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沥推进“翰墨梅香·竹海温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

原标题:

  横沥推进“翰墨梅香·竹海温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

  十村一圩镇串珠成链带旺美丽经济 

  记者日前沿着横沥镇“翰墨梅香·竹海温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的建设线路行走在各个乡村,不时能看到火热的建设景象:村道上工人忙着铺水泥,对道路进行硬底化升级;一个个小公园、小广场逐步建成;矮陂美丽圩镇建设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即将旧貌换新颜。

  作为惠城区重点打造的两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之一,横沥镇“翰墨梅香·竹海温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于2021年9月正式动工建设,随着各个项目逐步完成,目前已初见成效。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乡村风貌的基础上,接下来该镇将充分利用各村农业和文化旅游资源,因势利导促进产业发展,壮大农业经济,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为乡村振兴“造血”添活力。

横沥墨园村美丽的乡村景观。

  示范带全长14公里,串起10村1圩镇

  据横沥镇农业农村办有关负责人谭伟鹏介绍,横沥镇“翰墨梅香·竹海温泉”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以墨园村为起点,以黄沙洞村为终点,以259省道、YG64乡道和203县道为主线,全长约14公里,覆盖墨园村、翟村村、岭下村、大利村、洋圳村、土桥村、沙岗村、泰安村、矮陂村、黄沙洞村10个行政村和矮陂圩镇。示范带建设的重点项目包括,推进YG64乡道和203县道“四好农村路”建设、道路沿线风貌提升、矮陂长兴美丽圩镇建设、沿线田园整治和美丽田园建设、“四小园”建设、沿线景观节点和标识系统建设等。自2021年9月正式启动示范带建设工作以来,目前各项目基本完工或正在收尾。

  “为推动示范带建设项目落细落实,我们加大督导力度,高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各部门各村全力配合,随着沿线景观节点和标识、‘四小园’等项目的完成,目前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横沥镇党委书记汪建辉介绍,接下来,该镇将继续推进示范带创建工作,抓好沿线10个村1个社区(矮陂长兴社区)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经济,促进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利用墨园村的古村落文化与黄沙洞村的温泉和美丽田园风光等优势,串珠成链打造一条精品旅游路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美景、美食,畅游竹海、泡温泉,感受横沥乡村振兴新成果,以美丽乡村带旺“美丽经济”。

  完善设施优化环境,美丽乡村宜居又宜业

  沿着一条崭新的沥青路走进墨园村,只见村内绿树、古屋、池塘相映成趣,村道边盛放的三角梅、紫荆花仿佛给村道镶上了一道花边,摆放着石桌石凳的小景点、小公园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墨园村党总支部书记刘红兰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风貌提升中,该村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建设“四小园”,目前村内建有3处可供村民休憩的凉亭,打造了64个景观小节点。日益美化的乡村环境和10多栋古建筑,引来不少市民游客探访。看好村里的发展前景,一些外出村民也返乡进行农业种植、投资民宿等,村民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目前,村里的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工作仍在继续,记者看到紧邻东江的堤围路不久前铺上了沥青,部分村道在进行硬底化改造,沿路的景观围墙也即将建设完成。乡村振兴给村里带来了美好的变化,村里也更加支持配合乡村振兴工作。村民骆红兰就把自家位于进村口一块约30平方米的土地让出来建设“四小园”。

  除了墨园村,记者在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的沿线各村均看到一幕幕忙碌的建设场景。比如,黄沙洞村正在平整入村口的土地,准备建设温泉广场;矮陂长兴社区正在建设美丽圩镇,一座座旧楼房经过外立面改造和统一广告招牌,实施道路改造、“三线”下地、污水收集管网工程等,整个圩镇面貌变得更加整洁美观;洋圳村借助精品村建设的东风,结合“三清三拆三整治”,对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对灌溉渠实施“三面光”工程,并在村内建起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配置了篮球场、健身器材、小游园等,结束了村内没有广场供村民休闲活动的历史。得益于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横沥乡村一幅幅美丽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为乡村振兴“造血”

  创建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不仅仅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更在于培育壮大产业,以产业“造血”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当前,横沥正结合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创建,在提升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大力培育农业和旅游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发展格局。

  位于矮陂村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市环通梅菜有限公司,其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北京“庆丰包子”也是该公司的客户。据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有梅菜种植基地350亩,全部实行标准化种植。同时,以“公司+合作社+加工厂+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农户结成利益联合体,每年收购订单近5000吨。

  位于泰安村的健生生态农业基地,其独具特色的星空度假屋、花海、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等,吸引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项目建设不仅给村民和村集体增加了土地流转租金,还为数十名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

  墨园村则大力发展农旅产业,如做好粤菜师傅文化传承,打造“舌尖上的墨园”;通过农业种植发展家庭农场、亲子采摘项目;利用古村文化和美丽生态景观,盘活闲置房产,开发民宿产业,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黄沙洞村的温泉旅游更是引得惠州及周边城市游客纷至沓来,村内现有50家温泉民宿和16家农家乐,温泉旅游产业让村民们增收致富。

  除了这些“龙头村”,其他村也不甘落后,想方设法导入产业谋发展。洋圳村正在与一家农业企业洽谈合作,准备流转400亩土地种植鹰嘴桃,并与周边160多亩鱼塘连片打造“围武桃园”,以土地租金、分红、就业等方式促进村民增收。“春赏桃花夏摘桃,等人气旺起来还可以发展农家乐、民宿,带动村民农产品销售和鹰嘴桃种植。”洋圳村党总支部书记潘伯祥向记者描绘该村的发展图景。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彭红霞 通讯员匡贇

编辑:小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