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围着百姓转 跟着民意走 贴着民生干
“最美基层民警”周究伟用真情付出温暖百姓心田,用责任担当拉近警民距离
周究伟有一套“安全防范五步法”,是他结合长期基层工作经验总结而来,常常在进村入户时为辖区群众讲解,提醒大家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遇到人身侵犯如何快速有效处置等。
周究伟还有一套工作准则: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忧,我有所虑;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难,我有所救。
周究伟,仲恺区公安分局惠新派出所副所长,被辖区群众称为“好周到”警官,2019年初主动申请成为驻村民警,以“专心、真心、热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被评为全省2020年“最美基层民警”。前不久,由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主办的年度“平安之星”网络宣传活动中,周究伟是我市8名“平安之星”候选人之一。
周究伟(右)到辖区企业宣传安全防范知识。
真心办实事换来老百姓信任理解支持
周究伟2014年从部队转业到惠新派出所工作。2019年,按照市公安局“一村(居)一警”工作部署,成为了西坑村、斜下村和平南村的驻村民警和惠台工业区的驻企民警。2年多来,他坚持围着百姓转,跟着民意走,贴着民生干,用真情付出温暖百姓心田,用责任担当拉近警民距离。
“2年多的村警工作经历告诉我,只要你真心地为老百姓办实事,他们就会打心眼里信任你、理解你,支持你的工作。”周究伟对记者说。
在一次对企业员工信息采集过程中,看到一对中年夫妻垂头丧气、忧心忡忡,周究伟便上前询问这对夫妻。这对夫妻情绪不好,心情很低落。周究伟跟他们讲自己20岁背井离乡当兵入伍的经历,非常理解他们在异乡打拼的难处。听了周究伟的讲述,他们主动向周究伟说明情况。原来他们的孩子已经到了入学年龄,但是因为户口不在仲恺,想办理居住证,曾专门请假去办手续,结果耗费一天时间却没办成。
周究伟和同事主动协调户籍民警,指导夫妻俩在线申请居住证办理,帮助他们补齐手续,最后在小孩上学前解决了居住证问题。在那之后,这对夫妻到处宣扬“有问题一定要找警察,找咱们的驻村警察”。还会主动帮民警宣传户籍政策,解答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的困惑。
“周究伟工作室”搭起警民连心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在疫情防控中,周究伟与社区干部、医务人员组成“三人小组”,同其他村警一样,挨家挨户进行疫情防控政策宣传,并对返乡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在村口设立便民服务站,从细节入手做好疫情防控,建起抗击疫情坚强屏障。
春节假期,社区居民谭女士一家三口从疫情重点地区开私家车回到仲恺,周究伟和同事立刻上门登记核查并告知注意事项。第二天,谭女士因路途奔波休息不足,身体感到不适,但是因害怕被隔离、害怕疫情、害怕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在民警二次上门回访核查时,谭女士有意隐瞒了相关情况。
“三人小组”在社区大力宣传防疫政策,同时把防疫保障措施和服务落实到位,慢慢消除了谭女士心中的害怕和疑虑。3天后,谭女士经过考虑以及家人的劝说,鼓足勇气在社区防疫群中谈到其有咳嗽、流鼻涕的症状。周究伟和同事得知情况后马上联系谭女士,安抚她的情绪,承诺会尽快带口罩和药物给她。当时,疫情正紧张,口罩是稀缺物品。周究伟和同事们每人都捐出口罩及时送过去,并帮她买了电暖宝,通过社区小网格提供上门送菜、送药、送宣传服务,并积极与医院沟通联系。所幸,经医院检查,谭女士只是患普通感冒。
2020年11月,“周究伟工作室”成立,辖区群众经常来找周究伟聊天,倾诉生活压力,“周警官,我的小孩要上大学了,我要好好努力赚钱啊!”;也会找周究伟解决邻里纠纷,“周警官,隔壁家养狗,经常搞脏我的房子,还吵到老人小孩睡觉!”;还会征求周究伟的建议,“周警官,惠城区教育资源比较好,可是我舍不得离开这里,我该不该搬家?”
有的同事调侃工作室是辖区群众的“树洞”,周究伟则认为这是用心搭建的警民连心桥,将发挥拉近警民距离、解决群众身边事的重要作用。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付巨晗 通讯员黄辉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