肿瘤指标检测、低剂量螺旋CT、胃肠镜、彩超、粪便甲基化检测、肿瘤相关抗体检测等手段,涵盖肺癌、上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甲状腺癌、肝癌、大肠癌、宫颈癌等瘤种,这些早筛技术均在该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根据相关数据,去年在市一院的体检人次超过6万,其中发现肿瘤指标异常的群体占3%,这里面有小部分人发现为早期癌症,通过积极的手术干预,全部人皆治愈。

  智慧化升级 签约华为 加速人工智能在肿瘤领域落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医疗时代悄然来临,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入将为肿瘤学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年4月,市一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在加速构建智慧医院的同时,也推动肿瘤诊疗、早筛工作实现智慧化升级。

  袁霞表示,作为在全市率先与华为达成全面合作的医疗机构,市一院不断探索AI诊疗模式,赋能肿瘤学科发展。目前医院正加速推进为智慧化诊断、智慧化治疗和智慧化服务等,进而提升医疗效率、肿瘤诊疗精准度和可及性。

  从“家族有肿瘤史,我要做什么体检项目?”到“肝癌体检建议多久一次?”再到“肿瘤标志物主要有哪些?”“筛查乳腺癌,只做乳腺B超够不够?”事无巨细,所有疑问困惑都有AI全面解答,这对体检者而言,肿瘤体检的困惑有了向导答疑,体验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于医生而言,有了“神助攻”让临床的诊断更精准了;对医院而言,肿瘤健康管理工作也变得更加智能、人性化。这是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落地”后发生在市一院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幕。

  作为率先在惠州部署DeepSeek AI系统的医院,市一院致力于加速人工智能在肿瘤等诊疗领域的应用场景落地。今年初,市一院健康管理中心率先启用AI总检系统,将DeepSeek全面接入体检管理,利用AI的优势为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权威可靠的信息和数据。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健康管理中心的AI主检、智能导检、AI辅助诊断等多个场景。“对肿瘤科医生而言,AI应用于体检报告智能分析、影像判读等,可大大提高筛查效率和准确性。”惠州市抗癌协会会长、市一院肿瘤诊疗中心主任李俊表示。

  智慧医疗赋能肿瘤早筛还体现在互联网医院的支持上。依托全新升级后的互联网医院平台,肿瘤患者及需要定期筛查的肿瘤高风险人群可以实现线上挂号、在线复诊、在线咨询、检查预约、门诊缴费、查询检查检验结果等服务事项,全方位满足新形势下的就医需求。不少患者竖起大拇指:“一部手机,足不出户就可以一键触达肿瘤专家!”

  一体化诊疗

  部分晚期肿瘤患者也能实现长期生存

  “早期肿瘤80%可治愈!”李俊表示,肿瘤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癌症80%以上可治愈,即使是晚期肿瘤,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加上医院内部以及医院之间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模式的普及,患者通过规范化的肿瘤治疗,也有部分能实现长期生存的目的。

  老刘(化名)是一名肝癌晚期患者,合并有乙肝后肝硬化晚期,在市一院肿瘤科就诊时,医生检查发现他已出现黄疸、大量腹水以及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手段在此情况下难以施展。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市一院肿瘤内科与关联科室消化内科迅速开展联合会诊。消化内科专家依据其在肝硬化治疗方面的深厚经验,提出方案以进一步处理肝硬化并发症。在转诊到消化内科后,老刘接受了药物治疗、营养支持、腹水管理等综合治疗。一段时间后,老刘的病情明显好转,黄疸消退,腹水消失,肝性脑病得到有效控制。

  “像老刘这样的例子不少,很多肿瘤患者的病情极为复杂,对他们的诊治涉及全身性问题,并非肿瘤科就能独立解决,需要跨学科合作、综合治疗。”李俊表示,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下,市一院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肿瘤内科、外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专家团队,为患者尤其是疑难危重恶性肿瘤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个性化康复方案和全方位关怀,实现一站式管理,一体化诊疗。

  作为“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消化系统肿瘤多学科诊疗(MDT)创建单位”,市一院积极引领消化系统肿瘤治疗高质量发展;作为“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医院依托一体化诊疗模式,积极为患者提供肺癌全方位诊疗。

