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预期增长7%!惠城:推动一流中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原标题

惠城:推动一流中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7%

  春潮涌动万象新。3月1日,惠城区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在西湖大剧院召开。惠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翟树宇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总结2022年重点工作,为新一年高质量发展定目标、绘蓝图。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历经疫情考验后推动高质量振兴发展的关键之年。报告提出,惠城区要进一步坚定“市区一体”理念,继续坚持“强平台、抓项目、提质效”经济工作主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工业投资增长2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

  报告就推进园区建设、紧抓项目落实、提升产业能级、城乡融合发展、增强民生福祉、加强政府建设等六个方面重点工作,对全年政府工作作出了最新部署,将着力打造实力惠城、品质惠城、幸福惠城、平安惠城,推动一流中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今年目标

园区供地2000亩以上,园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550亿元

  此次报告为提高发展质量“划重点”,提出要提升发展能级,聚力发展制造业,加快壮大经济总量。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实施制造业当家战略的主战场,将是惠城增量提质的重要平台载体。

  推动资源要素向园区集聚,按照市“万亩千亿”的目标,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70%以上用于工业项目及配套建设。今年园区将完成土地收储4600亩,供地2000亩以上,为项目落地提供充足用地保障。

  加快壮大园区工业总量,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医药等重点产业,力争全年新开工项目25宗,新投产纳统项目16宗、新增产值90亿元以上。今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50亿元。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实施市政工程项目41宗,推进产业园内学校、医院、公园建设,多渠道、多模式建设商业中心、停车场、人才公寓等配套设施,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产城人”融合的典范。

引进一批10亿元制造业项目,新增产值50亿元级企业

  抓项目、强投资,牵紧发展“牛鼻子”。惠城提出,将坚持“项目为王”的导向,强化措施落实,形成“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火热局面。

  “强化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先进城市的产业协作,招引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翟树宇说,将引进一批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计划准入项目60宗,力争新摘牌项目达到40宗,供地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

  今年,惠城计划安排重点项目89宗、总投资643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1宗,投资额395亿元。落实重点项目“五个一”机制,加快TCL产业基地、利元亨三四期等项目建设,促进天宝智能装备项目一期、华南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投产达产。力争今年新增产值50亿元级企业1家、10亿元级企业2家以上,新增“小升规”工业企业120家,形成滚动发展格局。

  经济之“稳”、发展之“进”,离不开营商环境之“优”。惠城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继续健全区领导挂点联系大企业大项目工作机制,优化零条件预审、摘牌即动工、竣工即验收工作机制,探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协作机制,以及全面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及“粤商通”平台。

力争新增高企181家,国企资产达150亿元

  惠城提出,今年将全力抓好有效投资,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恢复和扩大消费是重要课题。惠城依托水东街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深入挖掘祝屋巷、金带街等历史街区资源,加大红色文化、东坡文化保护开发力度,促进餐饮、住宿、文化旅游等行业消费恢复。支持华贸、印象城、港惠等重要商圈加快发展,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家电等消费。大力推行“物联网+商贸物流”,着力引进一批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

  同时,深入实施高企培育计划,形成企业繁茂生长的“生态雨林”。惠城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1家,总数达648家;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0家,总数达160家。支持国资国企创新发展,力争资产规模达到150亿元。

推进85个老旧小区改造,实施“一十百千”产业发展工程

  惠城作为中心区,城市是“门面”,刷亮颜值与优化管理同等重要;乡村占地逾三分之二,资源禀赋丰厚,发展大有可为。

  以城带乡,融合发展。惠城提出,提升城市品质,深入开展金龙大道(惠城段)沿线、城市出入口环境综合整治,加快推进金山湖一二号桥、水口江滨路一期等道路建设。推进85个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擦亮“惠民空间”品牌。加强“智慧城管”建设,狠抓城市管理突出问题整治,营造更干净、更整洁、更有序的城市环境。

建设一流中心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一十百千”产业发展工程,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建设1个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培育10个产业示范村,着力打造“都市农业”经济圈。打造10个美丽乡村精品村,持续推进仍图圩和矮陂圩2个示范圩镇建设,今年再创建三栋、横沥、汝湖3个美丽圩镇。深入实施绿美广东大行动,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绿美惠城。

新增公办学位1.2万个,推动健康养老服务项目建设

  惠城将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切实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扎实做好教育事业,不断提升优质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医疗是基础性民生事业。惠城将新建、扩建金峰学校、金石学校二期、第五中学附属学校等4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1.2万个;新增10所公办幼儿园,3500个学位。持续推进三院二期、二妇幼新院、芦洲镇卫生院芦岚分院、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卫生健康和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建设健康惠城。

发展医疗事业,建设健康惠城。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村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同时,适度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生活保障标准,新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700套。

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确保财力促发展保民生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报告提出,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依法行政履职责、廉洁从政树形象。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力度,推进严格规范文明执法。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促发展、保民生这个“刀刃”上。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谢菁菁 实习生张家浩 通讯员周文媚 母书鹏

编辑:任己章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