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龙城街道城西村支书陈火生:盘活资源拓产业 渔鱼相授兴家园

原标题:

  龙门龙城街道城西村党支部书记陈火生:

  盘活资源拓产业 渔鱼相授兴家园

  龙门县“生态田园·恬美瑶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二期)龙城街道城西村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加紧施工,这里的环境将焕然一新。近年来,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火生带领村“两委”干部不断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城西村焕发生机。

  

陈火生。 惠州日报记者汤渝杭 摄

  党建引领

  乡村形成向前发展凝聚力

  城西村位于龙门县城西北方,距离县城1.5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共有25个村民小组。虽毗邻县城,但在脱贫前,村民经济收入以种植水稻、养殖业和外出务工为主,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3万元。

  陈火生早年在外经商,后来回到村里担任村干部,任城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力地推进城西村各项工作开展。城西村现有党员40名,村内建有党建长廊、农家书屋长廊、古建筑宣传长廊,同时在基层党建标准化、“两规三联一法”基层治理、村监会等创新治理方面发力。在党建引领下,城西村一道道难题被破解,整个乡村形成了向上、向前发展的凝聚力。

  “要致富,先修路。”陈火生带领村集体自筹资金82万元完成城西主干道硬化建设,完成各村民小组太阳能路灯建设,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如今,270盏太阳能路灯、近7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6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中心、40KW光伏发电项目、无动力生活污水处理项目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建成,小山村的功能变得如城市般齐全,村民生活幸福感显著提升。城西村成为龙城街道文明村居建设的先行者。

  技能培训

  成立省首个村级行业协会

  如今,走在城西村的乡间公路上,随处可见别致的花草景观和墙绘壁画,这些景观的设计思路来自城西村人,村里有很多手艺人在从事木匠、建筑、装潢等工作,还于2019年4月成立了广东省首个村级行业协会——龙门县龙城街道城西村农民工匠协会,让村民有了大舞台,增加经济来源,提升自身社会价值。

  城西村祖祖辈辈从事建筑业的村民不少,建一栋楼所需的泥水工、木工等都能在这里找到。早在20世纪80年代,城西村就因木匠、建筑工的精湛手艺小有名气,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职业资格培训及考核,村民的劳动并没获得应有的价值。

  2018年9月,针对村里建筑工缺乏职业资格培训考核的情况,帮扶单位和村委会组织首期培训班,城西村66名建筑“土师傅”参加培训,全部通过广东省建设教育协会考试,获颁《广东省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2019年4月,城西村农民工匠协会成立,会员由从事建筑行业的村民组成,几乎涵盖建筑需要的各个工种。帮扶单位从省里请来专家,给他们讲解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提供专项资金培训工匠们的技能。城西村已有106名建筑工匠考取《广东省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合格证》。

  城西村农民工匠协会的成立,为村里的工匠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与技术交流的平台,拿到培训合格证书的工匠们技能提高了,安全意识也提高了,承接工程项目也有了保障,既能在家门口创业致富,也能外出承揽更多的工程,实现以技养家。

  乡村振兴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

  城西村山多地少,种植产业发展缺乏资源。如何盘活有限土地、唤醒“沉睡资产”,是该村振兴的一大课题。

  城西村有耕地面积3000多亩,非常适合水稻等农作物生长,这里生产的龙门大米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让乡村重新焕发活力,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瞄准龙门丝苗米省级产业园建设的契机,经协调沟通,使城西村获得了该项目建设主体之一——龙门县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的支持,将村里有限的耕地集中开发,建成2000亩高标准农田。城西村与龙门县顺喜来水稻专业合作社签订合同,由合作社免费提供优质谷种、化肥、农药及技术指导,同时回收稻谷。

  一时间,村民们劳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纷纷踊跃参与,年收入显著提高。当地还举办“一村一品”丝苗米稻田标志旅游节活动,推动以旅促农、以旅助农、以旅富农。城西村还整合村里现有的产业及香蕉园、青枣园、兰花种植园、绿化苗木基地等,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绿色经济。

  2021年6月,陈火生获评“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陈火生表示,借助“生态田园·恬美瑶乡”乡村振兴综合示范带建设契机,城西村将立足村庄千亩水果种植的产业资源优势,梳理挖掘城西村工匠文化精神,规划发展果园立体种植、休闲度假、精品民宿等项目业态,让城西村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