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发展态势“一年一个样”
风起鹏城,潮涌珠江。一块宛如“扬帆启航”造型的巨型黄蜡石,矗立于深圳前海前湾片区桂湾河畔,石上镌刻的“前海”二字遒劲有力。站立石边,极目远眺,一侧是飞虹般跨海的沿江高速,一侧是错落有致的摩天大楼。华灯初上,128米高的“湾区之光”摩天轮点亮城市夜空。前海合作区,生机勃勃。
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从一片滩涂之地到一座现代化新城、深圳经济发展要地、全球投资热土。傲然矗立的前海石见证着前海“一张白纸,从零开始,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的美丽蝶变。诞生于改革开放,发力于深港合作,不断延续的“前海奇迹”,宣示着深圳“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决心。
深圳新地标“欢乐港湾”。
创下新时代的“前海奇迹”
“薄如蝉翼轻如纱,彩云追月引绪遐。”沿着前海大道一路前行,映入眼帘的前海国际会议中心造型古朴优雅、舒展大气。放眼望去,廊桥岸边,路网如织,桂湾公园,绿草茵茵;远眺桂湾金融先导区,高楼林立,错落有致,清澈的水廊道联通前海湾。登上“湾区之光”摩天轮,灯火璀璨,前海风光,尽收眼底。
日期回到2010年,正值深圳而立之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被认为是“特区中的特区”。彼时,当这片滩涂之地仍在填海、无一栋建筑时,园区海堤边最先立起了一块高约2.8米、宽约2.1米,上刻“前海”二字的巨型黄蜡石。
一块前海石,激起千层浪。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施利港惠港“万千百十”工程、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打造“前海模式”、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以“一年一个样”的变化展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一张白纸,正画出最美最好的图画。
在这片开放热土和创新高地上精耕细作、精雕细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经济总量以千亿能级持续提升,深港合作成果丰硕产业集聚实现跨越式发展,创下了新时代的“前海奇迹”。截至去年,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企业增加值2586.05亿元,增长13%;税收收入485.64亿元,增长13.4%。今年前三季度,前海合作区实际利用外资37.86亿美元,增长10.7%;进出口总额(按关区口径)10502.45亿元,增长21.6%。
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身处时代潮头,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如何跑出“加速度”?“到2025年,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引擎作用日益彰显;到2035年,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上一层楼,擘画了崭新前景。
根据《方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将向深圳南山、宝安延展,总面积从原来的14.92平方公里扩大到120.56平方公里,为原来面积的8倍。处于广深港走廊核心和珠江口东西岸联通门户的优越地理位置;1个国际机场、2个铁路站点、7个港口码头、5个对外开放口岸,交通要素齐全……一系列国际湾区核心发展要素得以整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实现了改革优势、发展优势、产业优势的叠加、优化和提升,将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打下坚实基础。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这片“特区中的特区”,必将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掀起中国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浪潮。
深圳市民:期待常坐高铁 到西湖南昆山
在深圳生活7年多,让来自江西赣州的周女士对深圳的公园印象十分深刻。“赣深高铁通车后,希望把深圳公园设计、建设的先进理念带到沿线城市。”周女士介绍,她经常到深圳人才公园游玩,这个公园处处可见人才元素,凸显人才主题,而且设计理念非常人性化。
“现在孩子都大了,在深圳生活也很方便,小孩经常鼓励我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周女士对即将开通运营的赣深高铁非常期待。“希望接下来可以常坐高铁到惠州西湖看一看,到龙门南昆山泡泡温泉。”
文字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卢泓宇 刘豪伟
图片 赣深高铁五城党媒联合采访团记者汤渝杭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