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非凡十年】五块特色教育品牌是这样炼成的——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发展纪实

 

 孩子们在体育节上的足球比赛中释放活力。

  开展“中国梦 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对孩子们进行理想信念教育。

  奋进新时代,潮涌大亚湾。教育是一个地方发展、进步的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亚湾区在努力让每一位孩子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实践中,培育并涌现出了一大批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以下简称“华中师大亚湾附小”)便是其中之一。学校位于深惠交界地带,紧邻坪山河,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华中师范大学、东圳房地产公司三方合作办学至今已经八年。学生来自于服务辖区的老畲村和龙光城北区,教师队伍主要选拔自热爱家乡教育事业的本地优秀教育工作者,两位校长均为华中师大特聘专家。

  八年来,学校在大亚湾区委、区管委会亲切关怀下,在大亚湾区宣教局直接领导下,在东圳地产全力支持下,在华中师范大学专业指导下,在社会各界关爱下,已经成为区域示范、辐射引领、颇具特色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多次荣获大亚湾区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绩效考核优秀单位、教学质量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快速发展秘诀是什么呢?带着这一问题,惠州日报记者近日探访了该校。

  以文化人篇

  传续优秀文化,崇尚“阳光向美”,学校主动发展、高品质发展,彰显“五感”与奋发向上办学活力

  目标文化助力发展。学校发展目标是让党感到放心、让社会感到信心、让学生感到开心、让家长感到安心、让教师感到舒心。

  地域文化促进发展。大亚湾秉承惠州“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的城市精神,引进华中师大来惠办校,促成文化融合。

  大学文化引领发展。学校践行华中师大“忠诚、博雅、朴实、坚毅”是校训,首任校长叶祥佳运用周洪宇教授“阳光教育”理论,形成“阳光引悟”教育品牌,磨练出教师引领垂范、快乐创业、争先创优、奉献我能的“四种”精神,用六年时间创造了16项市级及以上骄人办学业绩。

  文化初心铸就发展。2020年8月,接任校长罗晓带领师生开辟“阳光向美”新天地,让“阳光教育”走向美好。美好教育立足教育优质、均衡、公平、开放、全纳,努力让师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着眼于每个师生个体的生命,促进主动发展、全面发展、有良好个性成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新时代学生;追求教育适合师生、人民满意、社会认同,让教育带着“颜值”,达到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美好境界。阳光与美好相遇,正引领师生焕发美好人性、培养美好人格、创建美好教育、拥有美好人生。

  如何让学校文化在师生中落地生根?如何让学校文化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呢?

  培育美好校园文化,活动平台是重点。教师“博学雅行 大道至美”读书分享、“教师素养”分组赛、“美好教育”案例征集、讲“红色经典故事”等这一系列活动,铸“爱生”师魂,立“敬业”师德,提“博雅”师能。学生围绕“中国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新时代好少年”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学生不断从文化积淀、自主发展和责任担当中提升核心素养,践行“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担当使命。开展“童心向党”歌曲、绘画、舞蹈比赛,组织“一起向未来”系列开学典礼、假期综合实践活动,组织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读书节、艺术节。“美丽心灵春夏行”主题活动,“美丽心灵阳光行”“保护地球接龙行”“读书滋养心灵行”,从“自我、自然与社会”三个维度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学党史 做雷锋 见行动”,学生将雷锋“八种精神”根植于心,外化于行——文明礼貌的春风精神,团结守纪的大雁精神,诚实纯真的水晶精神,热心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主动向上的火箭精神,自强勇敢的雏鹰精神,永不服输的钉子精神,勤俭节约的吃苦精神,随处可见,各美其美、至善至美日成校风。

  培育美好校园文化,评价导向尤为重要。在教师工作评价中,考核常规工作,质与量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个人与集体结合;考核重点工作,进行分项“争先创优”,上不封顶,激发教师潜能和创造力。在学生学业评价中,有期末学业等级评价,有过程分项评价,如各项竞赛表彰和“六美少年”,还有“文明小学生”“美德少年”等综合性评价,引导学生发现与展示自己的优势,成为自信向美的小学生。

