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粪便应该怎么利用?”“不使用化肥农药如何保证产量?”……近日,在博罗县柏塘镇坳头村的叁物园生态农场里,一群生态农业践行者畅谈生态农业发展,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据悉,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坳头村坚持党建引领,立足生态优势,以绿色产业发展振兴乡村。叁物园生态农场是该村引进的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项目,通过不断探索,将生态环境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柏塘镇坳头村生态环境良好。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严把生态关引进绿色产业
“坳头村生态环境良好,周边没有工业,非常适合发展生态农业。”叁物园生态农场负责人张勉告诉记者,这是他选择在坳头村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原因。
这也是坳头村以生态立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回报。坳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道强说,村党支部一直坚守生态底线,通过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的生态优势得到发挥。
在项目引进中,该村既依托生态优势,又以生态为审核标准,推动该村产业绿色发展。这一点与叁物园的发展不谋而合。自2017年安扎坳头村以来,他们一直致力于让这一片土地不因人类的介入而让动植物受到影响。农场占地面积31亩,但将近一半的面积用来做湿地,就是为了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
在叁物园里,将近4亩的土地用于种植时令蔬菜。“我们一直遵循有机种植,完全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包括生物农药。”张勉介绍,对于病虫害,农场也是采用环保物理防控方法。收获后的作物秸秆不进行焚烧,而是通过机器粉碎后覆盖在土地表面,以保护土壤微生物系统、提高土壤肥力。
农场生物种类丰富
农场的用心呵护,得到了小动物们的“反馈”。在初夏,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每到傍晚,成群结队的萤火虫成了农场的“老客人”。
“6年前,这里的萤火虫只手可数。”张勉介绍,萤火虫对生活的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可以视为衡量生态的一个标准。而在叁物园,每年5月中旬~6月中旬,黑夜中都是漫天飞舞的萤火虫,数不清有多少只。
得益于农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复育,叁物园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据统计,目前在农场已发现了20多种鸟、10多种蜻蜓、8种蛙、7种蛇等,具有药用价值的中草药将近20种,而萤火虫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在参观完农场后,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感到欣喜。“坳头村山清水秀,具有良好的生态基础,可以说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宝地。”
农旅融合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以美丽生态为基础,叁物园的“农旅融合”之路越走越顺。“不少学校和家长带着孩子来体验农耕生活。”张勉说,目前,该农场的自然教育、体验活动深受市场欢迎,收益已超过农场蔬菜配送的收益。
叁物园还与落户该村的千贰山喜民宿牵手,共同发展。52岁的坳头村村民黄贵娣在民宿务工一年多,“在这里每天搞搞卫生,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黄贵娣还说,叁物园来了坳头村之后,道路更畅通了,沿路还装上了路灯,农场还将农耕体验活动搬到村民菜地里,给村民蔬菜销售打通新路径。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生态农业,努力开拓客源,通过线上平台,不仅销售叁物园的产品,也让坳头村、柏塘镇乃至整个博罗县的特色产品让更多人看见。”张勉说。
和叁物园一样,“花样年华”苗圃园和胜红月季园,也被坳头村的生态资源所吸引而落户坳头村。钟道强说:“坳头村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村庄的舒适度、文明度和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把村里打造成为美丽乡村典范。”
惠州日报记者李燕文 侯婉怡 通讯员董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