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各学校和幼儿园“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我先行

原标题

垃圾分类主题课堂走进我市各学校和幼儿园
开学第一课 垃圾分类我先行

  “有的垃圾可以活到50岁,有的垃圾甚至能活到1000岁,所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果不进行分类,这些长命百岁的垃圾就会永远地深埋在我们的地球当中……”9月开学季,我市各学校和幼儿园纷纷开启“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主题课堂。

  由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市教育局主办的“垃圾分类齐参与 文明城市我先行”2022年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启动以来,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引导孩子们更深入地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主办单位摄制“开学第一课 垃圾分类我先行”科普视频,以“老师讲课+动漫演示”的形式科普垃圾分类知识,我市各学校和幼儿园纷纷组织观看学习,取得良好反响和广泛好评。

垃圾分类主题课堂生动有趣。惠州日报记者周楠 摄

  ◆因材施教

  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孩子正确分类

  “铅笔的笔芯是有毒的,以前我以为铅笔芯是有害垃圾,看完视频才知道原来是其他垃圾。”9月13日上午,刚上完垃圾分类知识“开学第一课”的惠州市第一小学学生罗熙霓告诉记者。她的同班同学李焘辰则饶有兴致地表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更新了垃圾分类知识库,“比如电路板、电线还有电子产品等属于可回收垃圾,以前我一直以为是有害垃圾。”

  新学期伊始,我市各学校、幼儿园纷纷举办“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主题活动,在观看垃圾分类科普视频后,老师还现场讲授垃圾分类知识,与孩子们互动交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讲解不仅活跃了课堂,更让孩子们加深了对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认知。不少孩子表示,视频短片中提及的塑料瓶、纸盒、果核等都是大家日常接触的东西。课堂结束后,大家依旧兴致勃勃,举一反三列举自己见过的垃圾属于哪一类。

  “绿色的小鹅代表厨余垃圾。”“红色的那只小鹅又萌又酷。”垃圾分类“开学第一课”上,不少孩子对垃圾分类科普视频里的垃圾分类“四小鹅”表现出格外的喜爱。作为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公益广告中的卡通形象,蓝、红、绿、黑四种颜色的小鹅分别代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垃圾,打破了以往大众对垃圾分类四种颜色垃圾桶的刻板印象,孩子在追捧“四小鹅”的过程中也渐渐学会正确分类和投放。

  作为首批惠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单位,惠州市第一小学不断提升师生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该校总务主任陈燕珍表示,学校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因材施教,既增加趣味性又能巩固垃圾分类知识。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以互动小游戏、手工绘画为主,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则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测试、作文竞赛等活动,为强化学生的担当精神和环保责任,每个班级还评选出一名“环保小卫士”。

  ◆知行合一

  学生参加捡跑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环保行动践行者

  “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后,我了解到了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害垃圾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后才可以排放,这样能减少对大自然的危害。”惠州市第一小学学生刘芷彤表示。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从环保和文明的角度看待垃圾分类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功能和意义。“开学第一课 垃圾分类我先行”科普视频不仅阐释了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垃圾分类的意义,还分析了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等内容。不少学生学习后展开讨论,尤其是对生活垃圾“变废为宝”的奇妙之旅格外关注。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在我市各学校,垃圾分类宣传标语和公益海报随处可见。在惠州市第一中学田家炳校区,记者发现学校内设置了十多处四分类垃圾桶以便学生和教职工分类投放垃圾。“学校不定期举办垃圾分类活动,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都非常熟悉,每个班级专门挑选了优秀学生担任垃圾分类员,提醒同学注意做好垃圾分类。”惠州市第一中学田家炳校区总务处干事张万老师告诉记者。

  该校学生王可告诉记者,通过“开学第一课”进一步认识到垃圾分类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实际行动带动更多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健康、文明、绿色的生活观念,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自己的贡献。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直观地让同学们了解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我市各学校、幼儿园运用“理论+实践”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不少学校在暑假期间组织捡跑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公园捡拾垃圾并分类投放,身体力行做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志愿者和环保行动的践行者。

  ◆以点带面

  “小手牵大手”带动家人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

  在“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主题课堂上,老师教导学生要以身作则,做垃圾分类的好榜样。同学们纷纷表示,一定会在日常生活中树立榜样,做保护地球、守护绿色家园的新时代小卫士。

  在惠州市第一中学田家炳校区,该校学生张顺添听完课后兴致勃勃地表示,回到家里,自己会提醒家人及时对厨余垃圾进行分类。记者了解到,除了在学校践行垃圾分类外,不少学生早已将垃圾分类的习惯带到家里。

  记者了解到,我市各学校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并鼓励他们做垃圾分类小小宣讲员,以“小手牵大手”的形式,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行动。

  “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主题课堂是以“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为理念,针对中小学生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探索垃圾分类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模式,通过以点带面,以学生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逐步增强师生、家长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带动全社会践行垃圾分类,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为了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深入校园,惠州市教育局已向全市学校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学第一课”活动。此次以生活垃圾分类为主题的全市学校“开学第一课”活动,是惠州市加强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切实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师生头脑、进活动日常的实际行动和有力举措。

  相关链接

  “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计划”上线

  为让学生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计划”打卡小程序正式上线,学生坚持打卡,上传垃圾分类照片,将有机会获得价值1000元的平板电脑。

  日前,惠州市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惠州市教育局发起“21天垃圾分类习惯养成计划”,邀请学生拍摄和分享自己家庭的垃圾分类照片,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在校学生、家长关注“惠民城管通”微信公众号,参与小程序打卡,将家庭每日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拍照并上传系统,连续21天完成打卡,系统将自动分配抽奖号,活动结束后,由系统自动在完成21天打卡任务的抽奖号中抽奖。奖品设置如下:一等奖1名,奖平板电脑(价值1000元)一台;二等奖5名,奖电话手表(价值300元);三等奖10名,奖学习用品(价值100元);纪念奖若干名,奖文具盒(价值20元)。小程序将向中奖市民手机发送兑奖码。

  本组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李春凤 谭琳 通讯员何亭逸9:07 2022/9/16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