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21年8月起实施科考项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考团队通过布设红外相机,对保护区内陆生兽类、地栖性鸟类群落的多样性及动态进行监测,为“十四五”期间野生动物保护,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打下坚实基础。近期,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对已投放的25台红外相机数据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共拍摄到陆生动物兽类9种、鸟类11种,其中4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班林狸、豹猫、白眉山鹧鸪、白鹇)。斑林狸、豹猫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兽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白眉山鹧鸪、白鹇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白眉山鹧鸪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物种,亦为中国特有种。此外,也拍摄到国家“三有”动物,如豪猪、野猪、果子狸、鼬獾、丘鹬、橙头地鸫、黑领噪鹛等。
白鹇。
斑林狸。
豹猫。
豪猪。
红外相机具有准确性、长期性、隐蔽性和环境友好性等优势,已逐步成为当前野生动物调查和研究的重要手段。下一步,广东龙门南昆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将继续深入开展科研监测工作,把红外相机监测作为保护区监测巡护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地的保护与管理夯实基础。
文/图 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游璇钰 通讯员张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