  作为全市较早且成熟在肿瘤诊疗领域推行MDT的医院之一,市一院集聚院外合作资源推出“升级版”MDT,根据患者需要联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等国内知名医院专家开展联合诊疗,开启肿瘤治疗2.0模式。该院还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建立结对合作,专家组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参与MDT与治疗方案制定,接轨前沿理念与技术,为惠州患者提供国际化、多元化的治疗选择。

  便民化服务 落实惠民便民措施 树立为民典范

  在肝胆外科随诊,肿瘤内科住院,放疗中心CT引导下完成消融手术,患者陈叔(化名)的整个诊疗过程十分顺畅,无需在各科室间辗转奔波,他也因此成为市一院肿瘤诊疗中心一体化诊疗模式下的受益者之一。

  2024年,以全新面貌示人的市一院肿瘤诊疗中心门诊正式开诊。这是一个集肿瘤诊疗、介入血管科、营养科、血液内科、静脉治疗导管门诊于一体的综合性诊疗中心,真正实现了肿瘤相关科室的一站式服务,让肿瘤患者不再奔波于各个科室之间,尽享便民体验。

  肿瘤诊疗中心门诊的全新打造,是医院完善学科布局的体现,也是落实便民服务、优化患者就医体验的举措之一。为了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市一院立足患者“急难愁盼”不断发出“真招”“实招”。

  现场排队抽血,再交由护士将血样滴入在测癌试纸上,等待20分钟后就能显示结果,本人稍作等待现场就能领取一份快速报告单。这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期间,记者在市一院做肝癌早期筛查项目时候的亲身体验。

  伴随现代筛查技术的成熟,患者的检查、检验也变得更便捷,比如肺癌筛查,患者只需接受低剂量CT平扫即可,整个检查全过程耗时不到5分钟。近年来,市一院不断优化内部流程,加派夜班人手,并科学优化检查预约、查询等服务,使得检查的患者在免于辗转奔波的同时,也能更便捷地获取检查结果。

  做好医疗服务“加减法”群众满意“倍数乘”。今年,市一院紧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紧扣惠州市卫生健康局的部署,聚焦群众就医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落实“医疗服务加减法”十大便民惠民行动。该院重点在加强便捷出行引导服务、加强检验检查提速服务、加大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量、加强手术快速康复全流程服务、加强门急诊便民服务等行动上发力。

  全国药物性肝损伤规范化诊疗示范中心、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广东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广东省CINV规范化管理示范病房、惠州市肿瘤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凭借卓越的医疗技术与优质服务,市一院依托肿瘤诊疗中心揽获众多荣誉。在勇攀医学高峰、打造肿瘤诊治新高地的征途中,市一院肿瘤团队信心坚定。未来,该院将不断补短板、强优势、提水平,书写肿瘤防治新篇章,朝着建设省内一流肿瘤治疗中心的目标迈进!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

  相关链接

  惠州市恶性肿瘤早期筛查项目筛查对象和内容

  ■筛查对象(须满足以下要求):

  1.出生日期在1949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之间;

  2.惠州常住居民,即筛查前12个月内在惠州居住6个月以上;

  3.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筛查内容:

  针对符合筛查对象标准的人群进行癌症发病风险问卷调查,科学评估罹患肿瘤疾病风险,筛出高危对象并针对不同癌种,进行以下免费干预筛查:

  1.前列腺癌:开展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

  2.肺癌:开展胸部低剂量CT检查;

  3.肝癌:开展甲胎蛋白检测,同步行肝脏彩超检查;

  4.胃癌:开展电子胃镜检查;

  5.甲状腺癌:开展甲状腺彩超检查。

  ■专家呼吁:

  癌症并非不可战胜,关键在于“早”。市一院肿瘤专家呼吁市民朋友:

  1.定期检查:大多数肿瘤早期皆无症状,随着肿瘤的长大及转移,症状才逐步显现。建议40岁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防癌筛查,如肿瘤指标、乳腺及肝脏彩超、胃肠镜、低剂量胸部CT等项目。特别提醒,高危人群更要定期专项筛查。

  2.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戒烟限酒、均衡饮食、加强运动,避免熬夜,尽量避免摄入高盐腌制食品。同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好心理自我调节,良好的情绪管理很重要。

  3.科学认识癌症:避免“谈癌色变”,正视肿瘤。尤其记住三个“不要以为”:不要以为年轻就不会得癌,临床中的年轻癌症患者比比皆是;不要以为体检就是筛查,常规体检可能漏诊;不要以为癌症都有症状,像甲状腺癌、肝癌早期几乎无症状。

编辑:洪东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