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举子赴京赶考往返费用需120两,朝廷补助最多不超过30两…

  原标题:

  揭秘宾兴馆碑刻密码 探讨惠州宾兴与科举

  【编者按】

  惠州自古文风兴盛,丰湖书院、宾兴馆、归善学宫、黄氏书室……这些或官办或民办的书院、学堂等建筑遗产,是惠州古代教育场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惠州人才教育、学术研究、凝聚和涵养惠州人文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其中,宾兴馆是目前广东省内发现并保存完好、且直接与古代科举制有关的建筑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作为古代科举制度下的产物,前后为科举服务了八十多年,在资助惠州学子应试、培养人才、振兴文教等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宴席”上,士子们一起“大快朵颐”

  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宾兴馆也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2011年,惠州市启动宾兴馆修复整治工作,修缮过程中,馆内遗留的《宾兴馆碑记》《宾兴馆条约》、同治二年(1863年)二月碑记和清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碑记等四通石刻得以妥善保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陈志华教授在考察宾兴馆的时候曾提出,馆内保存完好的石刻碑记,是目前中国乡土建筑中最能反映科举制度的实物之一,十分珍贵。

  能得到陈志华教授如此盛赞,碑记到底记录了些什么?透过碑记,我们又能够追溯些什么历史故事?


道光八年(1828年)宾兴馆条约碑记

  以“宾兴礼” 宣“尊长尚贤”

  惠州宾兴馆为当时惠州府唯一较具规模、管理最完善,专为科举服务的社会组织。“宾兴”一词,始见《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宾兴”之意,国内诸多学者已有阐述,有学者认为宾兴会是清代出现的一种民间助学、助考组织。华南农业大学杨品优博士在其《清代江西宾兴组织探析》中认为,清嘉庆、道光朝时期,为资助士子参加岁科考、乡试、会试、诸贡朝考等,各地兴起了众多的科举会社组织,称“宾兴组织”。宾兴馆《宾兴馆碑记》亦明确记载,其由各乡绅士议置宾兴馆租贷生息,为士子进身赏典,实为宾兴组织。

  据《宾兴馆碑记》前言:“我归邑各乡绅士,议置宾兴馆租贷生息,为士子进身……文风振而士气伸,皆于是乎在矣。”馆内的《宾兴馆条约》序言也记载:“馆额宾兴,以饮宾兴之费而名,所以励士子而兴文教也。”由此可得知,宾兴馆是由归善各乡绅士集资,以文教兴邦而建,专门为资助县中士子参加科举考试。

  在宾兴馆大堂内,有官员与宾客相互作揖的塑像,这是清代官员为参加乡试的生员举行的送别典礼“宾兴礼”的其中一个步骤。旧时地方官仿古乡饮酒之礼,设宴招待应举之士,谓之宾兴。宾兴礼分为送行、乡饮、礼仪和捐助,是当时宣扬科举制度崇高性的仪式,在于宣扬尊长尚贤的道德伦理观念,衬托出应试者的荣光与高贵,进而可扩大科举对荣耀乡里、光宗耀祖的影响。

  在《中国方志丛书》所录的地方志中,对“宾兴礼”称谓及具体内容稍有差异,其中直接称为“宾兴”的地方志有71种,称为“宾兴礼”的有28种,另有22种地方志中的宾兴礼是指所有科举送别典礼以及为中举者举办的庆祝宴会,有10种地方志则认为宾兴礼包括乡、会试两个级别的送别典礼,大部分地方志记载“宾兴礼”是指府、州县地方官为参加乡试的科举生员举行的送别典礼。

  清光绪《惠州府志》等史籍也记载,由地方官方主导,有关宾兴礼仪而举行的“乡饮酒礼”,其目的在于宣扬尊长尚贤的道德伦理观念。惠州知府程含章所撰写的《宾兴示》也详细记载了宾兴礼举办的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现场布置、礼节等内容。