  目前,“美好教育”这粒种子已在学校生根发芽,逐渐开花结果。“博学雅行 阳光向美”在线网络公众号,将“美好教育”理念与实践通过故事具体生动地走进人的心田,微视频、小视频“立体形象”诠释与展示教育的美好。

  课程设置篇

  建立“四维”美好课程体系,推行“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体系育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课程是落实育人目标的载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为此,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的同时,把体现地域特点发展学生优势的校本课程纳入日常课表,满足学生发展兴趣爱好的需要。

  建立“四维”美好课程体系,五育融合。建设以“身心健康”为内容的美体课程、以“完善人格”为内容的美德课程,以“宽基赋能”为核心的美慧课程、以“创新实践”为核心美雅课程。

  体现“五育并举”实施体系,体系育人。学校在教学长廊展示已开设涵盖心理团辅、体育、音乐、美术、文学、书法、编程等32门校本课程情况,报名参学学生占全校学生近50%。

  2019年启动足球项目。2020年底,学校改造了5人制人造草坪足球场。与惠州市大江足球俱乐部合作,成功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学校不仅利用体育课开设足球课程,让学生人人可以学习足球,每学年一次足球联赛,还组建了各年龄段的男女足球校队。在2021年大亚湾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中,首夺全区小学男子足球桂冠,在校园内外引起巨大的反响。

  沙画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校本课程。每次这门课程班的学生多达200余人。目前,已有50多名学生沙画作品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其中14幅沙画作品被广东省许钦松艺术基金会永久收藏,指导教师王丹萍荣获广东省第一届“许钦松乡村美术教育奖”。在2022年惠州市群众艺术花会(少儿艺术)活动中,熊轩晗同学沙画作品《追寻梦想》从全市近千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喜获惠州市美术组金奖,位列美术组5个金奖第一。在大亚湾区2020年中小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示活动中,“童心绘梦”沙画艺术工坊荣获一等奖。沙画教师申报沙画校本课程课题研究,成为惠州市“十四五”教育规划立项课题。

  节假日综合实践课程已经常态化。“我们的节日”序列,引导学生在过节中,了解中华传统节日,传承优秀文化成果。“暑假寒假生活指引”用具体任务带动学生发展积淀文化、自主发展、责任担当核心素养,如读书练字、体能锻炼、家务劳动、科技环保、发展特长,引导学生向自然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社会学习、向同伴学习。

  健全人格培养的课程已经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全体、全方位落实,学科渗透、课程科普、活动辅导、研学拓展、专项团辅、艺体联动、个人咨询有计划开展。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苗天长博士到校指导,承办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现场交流培训,3名教师的心理健康课在市区获奖,3件心理情景剧荣获市区一等奖。

  据不完全统计,仅近两年,学校的校本课程班学生在区级及以上比赛中获奖650多人次,其中围棋班连续两年代表学校参加区青少年围棋比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小白鸽合唱团、舞蹈队、小主持人班、创意绘画班作品多次荣获市区一等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已成为美好教育重要成果。

  教师发展篇

  建设“德艺双馨、求精求美”干部、教师队伍,共同打造“美好课堂”,做培根铸魂新时代好教师

  共创美好教育的“共”,融合干部、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力量,用团结的力量,催生奔向美好教育的智慧火花。

  班子团结示范是保障。因合作办学的现实需要,学校校长、书记分设,校长坚持组织原则,坚持党的组织领导,确保领导班子凝聚力、战斗力,重大事项先与党支部书记沟通再决策落实。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引导教师克难奋进、积极进取,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党政齐心,其利断金。目前,学校领导班子团结,教师关系和谐,形成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校级干部带领中层干部坚持“五项修炼”——常怀忠诚之心,把忠诚于党深植于教育;常怀仁者之心,把服务师生践行于始终;常怀公正之心,把公平正义落实于工作;常怀锐气之意,把作为担当贯彻到实际;常怀求真之意,把实事求是贯穿于创新实践。

