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A、B型却没有C型血?

 

 市民参与无偿献血。

  刚刚过去的学雷锋日,惠州市中心血站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吸引了很多市民的积极参与。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也非常踊跃。献血现场,部分参与献血的市民对献血相关知识不太了解。“为什么有A、B型血却没有C型血?”“O型血输给谁都可以吗?”“近亲之间可以输血吗?”……为了更好地让更多市民了解血型和献血相关知识,让更多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主管技师邓树章为市民做了解答。

  血型不存在C型

  有市民疑惑:都是以字母表示的血型,为何不按照A、B、C的字母顺序来,而用靠后的字母O表示?为何没有C型血?邓树章表示,医学上将血液分为A型、B型、O型以及AB型这四种类型,也就是如今所使用的ABO血型系统。根据现有资料,关于血型的划分,最早可追溯至1901年。那时,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塔纳通过把健康人血液两两混合,根据凝集情况把其分为A组、B组、C组,后来其发现C组不能准确描述其不凝集其余两组的特点,所以他用了德语“Ohne”(即没有,不凝集)来代替C组的名字,即O组。几年后其同事发现了AB型血,ABO血型系统的四个血型因此初步成形并沿用至今。

  O型血是“万能血”吗?

  日常中,人们常把O型血比喻为“万能血”。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相对于其他血型来说,O型血更容易被受血者接受。

  邓树章表示,事实上,O型因为没有A抗原和B抗原,不会与A型和B型人体内的A抗体B抗体发生凝集,所以被认为可以输给任何人。但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在非抢救的情况下,还需要Rh(D)相同才能输血,而且O型的相容性是只存在于ABO血型系统。人类的血型系统有44个,抗原超过400个,所以O型血的“万能”还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

  血型并非一成不变

  大家普遍认为,血型都是不变的。但是事实是如此吗?邓树章介绍,血型系统存在多样性,抗原的表达也涉及很多因素,所以血型并非一成不变的。

  据介绍,临床上最常见是疾病或治疗导致血型改变:如获得性类B血型就是某些肠道细菌生成类似血型抗原的物质导致的血型改变;部分血液病能让抗原的活性减低导致无法检出,导致血清学血型改变;非同型的干细胞移植会让受者原本的抗原表达减少,也会导致血型改变;还有如I血型系统的i抗原只表达在新生儿,随着年龄的长大i抗原消失,I抗原显现。所以,血型并非一成不变的。

  近亲之间不宜相互输血

  我们知道,在进行骨髓、肾脏等器官或者组织移植时,经常会在亲人中优先寻找配型相合的供者。不过,邓树章表示,在输血时情况却恰恰相反,近亲之间不宜互相输血。

  据悉,近亲输血容易引起输血后移植抗宿主疾病,主要的“元凶”是活性的淋巴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的攻击性。邓树章介绍,近亲之间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很接近,HLA就像淋巴细胞的“身份证”,人类的免疫系统需要通过这个“身份证”来判断输进去的淋巴细胞是否为自己身体的,如果不是就会“消灭”它,但近亲之间HLA抗原接近,受血者免疫系统没有把异体的淋巴细胞识别破坏的能力,异体的淋巴细胞在受血者体内存活并增殖,破坏受血者机体,产生严重的输血不良反应。

  可以在医院献血吗?

  在很多电影、电视剧作品中有这样的桥段:医院手术缺血,在手术室外站着几个亲人朋友,争先恐后地说:“医生抽我的!抽我的!”

  献血应该在哪儿?医院到底能不能献血?这是很多人关心关注的话题。邓树章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献血一定要到专业的机构,这该是所有爱心献血者的共识。

  据了解,大部分医院没有采血的资质,而且血液采集后不是直接就能输注到患者体内的,还需要进行许多安全相关的检测,检测合格后,根据性质分别制成各种成分进行储存。一般医院都无法达到血液采集的专业安全和及时性。可以说,医院应急采供血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仍要依赖专业血站血液供给。

  邓树章表示,即使医院根据用血需求在血站取得血液后,也要经过交叉配血实验才能用于临床。

  东江时报记者李春凤

  通讯员王运广 郑海燕 程秋伊

编辑:李影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