  在宾兴馆内清同治二年(1863年)及宣统三年(1911年)两通碑记中,记载了本会出息太少,赏典、祀典、宾兴俱无从给发,乡会试、宾兴、京费概暂停止等。


宾兴馆碑记

  管理制度 公开透明

  清道光八年(1828年)《宾兴馆碑记》镶嵌在宾兴馆中路一进天井旁建筑墙体,碑高125厘米,宽62厘米,碑文楷书竖排,目前可辨认约155字(不含捐款名单)。

  在碑文上的捐款名单中,记载着总理首事6名及副理首事36名,后面罗列的捐银方名录,凡捐肆拾两银以上,可见录者有庠生、贡生、生员、监生84人,都留有芳名。

  这块碑记里包含了古代士子考取功名前的称谓,如庠生、生员是秀才向官署呈文时的自称(明清时期州县学称“邑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或“茂才”);监、贡生则已是国家人才,其中贡生是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士子(清代贡生,别称“明经”);监生是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的学生。自清顺治四年(1647年)起,贡生考取后可以于次年廷试,廷试合格便可以录用为七品京官或知县。

  从碑记所列的总理首事、副理首事及捐银人员名单可见,当时的宾兴馆已实行公开透明、开放的原则,其经营管理也是有组织、有管理制度的。《宾兴馆条约》碑记中,几乎八条都是关于宾兴馆经营管理方面的制度。《宾兴馆条约》碑记立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镶嵌在宾兴馆中路二进中厅建筑墙体,碑高118厘米,宽68厘米,碑文楷书竖排,共刻1300多字,分为《序》跟《条约》两部分。

  其中,《条约》有八条,其中有六条内容是关于扣除科费的规定。其余则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科费资助的规定,列出了士子领取资助的要求,如务要领出藩司文书路照,先交首事验明,将会试原卷交首事验明,始得给领;另一方面是关于奖赏及本身的管理,如签建立业,公举总副经管,嗣后历年生息及行赏各公事,不能不择人办理。又规定统计人数多寡贴出知单,依照银数匀派,不得侵蚀。

  这一管理模式保证了古代这种助学、助考活动顺利进行,甚至在朝廷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后,宾兴馆仍一直维持运作,前后接近100年,成为有章可循、名副其实的一种社会助学组织。


道光年间宾兴馆碑记镶嵌在墙上

  解“士子有志观光,每多阻于盘费”难题

  从《宾兴馆碑记》所记载芳名及条约第六条“今议捐签银两置业生息”中可以看出,宾兴馆的经费收入主要有两项:一是捐款,宾兴馆接受各绅士捐资,捐资人员为参加过科举的生员、监生等;二是息钱,条约记有“董理将所出息预定省费银贰佰员,交岁科两考馆中子弟,府县学等子弟最高名者各一人,同领带省发放”等内容。

  宾兴馆的经费支出也有详细的记载,一是助学助考费,即发给馆中子弟及府县学等子弟的岁科、正科费用,如条约规定至京费,每举人会试给盘费伍拾员,至乡会试盘费,则不论题银多寡,皆一体给予。二是奖赏,规定进学补廪每份赏花红银四两;恩、拔、岁、副、优每份赏红花银二两;中举者每份赏花红银四两,中进士者每份赏花红银八两;点词林侍卫者赏花红十二两。三是给四位总理首事的资费,如条约规定四人(即总理首事四人)每人另给鞋银四两酬劳。四是举办活动费用,如同治六年碑规定每年办祭品银十两,清宣统三年碑记规定神饮福者每名给以鞋金银二毫。

  宾兴馆条例碑记第六条说:“士子有志观光,每多阻于盘费。”清代光绪末年,四川合川(现为重庆)有个叫丁治棠的举人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前往北京参加会试的全过程,往返一共用了八个月时间,经受了晕船、生病的折磨,还付出了相当高昂的差旅费。古时考生赴考时不仅收入全无,又要准备如车马费、旅店费、饮食、盘缠,再加上需准备购买一些考试用的脂烛水炭、衣席等。一般人家实难筹措有关费用供考生科举。同时,明清两代,从南京沿运河至京城需时3个月,从南京至广州大约也是3个月。因此,如果走运河路线,古代从惠州到广州再到京城也要半年多时间,期间费用可想而知。

