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戴好口罩,用手机扫‘场所码’,并测量体温。”类似对话已成为龙门市民出入各种场所时耳熟能详的对白。不少市民在工作人员还未开口,就已拿出手机扫码登记并出示有关信息。
据了解,“场所码”既免去了市民出示行程卡和粤康码的繁琐,还能更好地保护个人隐私,同时也能为疫情防控作出更加精准的溯源管理,起到“一码顶两码”的作用。当前,疫情防控依然处于关键时期。为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公共场所管理,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防线,龙门县各类公共场所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大力推广使用“场所码”。
执法人员到经营场所检查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落实情况。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突击检查
多数经营场所能按要求落实扫码工作
为进一步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近日,龙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县城内部分餐饮店、药店、酒楼等经营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突击检查。
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人次,检查经营户28家。经检查,多数经营场所能按要求创建和张贴“场所码”,并落实进店扫码工作,但仍有部分经营场所存在员工和顾客佩戴口罩不规范、不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扫“场所码”等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责令经营者立即整改。
“为了科学精准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信息溯源和监测,我局大力推广应用‘场所码’。”龙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龙城市场监督管理所一级行政执法员蔡耀骏表示,检查当天,该局重点检查公共场所的“场所码”设置和扫码验码落实情况,确保“场所码”的使用率和覆盖率。
自龙门县推广应用“场所码”以来,不仅在龙门县城严格落实“场所码”设置,各乡镇(街道、区场)也在稳步跟进“场所码”设置和扫码验码落实情况。日前,龙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永汉市场监督管理所组织执法人员到辖区内部分餐饮店、药店等经营场所开展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期间,执法人员检查了各经营场所“场所码”推广使用、人员健康登记、场所消毒等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落实情况。检查发现,各经营场所均严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暂未发现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经营场所。
“我们要求顾客进店前必须先扫码、亮行程卡、测量体温,没问题后才能进店购买药品。如果发现是黄码或者红码人员,我们会马上上报‘三人小组’。”永汉车站附近一药店工作人员表示。
据永汉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刘丽娟介绍,永汉市场监督管理所将继续加大疫情防控工作检查力度,除不定期、不定点对辖区各类经营场所进行检查外,还将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场所经营者责令整改,以督促各经营场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全力筑起永汉镇疫情防控坚固屏障。
一车一码
一键授权完成登记,仅需几秒钟
“您好,上车请戴好口罩,扫一下‘场所码’。”龙门县城青龙路公交站一公交车驾驶员耐心引导乘客扫码,并在查验无误后让乘客上车。
记者看到,“场所码”就张贴在车辆前门,乘客上车前只需扫描公交车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一键授权后便可完成登记,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今年3月10日起,龙门县汽车客运总站已对所有参与运营的大巴车、公交等各类车辆全面启用“场所码”,实行“一车一码”。如今,“场所码”成为保障群众安全出行和公共交通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全站共有营运车辆59台(含大巴车和公交车),目前大巴车开通惠州线、永汉线、麻榨线和南昆线四条线路。”龙门县汽车客运总站副经理何敏锋表示,所有营运车辆都已经贴上了“场所码”。
据介绍,“场所码”作为疫情精准防控的“电子哨兵”,既可实现扫码登记、亮码通行,还能够科学划定重点人群和封控范围,为流调追溯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扫码,可实现乘客实名乘车登记,能够对相关信息开展行程追溯,既可以根据车辆车次、或者线路地点去寻找人员线索,又可以根据重点疑似人员信息查看其出行轨迹。
然而,对于部分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或未携带手机的乘客该怎么办呢?对于记者的提问,何敏锋表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儿童,或未携带手机的乘客需向驾驶员出示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登记,儿童则由陪同乘车人员代为登记,登记后方可乘车。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门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