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现在流行的汉服,与这件惠州藏品有着不解之缘

原标题

展示明代服装 弘扬汉服文化
“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VR城市巡展”惠州站开幕

  “曳撒,读法源自蒙古语,为‘一色’变音,来自蒙古语‘质孙’”。3月11日,“中华礼赞:中华传统文化服饰VR城市巡展”惠州站开幕,讲解员在明代服饰展品前介绍。明朝的曳撒作为汉服主要款式之一,对于惠州来说并不陌生。国家二级文物、市博物馆收藏的明朝仪仗队的三彩陶,其中陶俑的青衣装扮,即取自明朝曳撒的原型。

惠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明朝仪仗队陶俑。

  市博物馆陶俑衣着体现明代中后期风格

  曳撒为明朝裙袍式袍服,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元朝蒙古族服饰文化痕迹。曳撒最早起源于元朝质孙宴上色彩整齐划一的质孙服,《元史》有记载,“质孙,汉言一色服也,内廷大宴则服之。……下至于乐工卫士,皆有其服。”在元朝的质孙宴上,从上到下都要穿着统一的质孙服。

  元人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在质孙服的形式上规定采用汉服特色“右衽交领”。质孙服的窄袖特色,适应元人喜欢狩猎和竞技的生活习惯,辫线和腰带则是为了骑马时保护元人的内脏和腰背。

  进入明朝,官员、内侍不再像元人那样需要骑马、狩猎,为了适应明人的生活习惯,质孙服原来的窄袖改为了宽袖,体现为琵琶袖、箭袖的形式;腰部设计也变宽松了;质孙服的左右两侧还出现了摆,明刘若愚《酌中志》有载:“其制后襟不断,而两傍(通‘旁’)有摆。”同时,质孙也有了另一个名称“曳撒”。

  明代中后期,士庶阶层也开始流行穿着曳撒。青色的曳撒,在明朝属于没有职守的下层人服饰,市博物馆的明朝仪仗队陶俑,一副青布曳撒,体现了仪仗人员在明朝中的地位。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南都诸医》卷七载:“南都在正嘉间医多名家……常服青布曳撒,系小皂绦顶圆帽,着白皮靴。”陶俑的打扮与顾起元的描述很接近,可见为明朝正嘉年间或之后的明人在庄重场合的普遍打扮。

惠州汉服爱好者在活动中表演。

  汉服展示活动走进惠州街头、景点和社区

  曳撒起源于元人的质孙服,由于在元朝统治者的推广之下,已经深入汉人的服饰文化传统之中。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想要废除“胡服”,《明史》还记载了明人讥讽曳撒为“皆近服妖也”,事实上却难以消除质孙服的影响,反而大力继承发展了这一种元人服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无论元人、明人,都属于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这就体现在服饰上融汇多民族元素。今天汉服热兴起,明人的曳撒也自然成为了汉服的主要款式。

  “如今的‘汉服热’,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敬仰和传承。”惠州市华服文化促进会副会长陈晓晓表示,每个朝代的汉服都有不一样的美,大家对汉服的热爱并非一味复古,而是对本民族的东西有越来越多的审美与需求。

  汉民族服饰在明代末年后逐步式微。从21世纪初开始的汉服运动促使了“中国华服日”的确立,2018年由共青团中央发起,选定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为“中国华服日”。在传统节日或重大活动节日,惠州的汉服爱好者们身着传统服饰,走上街头、走入景点、走进社区。

  今年以来,汉服的爱好者齐聚惠州东坡祠景区,参与“惠州有礼”手信汉服集市活动,向市民展示非遗文化和本地文创产品。岭南书院·丰湖书院春节主题系列活动,“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元宵系列文化活动之游园雅集”活动先后在丰湖书院举行,汉服巡游为节目之一。惠州市华服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欧阳敏表示,“汉服秀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宣传惠州,让更多人了解惠州。”3月7日,惠城区桥西街道金带街里,20多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女职工漫步街巷,展现桥西街道妇女干部职工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示昂扬奋进的时代风采;仲恺高新区潼湖镇,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3周年主题活动中,一群女干部职工身穿汉服进行走秀,促传统家风、展女性风采……

  “汉服秀”不仅仅是在“华服日”举行,现在在很多节日民俗活动中,大家都会着汉服出席。陈晓晓表示,汉服只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通过汉服这个载体,可以让更多的人认识活动背后的文化精神内涵。惠州汉服活动已超越了传统的审美场面,在与惠州元素的文化融合中得到传承发展,不断走上文化惠民的活动舞台,以文化浸润文明,推动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曾镜明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