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水粽制作颇费时 淡水刘志宁坚守传承勾“乡愁”

  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物质条件的丰富,粽子、糍粑等过去在特定节日才能吃到的美食,如今已成为日常小吃。在惠阳淡水,刘志宁和他的客家灰水粽,在竞争激烈、品牌更迭速度加快的饮食界,占有一席之地,令食客念念不忘。来自于大自然馈赠的“灰水”,经过转化和沉淀,与糯米完美结合,成为朴素无华又令人垂涎的灰水粽,其貌不扬,却成为另类“宠儿”,作为“乡愁”民间美食,勾起了人们对旧时光的无限念想。

灰水粽甘香爽口,带有淡淡的植物芳香。

  耐心精制换来难忘味道

  民以食为天。年少的刘志宁抱着这样朴素的理想,带着学艺的决心,从老家湛江一路来到惠州,开始学厨生涯。18岁那年,他在惠州市银华宾馆师从全国优秀面点师张奇峰,学到了很多点心的制作方法。从后厨学徒到酒店点心部主管,再到多家餐饮店负责人,商海沉浮中,刘志宁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初衷——遵循食物本身的味道。渐渐地,他制作的粽子在餐饮行业小有名气,也成为他的招牌特色。

  刘志宁对粽子情有独钟。粽子是他童年时代一年一度盼望的美食。当家长吆喝着孩子们上山帮忙砍树枝时,他就知道端午节快来了,能吃到日思夜盼的粽子了。那些年代缺衣少食,老百姓做的都是灰水粽。灰水粽,制作“灰水”是关键,有人用花生壳或者黄豆秆,也有人用干稻草,但实践经验告诉刘志宁,野外生长的布惊叶才是烧灰的最佳选择。

“灰水”的制作过程颇耗时间。

  “灰水”的制作过程颇耗时间。布惊叶烧成的灰烬盛起来用水浸泡1天,然后将这些灰装进布袋,放到水里重复煮沸几次,将灰渣过滤掉,再把灰水静置,待杂物沉淀下来,这“灰水”便成了天然的碱水。小心盛出澄清后的“灰水”用来浸泡糯米,再等待1~2天,糯米就像变了戏法一样成了金黄色。

  然后,将同样从野外采摘来的粽叶清洗后卷成漏斗状,包裹好糯米,放在柴火灶大锅中翻滚煮沸三、四个小时,就可以迎来一锅热气腾腾的灰水粽。

  人生需要沉淀,如同美食需要等待。这样算下来,从准备工作到真正吃上灰水棕需要四天左右的时间。粽子一出锅,孩子们等不到蜂蜜或白糖上桌,迅速剥开滚烫的粽叶,色泽金黄、晶莹剔透的灰水粽就迫不及待入口了。

  “灰水粽甘香爽口,带有淡淡的植物芳香,但我们小时候甚至还吃出了鸡油的肥美。”刘志宁说,做好的灰水粽,除了自家人慢慢吃,还会在端午节走亲访友中,被当作相互赠送的礼物。“虽然材料都差不多,但每家每户的粽子味道又有着微妙的不同,大家互相分享,快乐加倍。”他回想,过去没有制冷储藏设备,大人会将灰水粽捆绑后悬挂在屋里高高的主梁上吊着,这样能放好几个月都不会变质,可调皮的孩子们会去找竹竿爬梯子戳下来“偷吃”。

  那时的夏季,灰水粽是清凉解暑的佳品,冷吃是最好的选择,以蜜糖、白糖或黄糖蘸来吃最惬意,第一口清香软糯,第二口甘甜舒爽,第三口回味无穷。

  坚守中传承 传承中创新

  时代变迁,初心不改。在惠州惠阳,刘志宁的餐饮生意越做越大,但他拿手的还是各种粽子,尤其是在制作灰水粽上,他始终保持着传统的制作技艺。野外生长的布惊树越来越少见了,刘志宁就特地开车下乡寻找,发现后就跟当地农户签约采摘采购。糯米是粽子制作的核心部分,他通过与惠州山区农户合作,已经形成独有的稻米基地。

刘志宁到野外采摘粽叶。

  前不久,东江客家菜名厨曾世英跟随刘志宁下乡体验了一把灰水粽制作。他感慨:匠心坚守老味道,得来真要下功夫。令曾世英印象深刻的是,在野外砍下的布惊树枝叶,立马就可以烧灰,浓烟熏人,但烧出来的灰烬,却不急着拿去浸泡,必须放置一夜。刘志宁对此解释说:“通过空气的氧化,灰烬才能实现发酵成碱。这样的等待是必须的。”

  都说商场如战场,时间是金钱。但在追求传统美食高品质的道路上,容不得捷径或侥幸,刘志宁踏实走来。他说,这是自己内心的老味道,也是令不少街坊乡亲食客回味的食物,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坚守,传承下去。

  在刘志宁经营的惠州市幸福饮食管理有限公司的粽艺文化长廊上,挂满了许多与粽子文化相关的书画资料,消费者或参观者可以完整地了解粽子生产的全过程。

  这几年,刘志宁还以节庆和各类旅游文化活动为契机,向全社会传播裹粽技艺和文化,通过课堂教学和实地实践,将裹粽技艺和灰水粽文化传递给在校学生,希望生长在物质丰厚时代的后生们记住粽子演变、传承的故事。在对老味道的传承中,刘志宁还根据现代人的口味需求,创新开发了15种迷你粽,既迎合当代人在餐桌上作为辅佐食物的需要,也能在大鱼大肉的餐桌上,作为祛火解腻、养生保健的好选择。

  如今的粽子,已不是端午节才能吃到的特色节令食物,它变得非常大众化,但每当吃着粽子,很多人都知道,其实吃的不只是粽子,还有童年的味道、家的味道。正如一个最普通、最简单的灰水粽,经过时间的沉淀,传递着亲情的信息,成为难以忘怀的味道,人们把这种味道叫作乡愁。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李芳娟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香金群

编辑:任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