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简介
近日,一位65岁的陈大爷来到银行柜台,要求调整账户交易限额。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柜员发现陈大爷前期已经转出过几笔小额资金,交易对手各不相同,现表明即将有一笔大额资金入账,但是无法清晰说明资金来源去向及用途,这一异常情况引起了柜员的警惕。
经过耐心询问,陈大爷表示自己退休无聊,找了一个兼职,在网站上添加了一位自称“银行客服”的好友。这位“客服”声称可以协助大爷接单,只需要在平台上帮助他人转账,完成任务后能获得五十至几百元的手续费,如果能够开通KEY盾就可以接佣金更高的任务。陈大爷情绪一直很激动,这个方式让他觉得钱唾手可得,而柜员的百般询问更让他觉得是在刻意刁难。
在沟通过程中,柜员意识到这可能是一起针对老年人的诈骗行为,立即安抚陈大爷的情绪并联系到陈大爷的儿子。在与陈大爷及其儿子的沟通中,柜员详细说明了潜在的诈骗风险,指出所谓的“客服”可能是骗子,目的是诱导陈大爷帮助不法分子洗钱及诈骗。最终,在柜员的努力下,陈大爷放弃了开通大额转账的意图,避免了财产损失及个人信息泄露。
案例分析:
老年人群体的“理财陷阱”
1.利用信任心理,伪装“官方”身份
骗子通过冒充“银行客服”或“官方工作人员”,利用老年人对银行的信任,降低其警惕性。大爷正是因为相信“银行客服”的身份,才轻信了对方的说辞。
2.承诺小利,诱导大额转账
骗子以“完成任务可获得手续费”为诱饵,诱导老年人进行大额转账操作。这种手法利用了部分老年人希望通过简单操作赚取额外收入的心理。
3.不点击不明链接
收到陌生短信、邮件或社交平台链接时,不要轻易点击。尤其是涉及转账、支付等内容的链接,更要谨慎核实。
风险提示:广发银行惠州分行提醒您:
1.不轻信“官方客服”来电或信息
银行或官方机构不会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主动联系客户要求调整账户限额或进行转账操作。遇到类似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银行官方客服电话核实。
2.警惕“轻松赚取外快”的承诺
对于声称“完成任务可获得手续费”或“开通功能可赚取佣金”的信息,要保持高度警惕。天上不会掉馅饼,这个“饼”往往是骗子设下的陷阱。
3.加强家庭沟通,共同防范诈骗
家庭成员应多与老年人沟通,帮助他们了解常见的诈骗手法,提高防范意识。发现可疑情况时,及时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
结语
老年人是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他们对网络操作不熟悉,容易轻信陌生人的说辞。通过陈大爷的案例,我们提醒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属,要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官方身份”,不贪图小利,不随意进行大额转账操作。银行作为守护客户资金安全的重要机构,也会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风险提示,帮助客户识别诈骗行为。让我们共同守护老年人的“钱袋子”,远离诈骗洗钱陷阱,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金融环境。