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淡水禁毒社工邹艳玲用情打动服务对象 用心点亮“修心路”

  今年6月26日是第35个国际禁毒日。在淡水街道,有这么一位禁毒社工。从事一线禁毒帮教工作5年来,一直遵循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理念,用心点亮每一名服务对象的“修心路”。她叫邹艳玲。

在淡水街道禁毒教育基地,邹艳玲(右一)为学生讲解禁毒知识。

  2017年,邹艳玲从普通社工转为禁毒社工。“身边人开始不理解,毕竟以前面对的群体是普通群众,而禁毒社工面对的是吸毒、戒毒人员等较为特殊的群体。”邹艳玲说,这次身份的改变,源于身边亲人的故事。早些年,邹艳玲的亲戚因贩毒被捕,她因自己未能及时阻止亲戚而感到悔恨和内疚。自此,她感觉自己身上有使命,必须要做禁毒社工,挽救更多人和家庭。

  “生理上脱毒很容易,但心理上戒毒太难。”邹艳玲说,禁毒社工积极跟进社会戒毒人员、社区康复人员、社会面吸毒人员,帮他们从内心树立“重新开始”的信心,阻断与过去“圈子”的联系,格外重要而且任重道远。邹艳玲主动找他们聊天、询问生活难处,并且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淡水一位戒毒人员因学历较低且有吸毒史,找工作处处碰壁,加上孩子刚刚出生,他变得焦虑悲观。“有一次,他打电话对我说,‘饭都吃不起了’,真是令人心痛。”邹艳玲赶紧买了食物、生活用品到他家探望。随后,她找到街道、社区的妇联部门,积极介入帮扶,关心慰问、介绍工作,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只要他们愿意向我们倾诉,就已拉近了心理距离,我们的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邹艳玲说。也有难以打开心结的服务对象,但邹艳玲总是慢慢接触,用真诚打动对方。通过她的长期帮扶,不少人戒毒成功,家庭关系重修良好,并走上正常工作岗位。以案说法以理服人、用情打动服务对象,邹艳玲一直是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