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东县多祝明溪小学,下午4点50分,随着下课铃声响起,“爱心接力工作队”的队长准时出现在一年级班级门口,牵着学生小红和小明(化名)两姐弟的手走出校门,专车护送孩子们回家。
12月18日,记者跟随多祝明溪小学的2名学生回家,见证了这一温暖行动。“系好安全带,我们准备出发啦!”一路上,当熟悉的儿歌再次响起,林嘉慧两姐弟跟着音乐开心地唱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校长和老师们每天都会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我们感到很幸福,也很开心。”8岁的小红(化名)是就读于惠东县多祝明溪小学的一年级学生,她用稚嫩的声音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她和弟弟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是爱心接力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教育关怀的见证者。
开创了惠东县教师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先河
因惠东县多祝丰年小学在校学生仅剩2名一年级学生,为营造更优的学习氛围、整合教学资源,在县教育局的鼓励下,这2名住在丰年村的一年级学生转至多祝明溪小学就读。“他们家庭情况特殊,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回家看孩子。家里仅有两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家里距离学校约6公里,家庭无力承担接送任务,如何上下学成为了他们求学路上的一大难题。”惠东县多祝丰年小学校长曾学良介绍道。
为解决这一问题,多祝明溪小学与多祝丰年小学的教师们迅速响应,自发组建了“爱心接力工作队”。该工作队由苏广麟担任队长,曾学良任副队长,黎淑燕、张穗婷、黄雪芳三位来自多祝明溪小学的主任为成员。大家齐心协力,每日驾驶私家车,轮流接送2名学生上下学,并贴心安排他们在校内与教师一起午餐与午休。曾学良离孩子家近,主要承担孩子的上学接送,其他四位明溪小学的成员则负责带孩子放学回家。“从今年11月4日开始,我们一直坚持接送这2名学生上下学,直到他们有能力自行上下学。”惠东县多祝明溪小学校长(挂职校长)苏广麟坚定地说道,“既然承担了这份责任,就要尽力做好。”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多祝明溪小学与多祝丰年小学的老师们用爱心搭起了一座桥梁,共同演绎了一段充满温情与担当的故事,开创了惠东县教师接送学生上下学的先河。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初心与使命,为乡村学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提供学业辅导 给予心理关怀
“刚到新学校时,两个孩子比较内向,不怎么讲话。尤其是弟弟,较为腼腆。在我们的耐心引导下,姐姐逐渐开朗起来,开始与同学们互动交流。”5位参与接送的成员欣慰地分享着孩子的变化。
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老师们打破界限,在学业辅导方面竭尽全力。“像姐姐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在计算方面,我就教她用手指辅助计算,虽然一开始还是会做错,但她也在努力尝试。”苏广麟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不管是课上还是课下,都会关注他们的动态。在每天上下学途中,接送老师都会与两位学生亲切交流,关心他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在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孩子筑起温暖港湾。
“爱心接力工作队”的持续运转,破解了特殊学生的接送困局。这份来自学校的关爱与责任,如冬日暖阳,温暖着特殊家庭学生的内心。家长深切感受到了惠东县教育局、镇政府和村委对学生的关怀与重视,对学校的这一举措也十分感激。在惠东,这段温暖人心的爱心接力故事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温情上演。
惠东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惠东积极践行教育初心,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教育育人工作,扎实推动特殊家庭学生助学保障,呵护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下来,县教育局将持续聚焦特殊学生群体教育需求,进一步完善助学保障机制,加大帮扶力度,拓展帮扶维度,从学业辅导、心理关怀、生活资助等多层面发力,确保每位特殊家庭学生都能享受优质公平教育,在求学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助力惠东教育高质量发展。
惠报全媒体记者叶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