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政府工作报告热词,憧憬更加幸福美好2022年

原标题:

  盘点政府工作报告热词,憧憬更加幸福美好2022年

  利用“园区眼”平台加快项目建设 完善“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

  “企业点菜”、“链主”企业、“园区眼”平台、环西湖文博群落、“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干货满满、含金量高,特别是出现在报告中的热词,迅速成为代表委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个个热词,勾勒出奋进的坐标,也标注出幸福的刻度,让人们对2022年充满信心和期待,对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充满无限憧憬。为此,记者盘点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引人关注的部分热词,憧憬更加幸福美好的2022年。

  01 企业点菜 启动“企业点菜”2.0版本提升工程

  报告内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健全企业家意见处理和反馈机制,推动企业家更好参与制定涉企政策,实现涉企政策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点菜”。

  解读:“制定涉企政策就像做菜,饭菜可不可口、合不合味,企业最有发言权。”市发展和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其让企业饭后点评,不如提前参与到点菜、做菜的过程中,从源头解决助企惠企难题。

  为进一步发挥企业家在推动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建设,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2022年我市将启动“企业点菜”2.0版本提升工程,通过强化“全周期”有效参与、扩大覆盖面、畅顺沟通机制、强化刚性约束等,持续优化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机制。

  02 “泛在普惠”政务服务体系 拓展“惠服务”政务服务集群

  报告内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自助办、一次办、就近办”,构建完善“泛在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

  解读:“泛在普惠”政务服务是指政务服务无处不在,人人都能得到实惠,由数字政务提供全面可触达、惠及各群体的优质公共服务。去年,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创新推出“标准办”“延时办”“惠帮办”“身边办”“特色办”等模式,构建线上线下便利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政务服务进一步惠企便民,助力优化惠州营商环境。

  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在创新系列政务服务便利举措的基础上,持续构建“泛在普惠”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办实事开新局·十惠行动”重点民生项目落实,完善“全市通办”“惠帮办”“延时办”政务服务新举措的工作机制、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惠服务”政务服务集群,上线“智惠批”服务事项350项以上,落地实施“一件事”主题服务800项以上;做好标杆大厅优化提升工作,建成5G政务示范大厅,增强线下线上政务服务协同效应。

  03  “链主”企业 支持大企业勇当“链主”

  报告内容:发挥大项目、“链主”企业带动效应,不断做长做精石化产业链。

  解读:“链主”企业一般指的是在整个产业链中占据优势地位,对产业链大部分企业的资源配置和应用具有较强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力,并且对产业链的价值实现予以最强烈关注,肩负着提升产业链绩效重任的核心企业。

  我市支持大企业勇当“链主”,在全市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以及家具、服装、制鞋等优势传统产业中遴选出TCL、中海油、中海壳牌等一批集成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产业链拉动作用大的骨干企业作为“链主”企业,梳理“链主”企业供应链清单,建立对“链主”企业和产业链内配套企业的常态化服务机制,协调解决“链主”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问题。

  目前,我市已举办了华为、海康威视、创维数字、小米公司等多场供应链合作对接会。支持行业商协会每年公布“最具责任感链主企业”名单。对有效推动我市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链主”企业,在总部落户、土地、人才、产业扶持等政策方面优先予以支持。

  04  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集群生态 加快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生态体系

  报告内容:加大力度培育一批根植性强的“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集群生态。

  解读: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集群生态是指龙头企业在产业配套、研发销售、厂房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发挥优势,高效整合配置资源,带动和帮扶中小企业,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形成大中小企业信息联通、产能对接、品牌共建、知识产权和销售渠道共享等深度产业协作配套模式,实现以大带小、以小促大、以优助强的良性互动。

  为构建惠州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集群生态,2020年11月,我市印发实施《惠州市推动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工作措施》,支持龙头企业或商协会打造“云上供需对接”平台,实现信息高效实时联通。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创新资源要素,组建“企业+联盟”协同创新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实现大中小企业之间多维度、多触点的创新能力共享、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同时,支持设立供应链公司、发展供应链金融,加快构建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产业生态体系。

  05  “园区眼”平台 跟进服务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建设进展

  报告内容:利用“园区眼”平台加快推进项目,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亿元以上,切实提升园区承载力。

  解读:“园区眼”平台是市工信局搭建的跟进服务全市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工业项目建设进展的系统。“园区眼”平台利用卫星遥感拍摄技术每月对7个千亿级园区进行拍摄,形成1米级精度的地图,实景反映园区整体地形、地貌变化。各园区可根据实际需求,个性化加载园区规划、土地收储、路网、企业等基本数据,为县(区)提供基础的园区项目地理信息平台,用于开展招商活动。

  2020年5月,我市出台工业园区提质增效行动方案,以“千亿园区,万亿产业”为目标,以打造“3+7”工业园区为抓手,把工业园区建成全市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先导区,为惠州打造“2+1”现代产业集群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如今,在“园区眼”平台等一系列措施的力推之下,全市“3+7”工业园区建设热火朝天,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日益完善,3个国家级产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7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初具规模。