  教师团结奋进是关键。以“信守誓言 阳光向美”系列师德教育为引领,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内容,建设“德艺双馨、求精求美”教师队伍。干群“共担当、共创造、共分享”,在计划、组织、指导、考核中形成共同成长的格局。立足共同发展,干部教师放在同框,愿景引发前进动力。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带领教师摩、模、磨、悟(3M1W),促进专业发展。解决发展难题,持续推行“青蓝工程”,满足不同教师价值实现需求。

  做好质量管理是硬核。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实施计划安排、组织实施、检查督学、反馈评价闭环管理,在关键处下功夫。

  提高集体备课质量,大力推行集智备课制。三级集智备课制是每单元1小时、每周30分钟、每天10分钟,时间年组自选,线上线下结合,以效果为先,做到“六落实”,即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流程、任务落实。

  增进教学经验交流,认真落实“华师”督学。督学是华中师大合作办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一环。学校自开办以来,每学期本部都会选派位于武汉市的华师附小各学科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到校督学,坚持听1节课、评1节课、上1节课、说1节课,坚持线下(疫情前)线上(疫情后)结合,坚持新教师与专家同课异构、集体备课、深度交流,快速提高了新课堂教学水平,全校已有10余位教师的优质课在市级以上评比中获一二三等奖。

  基于目标与发现的问题,持续开展课题研究。学校持续开展美好教育之“人人研讨课,天天研讨课”,“教学课题研究月”参与率100%。研讨课常态化,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双减”政策实施,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学校通过教师作业设计比赛,引导教师设计作业把握科学性、突出生活性、体现差异性、彰显多元性、力创创新性。现在,遵从顺应天性、呵护个性、舒展灵性、植养品性的美好教学原则已经成为全体教师共识和不懈努力的方向。

  学校建设篇

  着力美好校园生态营建,重视与社会和家长互动,建设美丽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

  学校内外环境互动与优化,是共创美好教育的有力保障。

  内部自然环境和育人环境有机融合,建设“四品”校园。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立体化、精致化、童趣化同步建设,形成以绿色为基调,符合学校实际,体现学段特色,总体风格一致,有儿童品相、书香品味、生态品质、美丽校园。美化“青少年宫”和班级环境,每月举行班级文化评比交流,展示各班特色。

  优化信息技术2.0与教育融合环境,建设“智慧”校园。每位教师在“微校”、校园公众号、QQ群运用希沃平台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形成集教育性、知识性、服务性、数字化为一体的智能、自能教育与管理环境。本校教师两次为全区承担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现场交流会,2名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典型案例还分获广东省奖项。

  校外环境与“家校共育”同行,建设教育“共同体”。定期举办“美好教育讲坛”在公众号发布,组建“家校社共育”同盟,形成美好教育共同体。完善校、年级、班级家委会组织,发挥其参与学校管理与服务的作用,完善家委会工作机制,办好家长学校,密切与家长的沟通。利用华中师大北京研究院党教授的“新父母课堂”和“慧家教”平台专家,引导家长和教师打好“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做好“组合”,家校社资源搞好“整合”,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社会环境与“综合治理”齐抓,建设平安健康校园。以惠州市最小应急单元的实施为契机,以学校为圆心,以社区为阵地,以法制副校长、健康副校长为两翼,定期邀请综治站等成员单位到校调研、检查校园周边环境,请兼职副校长到校作专题法制、健康辅导,提出整改项目,年年有新成效。

  人文环境与“师生关爱”行动同步,建设和谐美好校园。将更多善意与温暖体现在校园每个场景、流程、细节,让学校没有一个局外的人,没有一个掉队的人,没有一个受冷落的人,没有一个被遗弃的人,人人体悟“此处心安是吾乡”,校园成为“最美现象”发源地。

  八年剑出鞘,奋力向美好。一张蓝图绘到底,瞄准目标接续干,华师大亚湾附小收获了美好的今天,也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版文字 惠州日报记者祁大忠 通讯员黄国臣 刘嘉琪

  图片由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惠州大亚湾小学提供

编辑:李影君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