  据有关学者测算,当时惠州举子赴京往返一次的费用每人约需120两,朝廷给予的补助最多不超过30两,多数考生的应试经费仍需靠自己来解决。因此,宾兴馆对科举资助进行相关规定,给应试者提供免费或者廉价食宿,尽可能地资助应试士子,给以一定的路费、奖赏等,在帮助士子们实现步入仕途、光宗耀祖的梦想方面,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促清代惠州人文蔚起

  宾兴馆的建成,促进了清代惠州府属人文蔚起的局面,据《惠州府志》《惠州市志》等有关史料显示,清代,惠州府共有文科进士15人(不含龙门)。在宾兴馆建成之前的200年间9人考取进士,在该馆建成后仅80年间,高中进士者达6人,按比例较之前有大幅增加,从侧面反映出宾兴之举大大促进和激发了士子求学、寻求考取功名的欲望和决心。

  宾兴馆在为古代科举服务的这段历史时期,也正是清代经济衰退、民众疾苦,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清政府从“守其常而不知其变”到面对鸦片流毒、英军入侵、太平天国起义、英法联军之役,再到“洋务新政”、戊戌变法及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最后各地反清武装起义此起彼伏,清朝最终覆灭。

  至此,宾兴馆的作用与功能走到了历史尽头。如今,宾兴馆及馆内现存的四通石碑,作为科举时期的见证文物,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重大,其建筑遗产保存了古代真实的环境特征,真实反映了古代科举制度情况,为后人研究清代宾兴及科举提供了史料依据,是非常珍贵而重要实物资料。


宾兴馆

  文脉链接

  惠州现存书院学宫书室约50处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海生

  文物普查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显示,惠州地区现存各类书院、学宫、书室约50处,多数已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位于惠城区桥东惠新西街的归善学宫,在元泰定二年(1325年)由惠州路同知暗都刺始创。学宫亦称孔庙,是地方官办的育才机构。

  归善学宫创办至今700多年,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浓厚的文化内涵,是惠州文脉的发源地之一,是历代培育人才的重要场所,也是古代归善县城现存文物古迹中最重要的亮点和古建筑标志,人文积淀深厚,具有较高的文物艺术价值。

  经历代扩建,建筑面积一度达3万多平方米。学宫建筑齐全,明代就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先师庙、明伦堂、教谕室、东西两庑、号房、嘉善祠、忠义孝悌祠、名宦祠、乡贤祠、青云阁、文昌阁、肃雍亭、会馔堂等。1946年,省立东江临时中学迁回惠州,复名省立惠州中学,在归善学宫复课,面向东江各县招生。1954年,改名广东惠阳高级中学。1968年曾为惠州市第二中学使用,1978年复校,仍称惠阳高级中学。

  学宫内的古建筑后逐年被新校舍替代,现仅存明代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所建的戟门和大成殿,现存建筑保存完好,仍立于惠阳高级中学内。

  1990年,归善学宫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在清代,特别是雍乾时期,东江客家科举人才不断涌现。以家族书院为主要形态的乡村基层书院兴办和普及,表现出家族性和密集型态势。惠东多祝蔡氏、惠阳镇隆和秋长的叶氏就是其中的代表。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秋长沙坑叶特茂和叶特盛兄弟捐资建设挺秀书院(又名象山中学),时为叶氏家族私塾,后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扩建为书院,现位于惠阳区秋长街道象岭村象山麓。

  挺秀书院历史悠久,建筑保存较好,环境优美,是惠阳秋长历史文化的精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是惠州现存较少的古代书院之一,是一处难得的古代书院建筑。创办200多年来,该书院培育了不少英才,著名侨领叶亚来、北伐名将叶挺等都曾在此读书。

  书院坐南向北,通进深34米,通面阔53.74米,占地面积约1827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由三进、横屋、后座构成。中轴线上排列三进两层院落,一进牌坊式门楼,门额书“挺秀书院”四字。

  据了解,挺秀书院还是中共秋溪支部成立旧址和路东农民抗敌同志总会旧址,具有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革命史迹。2004年,该书院被公布为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文/钟雪平 图/惠州市博物馆

  策划统筹/羊城晚报记者 马勇 陈骁鹏

  

编辑:海晏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