  06  环西湖文博群落 打造区域性“类博物馆群”

  报告内容:启动环西湖文博群落、东湖旅店二期等项目建设,打造更多城市文化IP,更好彰显鹅城千年文化特质。

  解读:环西湖文博群落即发挥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在环西湖周边建设一批陈列馆、展示馆等“类博物馆”,打造区域性的“类博物馆群”。

  我市筹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在历史街区打造一批小型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展示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东坡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现已梳理14个活化利用点,包括丰湖书院、原东坡纪念馆、留丹亭、逍遥堂等。结合具体的建筑空间落位,遴选能够代表惠州文化的优秀主题,探讨内部每个建筑的文化展陈主题,打造主题鲜明、特色各异的主题博物馆群,将项目建成惠州的文化名片,并成为带动周边片区城市更新的超级引擎。

  同时,我市将充分拓展文旅产业新业态、新玩法,突出形式多样化、承载内容复合化,让环西湖文博群落成为西湖片区的“流量担当”。

  07  做好“家门口”生意 为惠州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带来新机遇

  报告内容:主动对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做好“家门口”生意。

  解读:RCEP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简称。2020年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今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

  根据世界银行标准,中国不再属于低收入或中等偏低收入经济体。为此,多个普惠制给惠国近几年陆续宣布取消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在我国陆续从32国普惠制毕业的背景下,RCEP的正式启航对我国进出口企业外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1月1日0时05分,惠州首票RCEP原产地证书在惠州港海关顺利签发,签证金额3456美元。惠州港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本次申签RCEP证书的企业,既往出口东盟可享受协定零关税优惠,但出口日本货物因中日之间无自贸协定而无法享受减免关税优惠,在日本需按相关关税税率进行缴税。而在RCEP协定正式实施后,该企业此次出口日本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直接享受零关税优惠,这将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带来全新机遇。

  08  边建设边转化“沿途下蛋” 积极推动重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报告内容:按照边建设边转化“沿途下蛋”的思路,积极推进同位素研发、重核素合成等重大科研项目,促进离子膜、超导加速器等一批科研成果落地。

  解读:在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集聚国内外能源领域创新资源、建设全国性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中,两大科学装置和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以下简称“省实验室”)将积极推动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成熟一批转化一批,用孵化出来的技术制造产品,缩短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时间周期,实现在科技创新中持续性产出科技成果、持续性转化带来产业成果,实现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以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长久服务惠州产业发展。

  我市将继续依托两大科学装置和省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重点聚焦石化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努力实现从“0”到“1”的重大突破。加大东江实验室科研项目引导力度,推动一批核产业相关的科研成果落地,培育同位素、重离子微孔膜、医用重离子治癌装置、应用型加速器等未来产业。

  09  打造异地选苗、惠州成长的模式 加快推进深圳异地孵化器建设

  报告内容:设立更多异地孵化器,打造异地选苗、惠州成长的模式。

  解读:2021年11月,由仲恺高新区与深圳TCL十方垂直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惠深创新中心(异地孵化器)正式动工建设。惠深创新中心依托惠州、深圳两地产业资源和创新优势,是一个集企业孵化加速服务、产业及投融资合作对接、产业创新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双创服务综合体,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越环境和贴心服务,更有地方政府和龙头企业资源加持,致力于陪伴和帮助创业团队成长壮大,帮助全球科创人才在大湾区实现创业梦想。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引进30个优质项目落户。

  今年,我市将继续抢抓“双区”建设机遇,主动承接深圳、广州科技创新资源外溢,加快推进深圳异地孵化器(惠深创新中心)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广深优势创新资源引入惠州的节点平台。引导企业在惠设立研发机构,引进大湾区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在我市共建研究机构。

  10  “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 到2025年高速公路里程达1210公里左右

  报告内容:加快推进惠龙高速、惠河高速改扩建、深汕第二高速大亚湾至坪山段,建成广惠高速金龙互通,推动实施惠坪高速、惠肇高速、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完善“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

  解读:“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全力推进惠霞高速(一号公路)建设,实现陆海呼应、江海联动。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加快实施东西轴线(惠坪高速公路、惠州机场高速)及沿江轴线(惠州至肇庆高速公路惠城至增城段),带动沿线产业和组团片区发展。

  据了解,在现有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我市计划新建惠坪高速,完成沈海高速惠州段扩建,实现惠州与深圳市及深汕特别合作区已建高速公路均达到6车道或以上。建成惠龙高速,实现市区与龙门县之间高速公路1小时互通。

  加快推进惠肇高速、长深高速河源热水至惠州平南段改扩建工程惠州段和惠东环稔平半岛高速公路建设,开展龙门至仲恺高速公路前期研究工作。到2025年,基本形成“九横八纵三加密”高速公路网格局,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210公里左右。

  统筹 惠州日报记者袁畅

  采写 惠州日报记者李向英 龚妍 刘豪伟 谢宝树 刘炜炜 谭琳 通讯员欧珊珊 张金金 钟文斌 李迅

编辑: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