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宜远更宜繁,惟远惟繁始足看。”杨万里的诗句,道尽了李花的观赏价值。这个时间正是惠城区芦洲镇大兴村李花盛开的季节,近期芦洲镇“大兴杯”首届李花摄影比赛启动仪式也在大兴村举办。随着李花在微信朋友圈中走红,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2月2日记者前往大兴村,与游客一起欣赏李花的优雅之美,体验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二月赏花”开启集人气模式
从芦洲镇中心出发,乡道的公路宽阔平坦,很快就来到大兴村。进入大兴村,眼前正在盛开的李花像雪花飘落在枝条一样,十分优美。游客朋友或三五个好友在李花前摆拍,或情侣成对在李花下漫步,或在李花下坐着弹一曲古筝……
李花性喜寒,大兴村的李花往往都是山上的先开,山下的花期要晚几天,形成山上山下李花次第开放的景象。“今年气候的特殊影响,李花陆续开放的花期更长。”芦洲镇党委委员廖咏琳介绍,为了吸引更多游客,猜灯谜、踩气球、制作灯笼、制作汤圆等元宵节系列文化活动也将在大兴村举行。记者看到,在李子树枝上已挂上了一个个灯笼,灯笼上配上谜语字条,喜气十足。来自惠城区水口街道办的游客涂先生微笑着说,“我体验了不少乡村游,难得像大兴村这样,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又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
“虽然李花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到来,但是好景不常在,李花的盛花期一般都在半个月左右,过了这个时期则很少人来游玩,很难形成经济效益。”廖咏琳介绍,短短的十几天游客流量难以支持村民长期开一家农家乐、民宿或特产店的成本。记者也在现场了解到,游客来到大兴村之后,也遇到了出行麻烦:这里离饭店有一段较远的路途,手机信号也比较弱,甚至连上厕所都成问题。
大兴村户籍人口一共112户500多人,其中常住人口只有40户200多人。大兴村村委书记、主任马建福介绍,大兴村的发展瓶颈都是人口稀少问题所致。目前随着李花吸引来人气,以及芦洲镇“强农兴旅”战略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芦洲镇政府公布了大兴村村庄规划,计划增设公厕、电信基站等,补齐大兴村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李子农副产品的经济业态和村民的居住环境。“目前村里有两处土地正在平整,将作为2家农家乐运营用地。”马建福介绍,大兴村这一系列规划已经开始推进、落实,未来将助力村中“一村一品”的建设。
“五月摘果”注入李子经济新动力
“李子栽植在大兴村有40多年的历史,近十年又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已有将近800亩的种植面积,其中马上结果的李子种植面积有400多亩。这几年李子产量供不应求,带动了村民们脱贫致富。”马建福介绍,由于大兴村发挥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响乡土品牌,在2021年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李子专业村”。
2019年大兴村村道扩建之后,在各种媒体宣传推介之下,近年来每年前来观赏李花的游客过万人次。廖咏琳介绍,李子盛花期让大兴村的李子名气大增,如何利用人气、流量效应实现经济效益,成为芦洲镇政府与大兴村村委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课题。
“李子结果、摘果的时期刚好在五一节假期间,李花的名气带动了5月前来体验采摘李子的游客人气。”游客从赏花看花,发展为到现场体验农民生活、感受摘果乐趣,给大兴村带来的经济效益已超过村民单纯的鲜果批发、零售所带来的收益。大兴村的这一新气象,让马建福看到了未来乡村经济的新增长契机。“二月赏花、五月摘果”的公益宣传,立在了进村的路口,也明确了大兴村发展李子经济的新工作重点。马建福信心满满地表示,以后李子将往山上种植,每年扩种100多亩,着力打造大兴村经济发展新模式。
文 惠报全媒体记者曾镜明
图/视频 惠报全媒体记者 朱金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